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万寿节上那对“青玉朱雀镇纸”,如同在早已暗流汹涌的朝堂与后宫,投下了一块巨大的礁石。表面波澜不惊,水下却已是激流回旋,方向莫测。
雍亲王府东偏院,那对镇纸被恭敬地陈设在书房多宝阁最显眼处,却仿佛带着无形的灼热,令每一个踏入此地的人都不由自主地瞥上一眼,心思各异。胤禛对外依旧沉稳,处理政务、管教子嗣一如往常,但府内的戒备等级,在无声中又提升了一层。陈希能感觉到,巡逻的护卫身影更密,甲三汇报外界动向的频率也更高了。
然而,真正的风暴眼,似乎并未直接落在雍亲王府,反而以一种迂回的方式,首先在朝堂之上掀起了波澜。
万寿节后首次大朝,便有御史出列,奏请康熙尽早明确立储之事,言及“国本宜定,以安天下之心”,虽未明指哪位皇子,但其奏折中引经据典,盛赞“仁孝德才”,隐隐指向的,正是以“贤王”自居、颇得部分汉臣清流支持的八阿哥胤禩。
紧接着,又有几位官员附议,或言“天象昭示,当择有德者居之”,或言“圣君在位,宜早定继统,杜绝觊觎”。一时间,朝堂之上,立储之声甚嚣尘上,矛头直指胤禩,气势汹汹。
胤禛冷眼旁观,心中雪亮。这哪里是请立国本?分明是有人借着此前“辅弼”、“朱雀”的天象,以及皇上对弘曕那意味深长的赏赐,在行试探、拱火之事!老八这是见天象似有偏向自己这一脉的苗头,便迫不及待地想将水搅浑,甚至想借势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引皇阿玛忌惮!
果然,龙椅之上的康熙,面色由初时的平和渐渐转为沉静,目光扫过下方慷慨陈词的臣子,最终落在垂首恭立的胤禩身上,久久不语。那目光深沉难辨,看得胤禩后背渐渐沁出冷汗。
“立储乃国之大事,朕自有考量。”康熙终于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尔等臣工,当以国事为重,尽心王事,此类妄测天心、催逼君父之言,日后不必再提。”
一番敲打,掷地有声。那几个出头的御史官员顿时面如土色,噤若寒蝉。朝堂立储之风,被康熙强行压了下去。
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根刺,已经扎下了。经此一事,康熙对八阿哥一党急于求成、结党营私的恶感恐怕更深,而对被无形中卷入漩涡、却始终沉默的雍亲王,心态则更为复杂。
下朝回府,胤禛直接去了书房,召见邬思道。
“先生如何看待今日朝局?”胤禛揉着眉心,难掩疲惫。
邬思道沉吟片刻,缓缓道:“王爷,八爷此举,看似咄咄逼人,实则是自乱阵脚。皇上圣明,最恶臣下结党、妄测圣意。八爷党羽此番迫不及待,正好将他们的野心暴露无遗。至于天象之说……”他顿了顿,看了一眼胤禛的神色,“虚无缥缈,可为助力,亦可为枷锁。皇上赏赐六阿哥,是恩赏,亦是权衡。眼下,王爷宜静不宜动,只需谨守臣节,办好差事,对府内……尤其是东偏院,严加守护,但对外,切不可张扬。‘朱雀’之名,可受,不可扬。”
胤禛颔首,邬思道之言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他现在需要的是稳,是静,是在这暗涌中牢牢守住根本,等待对手犯错。
与此同时,东偏院内。
陈希也通过甲三的渠道,得知了朝堂上的风波。她虽不通前朝政务,却也明白,那对朱雀镇纸带来的,绝非仅仅是荣耀。它像一道强光,照亮了弘曕,也引来了更多在暗处觊觎、嫉恨的目光。
她看着正在顾慎指导下,临摹字帖的弘曕。小家伙握着特制的小毛笔,一笔一划极为认真,侧脸在窗外光线的勾勒下,显得异常安静乖巧。他似乎完全感受不到外界因他而起的波澜,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先生,”陈希趁着弘曕专注写字,低声向顾慎请教,“如今之势,弘曕当如何自处?”她问的,不仅仅是行为,更是心境。
顾慎目光依旧落在弘曕的笔锋上,声音平和如常:“光越强,影越深。逐光者众,守心者寡。小阿哥如今要学的,便是在这光与影的交织中,如何‘守心’。不为浮名所动,不为暗箭所惊,如磐石临渊,观潮起潮落,我自岿然。”
守心。陈希默默咀嚼着这两个字。是啊,外界的风波他们无法控制,能做的,唯有守住自己的一方心田,不为所动。
深夜,她再次取出铜镜。这一次,她没有试图去窥探天机或推演未来,只是静静握着它,如同握住一块定心的寒玉。镜面冰凉,映照出她沉静的眉眼。她回想起入府以来的种种,惊险、挣扎、无助、再到如今这如履薄冰的“安稳”。力量在增长,对手在升级,危机也愈发莫测。
但无论如何,她都不能慌,不能乱。为了弘曕,她必须成为那块最能“守心”的磐石。
暗涌逐光,光引暗涌。
在这无尽的旋涡中,她唯一能确定的,便是握紧手中一切可恃之力,护着怀中的微光,在这漫漫长夜里,坚定地走下去。
她轻轻将铜镜贴在弘曕熟睡的额头上,感受着那平稳的呼吸,心中一片澄澈与坚定。
---
喜欢综穿:三千世界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综穿:三千世界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