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易辰并未急于动手。
他深知,越是这种针对个人的定制需求,前期调研就越重要。
他借着替墨长老跑腿、或是去外门坊市购买零星材料的由头,有意无意地在刘小桓经常出现的区域逗留,远远观察。
几次下来,结合从几个消息灵通的外门杂役弟子那里旁敲侧击打听来的零碎信息,一个远比墨长老寥寥数语更丰满、更鲜活的用户画像,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刘小桓,资质绝非愚钝,甚至算得上中上之资,根骨比许多苦苦挣扎的外门弟子都要强上不少。
但其心性,却成了最大的绊脚石。他极度渴望证明自己,却又无法忍受修炼中的枯燥和必然存在的挫折。
每一次冲击瓶颈失败,都像是在他本就脆弱的自信上又砸下一锤,焦虑积累,逐渐演变成回避甚至恐惧。
他不是不想突破,而是害怕再次经历那种“努力却依旧失败”的打击,开始用一种浮躁和漫不经心来伪装,实则内心已接近自暴自弃。
症结确如师尊所言,根子在于“心”病。
传统的传承玉简,对于他而言,就像是给一个厌食的人送上满汉全席的菜谱,步骤清晰,原料顶级,却根本无法激发食欲,甚至可能因为其庞杂和高要求而加剧畏难情绪。
回到那间熟悉的小屋,徐易辰关紧石门,油灯的光芒将他的身影投在石壁上,显得格外专注。
他没有立刻使用玉简记录,而是铺开了厚厚一叠劣质黄纸,拿起自制的炭笔,这种需要反复涂改、勾画、连接思绪的脑力激荡,原始的纸笔反而比需要用神识刻录的玉简更顺手。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这一次,他的设计思路不再是简单的“任务-奖励”正向激励,或是“失败-惩罚”的负向驱动。
他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行为引导”和“心理减压”。
他回想起前世接触过的那些行为心理学着作和顶尖的游戏化设计案例。
对付深度拖延和绩效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并非一味打鸡血,而是将那个宏大得令人望而生畏的终极目标,巧妙地隐藏起来,转而分解成无数个微不足道、可以轻松上手、几乎不可能失败的小步骤。
让使用者每一次微小的努力,都能立刻获得清晰可见的完成信号和积极反馈,从而沉浸在一种“不断完成”的心流体验中,不知不觉间,已然跨越了曾经不敢仰望的高山。
首先,是极致的目标分解。他将“突破练气三层”这个对刘小桓而言如同天堑般的目标,庖丁解牛般细致拆解成了上百个微小到近乎琐碎、具体到极致的基础动作。
不再是模糊的“意守丹田”或“运转周天”,而是变成了“深吸气,意念想象灵力如薄雾般汇集于指尖”、“引导这缕发丝粗细的灵力,沿手臂外侧缓慢上行三寸,感受途经穴位微微发热”、“保持此状态,完成五次深长而均匀的呼吸,注意力只放在呼吸节奏上”、“尝试将丹田内那团气旋的旋转速度,用意念微微减缓一丝”......
每一个步骤都极其简单,耗时极短,目标明确且极易完成,几乎不存在失败的可能。
同时,他为每一个微步骤,配以从《蕴神术》筑基篇和舍利子中那些尚未完全理解的佛门传承碎片里,精心化用、简化而来的最基础的呼吸法门或意念聚焦技巧。
这些技巧不追求玄奥高深,只求能在一呼一吸、一念一动之间,极快速、极有效地帮助使用者收束四处飘散的心神,将全部注意力强制拉回到当前这个微不足道的“此刻”与“此地”。
在流程设计上,他采取了最严格的线性解锁模式。
使用者必须完成当前步骤,并经由玉简内部预设的、极其精密的微型验证器纹进行“确认”,比如成功感应到特定经脉路线的微弱灵力流动达到了预设的最低标准,或是呼吸节奏符合了要求,下一个步骤的具体引导信息才会被释放出来。
这就像一把无形的锁,彻底杜绝了刘小桓好高骛远、盲目跳跃、乃至直接去看最终冲关步骤的可能性,强迫他必须低下头,沉下心,像婴儿学步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踩实了,才能迈出下一步。
其次,是全方位的心理减压与正向环境构建。他刻意在整个系统语言体系中,完全摒弃了“突破”、“瓶颈”、“关卡”、“失败”等所有可能引发焦虑和压力的词汇。整个引导过程使用的意念信息平和至极,只聚焦于“执行当前这个小动作本身”。
每一个微小步骤被成功完成后,玉简不会给予夸张的褒奖,而是通过器纹模拟出一种温和的暖流振动和一段极其简短、中性却肯定的意念确认信息:“路径正确”、“节奏稳定”、“灵性微增”。
这种稳定、可靠、可预期的即时确认感,旨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瓦解刘小桓因多次失败而建立起的心理防御,一点点重建他对自身掌控力和修炼过程的微弱信心。
最后,也是他最大胆的尝试——引入“环境塑造”模块。徐易辰构思了一个独立的“安神静心”模块。
他打算利用几样性质特殊的材料,设计一组复杂而稳定的复合器纹。这组器纹的核心功能并非存储或处理信息,而是持续不断地发出一种极低频、极高稳定度的特殊能量波动场。
这种波动无法直接增加灵力,其作用更接近于他前世所了解的“a脑波诱导”或某些深层冥想音乐的原理,旨在极其细微的层面上,温和地抚平使用者潜意识中的焦躁情绪,降低不必要的神经兴奋和精神内耗,为那重复、枯燥、需要极致耐心的微步骤修炼,创造一个尽可能平和、专注、缺乏干扰的心境背景环境。
这是他基于自身对能量频率的超常感知和理解,进行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应用测试,成败未知。
当整个设计草图终于完成,密密麻麻的符号、注释和器纹连接线几乎铺满了整张桌面时,徐易辰放下炭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自己都被这套方案的复杂和精妙程度惊住了。
这早已远远超越了第一个“矿工系统”那种简单直接的“指令-响应-奖励”的原始模式,其复杂性和深入程度,也远超第二个优化器纹的范畴。
它已经触及到了一个更深奥、更危险的领域:通过精妙绝伦的器纹组合、信息引导以及能量环境干预,直接对使用者的修炼行为模式、注意力分配乃至情绪状态,进行一种细致入微的引导和调节。
这不再是一件简单的工具,更像是一件拥有初级“灵性”、懂得因势利导的辅助法器雏形!
其实现的难度,也呈几何级数提升。上百个微步骤的信息存储与逻辑关联、步骤间严密的条件判断与无缝切换、安神频率的精准发生与稳定维持、以及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压缩在一枚标准玉简的有限空间内。
这对他目前的神识强度、灵力控制精度以及器纹学知识,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极限考验。
兴奋与创造的激情在血液中奔涌,但随之而来的,是沉甸甸如山的压力。
精美的设计图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能否将这复杂精密如钟表内部机芯般的系统,完美地镌刻实现到一枚小小的玉简之中?
尤其是那个完全源于理论推演的“安神模块”,能否成功刻画并稳定运行,更是巨大的未知数。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桌面上那枚记载着《厚土诀》的淡黄色玉简,又落在旁边那一小堆从库房支取来的、闪烁着各异光泽的稀有材料上。
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喜欢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