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礼被俘、粮道遭劫的消息,像一块巨石砸在长安魏军的心上。城墙上的巡逻士兵换得愈发频繁,往日里紧闭的城门,如今连运送饮水的民夫都要被反复盘查,整座城池都透着一股焦躁。
司马懿在府中来回踱步,案上摊着两份急报:一份是渭水后续粮船被迫停滞在潼关,曹爽的援军虽到,却因护粮不敢轻动;另一份是城中粮草只够支撑十日,若再无补给,士兵恐生哗变。
“都督,不能再等了!”副将秦朗(注:此处为剧情调整,假设其此前被俘后假意归降,实则仍为司马懿效力)上前一步,“庞统断我粮道,无非是想逼咱们出城。不如咱们主动进军,在卤城与蜀军决战——那里地势平坦,正适合我军骑兵冲锋!”
司马懿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地图上的“卤城”二字。他深知卤城的地形,也明白此时出战是唯一的生路,可庞统的计策向来环环相扣,他不得不防。沉吟片刻,他咬牙道:“传令下去,留五千兵力守长安,其余四万大军明日一早出发,直奔卤城!若能击溃蜀军,粮道自通!”
消息传到蜀军大营时,庞统正与赵云、魏延查看卤城的地形图。听闻司马懿亲率大军前来,魏延按捺不住兴奋:“军师,司马懿终于上钩了!咱们这就去卤城设伏,定要将他一网打尽!”
庞统却摇头,手指在卤城西侧的山地画了个圈:“卤城平坦,确实适合魏军骑兵,可也便于他们撤退。咱们要做的,是让他进得来,出不去。”
他随即下令:
1. 赵云率两万骑兵,在卤城东侧的山口设伏,待魏军主力进入卤城,便封锁山口,断其退路;
2. 魏延率一万步兵,在卤城北侧的土坡上搭建箭楼,多备滚石擂木,待魏军进攻时,从高处压制;
3. 马谡率五千士兵,在卤城南侧的河道中筑坝拦水,待魏军进入包围圈,便掘坝放水,淹没其侧翼;
4. 自己则亲率一万中军,在卤城中央列阵,摆出与魏军正面决战的姿态,诱敌深入。
次日清晨,司马懿率领魏军抵达卤城。远远望见蜀军在城中列阵,旗帜整齐,他心中疑虑更甚,勒住马缰对秦朗道:“庞统向来谨慎,今日为何敢与咱们正面交锋?你带一队骑兵,去试探一下蜀军的虚实。”
秦朗领命,率两千骑兵冲向蜀军阵前。庞统坐在马上,见魏军来犯,下令放箭。箭雨过后,秦朗的骑兵死伤过半,仓皇撤退。司马懿见状,心中稍定:“看来蜀军兵力确实有限,只能靠阵法支撑。传令下去,全军进攻!”
魏军大军蜂拥而上,蜀军中军且战且退,逐步将魏军引入卤城腹地。待魏军主力尽数进入城中,赵云突然率领骑兵从东侧山口杀出,封锁了退路;魏延在北侧箭楼上下令放箭,滚石擂木如雨点般砸向魏军;马谡则在南侧掘坝放水,河水汹涌而下,淹没了魏军的右翼。
“不好!是埋伏!”司马懿大惊失色,急忙下令撤军,可此时蜀军已从四面八方围来,魏军阵脚大乱,士兵们争相逃命,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庞统坐在马上,手持令旗,高声道:“司马懿!你已陷入重围,若肯投降,我可饶你部下性命!”
司马懿望着身边溃败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绝望。他拔出佩剑,想要自刎,却被秦朗死死拦住:“都督,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杀出去,日后再图报仇!”
秦朗率残部拼死突围,司马懿趁机从西侧的小路逃脱,一路逃往潼关。此役蜀军大获全胜,斩杀魏军两万余人,俘虏一万余人,缴获兵器马匹无数。
夕阳西下,庞统站在卤城的城楼上,望着远处逃窜的魏军残部,神色依旧平静。赵云走上前来,抱拳道:“军师,司马懿虽逃,但魏军主力已灭,长安已是空城,咱们下一步便可夺取长安!”
庞统摇头,目光投向潼关的方向:“司马懿逃到潼关,必会与曹爽汇合。咱们若此时攻长安,恐遭潼关援军夹击。不如先休整三日,再率军北上,一举拿下潼关,断绝魏军的退路——那时,整个雍州,便尽归我蜀汉所有!”
城楼下,蜀军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欢呼声此起彼伏。北伐的棋局,终于迎来了最关键的转折点。
喜欢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