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公元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满清顺治二年,六月初一,
太子朱慈璧,奉邹太后懿旨,于杭州临时行宫,
在内阁首辅礼部尚书陈子壮,内阁次辅兵部尚书熊汝霖,凤阳总督马士英、吏部左侍郎黄道周,
沛国公朱大典、镇南将军方国安、定海总兵王之仁、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东厂提督常应俊(芜湖突围时为保护太子朱慈璧伤了根本),
潞王朱常淓等,
朝廷文武百官,勋贵、藩王的共同见证下,
继承大统,登基为帝,改明年为隆武元年,
意在告诉天下臣民,新朝将学太祖洪武帝,
整军备武,誓志抗清,兴隆国家!
同时,尊北巡的弘光帝朱由崧为太上皇,
因皇帝还未大婚,并没有册封皇后,当然也就没有册立太子!
因年号为隆武,新皇朱慈璧也被人称呼为隆武帝!
隆武帝登基后,五朝老臣内阁首辅礼部尚书陈子壮,立刻明发上谕,传往南明南边控制的十省之地,以昭告南明天下,
“今,大明新皇隆武帝登基为帝之事。”
此刻,就能看出担任礼部尚书多年,多次主持科举考试的五朝老臣,新任内阁首辅礼部尚书陈子壮,陈老大人的影响力有多大,
南明南方十省巡抚、总督大员们,在接到内阁新任首辅礼部尚书陈子壮发来的明上谕后,
先后上表,表示愿意接受隆武帝的领导,
其中第一个上表之人,乃是浙江巡抚——张国维,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
而天启二年的会试主考官正是陈子壮,
浙江巡抚张国维,听闻恩师陈子壮,上位为内阁首辅,自然是第一个鼎力支持,
正是因浙江巡抚张国维的带头作用,才有之后第二、第三、第四个支持隆武帝的各省巡抚总督大员们的上表!
如,第二个上表,表示服从的是,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的——沈犹龙,
沈犹龙,此人乃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和今内阁首辅陈子壮是同一科,有同科之意,故上表,表示愿意服从隆武帝的领导!
第三个上表,表示服从的是广西巡抚——黄锡衮。
此人,是福建晋江人,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殿试考中三甲十五名,进入官场!
公元1644年,升为广西巡抚,在广西做官期间,廉政为民,深得广西官员和老百姓的赞誉。
因对广东,一门七进士,四代五乡贤的沙贝陈氏,仰慕久矣,
听闻朝中新任内阁首辅陈子壮,正是出自沙贝陈氏,想来其人应该也是大贤,
故也跟着上表,表示服从隆武帝和新任内阁首辅陈子壮的领导。
第四个上表,表示服从的是四川代理巡抚——马乾,
马乾,四川昆明人,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的举人,
因张献忠攻打夔州,夔州告急,无人可用,被当时的四川巡抚邵捷春,任命为夔州代理知府,负责守卫夔州,
张献忠带大兵数万,攻围三十余日,夔州在马乾固守之下,竟然没有陷落,
后因功升川东佥事,驻守达州。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八月,成都被张献忠的大西军攻陷,原四川巡抚龙文光战死,
马乾被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升为副都御史,代理四川巡抚至今。
今听闻弘光帝太子朱慈璧登基为帝,为报弘光帝朱由崧提携之恩,
故上表,表示愿意接受隆武帝的统治!
且今年刚击败大西军的再次进攻,还重新收复了重庆府!
其人,虽然是贪官,但军事才能显着,
曾多次击退张献忠部将刘文秀的数万大军进攻重庆府的打算,且为人忠义,对南明弘光朝忠心耿耿,
正是因为四川还有马乾此人的存在,
怕被四川巡抚马乾所部从后面偷袭,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朝才不敢大规模的东进,只能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云贵北部之地活动!
有浙江巡抚张国维,广东巡抚沈犹龙,广西巡抚黄锡衮,四川代理巡抚马乾,此四人的领头作用,
余下的云南之地,巡抚陈用宾、世代出镇云南的新一代黔国公沐天波,
两人也跟着先后上表,表示愿意接受隆武帝的领导和统治,云南之地归服!
贵州巡抚王瑊,见云南归服,
于是也紧跟着上表,表示愿意接受隆武帝的统治!
而此刻南明南方十省之中,仅剩下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省巡抚总督大员们,还并没有表态,
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是因为忙于战事,暂时耽误了上表的时间,
而福建一省则是军阀郑芝龙的地盘,郑芝龙此刻正在待价而沽,想把福建卖个好价钱,所以暂时也没有表态,
六月初三,两湖之地,南明大顺、大清间乱战,战事稍缓后,
两湖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江西巡抚刘广胤,
三人同时上表,表示愿意接受隆武帝的统治和调令,
两湖总督何腾蛟,更是在和新任两湖总督堵胤锡,做完交接后,立刻南下广州新都,出任兵部左侍郎,坐镇兵部,主持两广二十万新军招募训练工作!
至此,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之地,亦归附南明隆武帝!
六月初五,南明隆武帝,下旨封南安伯郑芝龙为平虏侯,
靖虏伯郑鸿逵为定虏侯,
福建水师副总兵郑芝豹为澄济伯、
福建水师副总兵郑彩为永胜伯,
同时赏郑芝龙长子郑森为国姓,赐名成功,升其为福建水师总兵,出镇温州,泉州一带,
率所部水师五万大军,守护大明之东南沿海,并伺机准备攻打占领台湾的西方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
调郑芝龙麾下校尉施琅,入勇卫营,听令。
同时,因凤阳总督马士英之长子原锦衣卫指挥使马銮,于芜湖大战中英勇护驾,以身殉国,有护驾大功,追封其为护国公,由其父凤阳总督马士英代之,封地福建,协助福建总督平虏侯郑芝龙,共同治理福建一省!
一番思索后,
第二日,六月初六,
福建总督郑芝龙,最后亦上表,表示愿意听从隆武帝的命令,愿辅佐隆武帝中兴大明,接受南明隆武帝的统治,
这次和福建军阀郑芝龙的交易 ,到底是谁更吃亏,谁更受益,后世之人,众说纷纭!
至此,南明南方十省巡抚、总督们,均以上表,表示臣服,
至于提前接到太子调令的,原南京兵部右侍郎张煌言,已经前往南昌坐镇,并于当地招募新军五万,加上江西南昌原两万守军,共七万大军,
正和已经攻占九江的清廷西路军阿济格?所部十四万大军对峙。
清军中、西两路大军南下时,虽开始各自只有两万人马,
但在招降江北三镇高杰所部、黄得功所部、刘良佐所部、左良玉所部和南京城守卫兵马后,
清军中路军多铎所部,暴增到25万之多,其中清军八旗主力2万,投降的江北三镇加南京城明军,共降军23万多,
清军西路军阿济格?所部,暴增到14万之多,其中清军八旗主力2万,投降的左良玉所部明朝降军12万多,
此刻清军中、西两路灭明主力大军,共有兵马36万左右。
可见,坐镇南昌,防守对面清军西路军的张煌言,压力之大。
而剩下的提前接到太子调令的,如新任吏部尚书原江苏巡抚路振飞,
新任工部尚书原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的瞿式耜,
新任户部左侍原监察御史黄宗羲,
新任刑部尚书原吏部左侍郎吕大器,
几人早已到广州城,并在广东巡抚沈犹龙的全力帮助下,
于广州城西开辟了一片区域,在淮王府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皇城的改造。
至于淮王朱常清,则上表自请迁藩饶州府,以重建淮王府!
得知广州新都已初步完成改造的消息后,
六月初六,隆武帝下旨,正式迁都广州!
同时,因南方最后一省福建军阀郑芝龙,也于六月初六上表归附,
至此,南明第二代皇帝隆武帝朱慈璧,
于南明弘光元年,满清顺治二年,六月初六,
完成南明南方十省之地名义上得一统,且正式下旨迁都广州!
而此时,距离历史上,六月二十五,清军东路军统领准塔发起的淮安清河之战,
以不足二十天!
隆武帝虽然在杭州,跟内阁首辅陈子壮、新任吏部左侍郎黄道周、新任吏部右侍郎方以智等几人,登基后一直忙于江北移民和迁都广州两件大事,
特别是江北百万百姓移民之事,
此事,交由新任吏部右侍郎方以智主持,新任吏部郎中侯方域,新任吏部员外郎冒襄、陈贞慧,三人具体负责,
此刻,截止六月初六,已大体完成江阴、嘉兴等杭州附近之地百万南明百姓的移民南下两广、海南的准备工作,
且大量移民南下的百姓,以在吏部右侍郎方以智等四人的随行主持下,正式开始分批有序南下两广、海南之地进行安置。
同时,六月初六,上午,
邹太后、监国潞王、内阁首辅礼部尚书陈子壮等杭州临时行宫的文臣们,也在广州水师提督陈奇策的2万水师的护卫下,正式迁都南下广州,
而隆武帝朱慈璧,则由勇卫营统领沛国公朱大典、定海水师总兵王之仁、两位大将统率四万水路大军的保护下,由海路北上淮安,准备伺机而动,
镇南将军方国安,则统领麾下2万大军进驻金华,守卫金华,等待隆武帝的回归,
同时,金华改名为京华,升为南明陪都,隆武帝亲自坐镇!
内阁次辅兵部尚书熊汝霖,坐镇绍兴,统一负责前线徽州、杭州一带的所有二十五万南明兵马调动,以防对面清廷中路军多铎统帅的清军主力,同样二十五万多大军南下,
南明在隆武帝的领导下,建立起了初步的中路、东路防线!
虽然隆武帝,今日才出发北上淮安,
但锦衣卫指挥牟国卿,早已经于六月初一,亲自出马,往淮安清河而去……
第一卷,整合南明完!
、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挽天倾之南明复兴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