陈仓城外的官道上,尘土飞扬,诸葛亮率领的五万大军正缓缓驶来。庞统早已率领众将在城门等候,见诸葛亮的车架靠近,立刻上前躬身行礼:“士元,见过丞相。”
诸葛亮走下车架,一把扶起庞统,眼中满是欣慰:“士元辛苦,连下陈仓、郿坞两城,挫了司马懿的锐气,此功当记首功!”庞统笑道:“全赖将士用命,及丞相坐镇汉中,粮草军备供应及时,士元不敢居功。”
两人并肩入城,直奔议事厅。厅内早已挂好关中舆图,庞统指着舆图上的渭水流域,沉声道:“丞相,司马懿虽在落马坡大败,但并未伤其根本,如今他已收拢残兵,与从洛阳调来的援军汇合,共约四万兵力,驻守在渭水南岸的长安城外,意图凭借渭水天险,阻挡我军东进。”
诸葛亮俯身细看舆图,点头道:“渭水湍急,司马懿又在沿岸布置了鹿角和营寨,强攻恐难奏效。士元可有良策?”
庞统抬手点向渭水上游的武功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武功县有一处渡口,名为‘斜谷渡’,此处水流较缓,且司马懿的注意力全在下游的长安渡口,对斜谷渡的防备较弱。我打算派一支奇兵,从斜谷渡偷渡渭水,绕到司马懿大军的后方,截断他的粮道;同时,丞相可率领主力,在长安渡口佯攻,吸引司马懿的注意力。”
诸葛亮闻言,抚掌赞道:“此计甚妙!只是偷渡渭水,需一员勇将统领,不知士元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赵云将军刚在郿坞立下大功,士气正盛,且他麾下骑兵机动性强,最适合执行此任务。”庞统答道。正说着,赵云大步走入议事厅,抱拳道:“末将参见丞相、军师!听闻要偷渡渭水,末将愿往!”
诸葛亮与庞统相视一笑,诸葛亮道:“子龙果然勇猛,那此事便交予你了。你可率领五千骑兵,今夜便出发,务必小心行事,待时机成熟,便举火为号,与我军前后夹击司马懿!”赵云领命而去。
次日清晨,长安渡口的蜀军大营中,鼓声震天。诸葛亮亲自坐镇,指挥士兵搭建浮桥,摆出一副要强攻的架势。司马懿站在渭水南岸的营寨中,望着对岸忙碌的蜀军,眉头紧锁。副将上前道:“都督,蜀军来势汹汹,咱们要不要下令射箭,阻止他们搭建浮桥?”
司马懿摇头道:“不可。蜀军故意摆出强攻姿态,恐有诈。传令下去,严守营寨,不得擅自出战,待摸清他们的意图再说。”
可他不知道,此时赵云已率领五千骑兵,悄悄抵达了斜谷渡。渡口处只有数百魏兵驻守,见蜀军突然杀到,顿时慌作一团。赵云一马当先,长枪横扫,瞬间便杀散了魏兵。士兵们迅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羊皮筏,趁着夜色,悄悄渡过了渭水。
渡过渭水后,赵云率军直奔司马懿的粮道——武功县粮仓。粮仓的魏兵毫无防备,被蜀军轻易攻破。赵云下令将粮仓中的粮草付之一炬,火光冲天,照亮了半边夜空。
司马懿在营寨中看到远处的火光,心中大惊,猛地站起身来:“不好!是粮草出事了!”他立刻意识到自己中了庞统的调虎离山之计,急忙下令:“全军出击,回援粮仓!”
可就在魏军拔营出发时,渭水对岸的蜀军突然发起了猛攻。诸葛亮亲自擂鼓,蜀军士兵踩着浮桥,朝着南岸冲来。魏军军心大乱,刚跑出营寨不远,便被蜀军追上,双方在渭水岸边展开了激战。
赵云烧毁粮仓后,并未撤离,而是率领骑兵绕到魏军后方,发起了突袭。魏军腹背受敌,顿时溃不成军。司马懿见状,知道大势已去,只能率领残兵,朝着洛阳方向逃窜。
庞统与诸葛亮率领大军,在渭水岸边汇合。望着四散奔逃的魏军,诸葛亮感慨道:“士元此计,环环相扣,若不是你料敌先机,想要突破渭水天险,恐怕还要费一番周折。”
庞统笑道:“丞相过奖了。如今渭水已破,长安近在眼前,咱们当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长安!”
夕阳下,蜀军的旗帜在渭水岸边飘扬,士兵们欢呼雀跃。庞统望着东方的长安方向,心中清楚,拿下长安,只是北伐的第一步,兴复汉室的道路,还有很长,但他坚信,只要君臣同心,将士用命,终有一日,汉室的旗帜,会重新飘扬在中原大地之上。
喜欢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