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七月,暑气蒸腾。未名湖畔的垂柳耷拉着枝条,知了声嘶力竭地鸣叫着,为毕业季奏响一曲喧闹又略带伤感的骊歌。
宋婷婷,这个曾经在宋家屯的黄土坡上奔跑、被唤作“小草”的女孩,此刻正坐在湖边的长椅上,手里捏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件。一份是印着烫金徽标的录用通知书,来自一家声名显赫的美资外企,职位是管理培训生,地点北京cbd核心区,薪酬高得令人咋舌。另一份,是母亲李红梅前几天寄来的信,字迹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絮叨着家里的变化,以及薇姨和瑶姨几次问起她毕业后打算时,那欲言又止的期盼。
微风拂过湖面,带来一丝微弱的凉意,却吹不散她心头的纷乱。
四年前,她以全县状元的身份考入这所顶尖学府,成为宋家屯乃至整个县城的骄傲。离开那天,奶奶赵金凤抹着眼泪,往她包里塞满了煮鸡蛋;爷爷宋老实沉默地抽着烟袋,最后只说了句:“好好念书,给老宋家争气。”母亲李红梅更是哭成了泪人,紧紧攥着她的手,仿佛一松开,女儿就会飞走。只有父亲宋建国,憨厚地笑着,把攒下的所有积蓄都塞给了她。
在大学里,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从那个带着乡土气息的“小草”,蜕变成了自信从容的宋婷婷。她读经济学,学企业管理,参与社团活动,甚至利用假期在一家咨询公司实习。她看到了一个与宋家屯、与那个以超市和食品厂起家的宋氏集团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规则清晰、流程规范、充满国际化视野的商业图景。
那份外企的oFFER,就是这个世界对她能力的认可。它代表着一条清晰、光鲜、充满无限可能的精英之路。留在北京,进入外企,她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攀登职业阶梯,拥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可是……
她的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另一幅画面:是薇姨和瑶姨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遍遍核算茶叶蛋成本时专注的侧脸;是卫民叔开着拖拉机,冒着风雪去县城拉货时坚定的背影;是母亲李红梅从怯懦的农村妇女,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超市主管后,那发自内心的笑容;是爷爷宋老实坐在修缮一新的老宅院子里,看着儿孙满堂时,那满足而安详的神情……
还有那封家信里,母亲提到“时代广场”项目遇到困难时,字里行间那不易察觉的担忧,以及提到薇姨和瑶姨鬓角似乎有了白发时的心疼。
宋氏集团,不仅仅是家族企业,它更像是另一个生命体,一个由她的亲人们用汗水、智慧甚至泪水浇灌长大的孩子。它正处在从传统家族企业向现代化集团转型的关键节点,面临着管理、人才、市场竞争的重重挑战。它需要新的血液,新的思路。
她想起了林薇送她来上大学时,在火车站对她说的话:“婷婷,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好本事。但别忘了,你的根在哪里。”
根。
这个字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蛰伏了四年,此刻破土而出,疯狂生长。
她拿出手机,翻看着家里的照片。有去年过年时,一大家子人在新建的“时代广场”前的全家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对未来的憧憬;有母亲李红梅穿着超市经理制服,精神干练的工作照;还有薇姨和瑶姨在集团新办公楼里,俯瞰城市夜景时,那疲惫却充满成就感的背影。
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那些爱她、培育她的亲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她怎么能置身事外?她所学的知识,所见的世面,难道只是为了个人的远走高飞吗?
“婷婷,决定好了吗?”同寝室的好友走过来,看到她手中的两份文件,了然地问,“要是我,肯定选外企啊!平台好,起点高,留在北京多好!”
宋婷婷抬起头,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微微一笑,眼神却异常清明:“北京是很好。但那里,”她指了指家乡的方向,“有更需要我,也更适合我的战场。”
好友愣了一下,随即理解地点点头:“也是,你们家那么大产业,等着你回去继承呢!”
“不是继承,”宋婷婷轻轻摇头,语气坚定,“是建设。是和我的家人一起,把它建设得更好。”
---
几天后,宋婷婷拖着行李箱,出现在了宋氏集团的总部大楼下。她没有提前通知任何人,想给大家一个惊喜,或者说,想以一种最自然的方式回归。
她直接上了顶层,敲响了董事长办公室的门。
“请进。”里面传来林薇熟悉而沉稳的声音。
宋婷婷推门而入。林薇正和楚瑶、杨帆讨论着什么,听到动静抬起头。当看到门口站着的、亭亭玉立、气质卓然的宋婷婷时,三人都愣住了。
“薇姨,瑶姨,杨帆叔叔。”宋婷婷笑着打招呼,声音清脆。
“婷婷?!”楚瑶最先反应过来,惊喜地站起身,快步走过来拉住她的手,上下打量着,“你怎么回来了?也不说一声!毕业典礼不是还没举行吗?”
“想给你们一个惊喜。”宋婷婷笑着,目光落在林薇身上。
林薇也站了起来,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惊喜,有欣慰,也有探询。她走到宋婷婷面前,仔细端详着她:“黑了,也瘦了,但精神头更足了。”她顿了顿,轻声问,“毕业了,有什么打算?”
宋婷婷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那份外企的录用通知书,轻轻地放在了办公桌上。
楚瑶好奇地拿起来一看,惊呼一声:“嚯!这家外企可厉害了!薪水给得真高啊!婷婷,你真给咱们老宋家长脸!”
杨帆也凑过来看了看,眼中露出赞赏之色:“确实是很好的机会,平台非常优秀。”
林薇没有看那份通知书,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宋婷婷的脸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宋婷婷迎着林薇的目光,清晰而平静地说:“薇姨,瑶姨,我拒绝了这份工作。”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楚瑶和杨帆都惊讶地看着她。
“为什么?”楚瑶忍不住问,“这么好的机会……”
“因为我觉得,这里有更适合我的位置,也有更需要我的地方。”宋婷婷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学了四年的经济管理,在咨询公司实习过,见识了跨国公司的运作模式。我知道,宋氏集团正处在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引入更现代的管理理念,需要应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需要为未来培养接班人。”
她看向林薇,眼神真诚而炽热:“薇姨,您送我去上大学时,告诉我别忘了根。我没忘。现在,我学成了,我想回来,把我在外面学到的东西,用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用在我们的家族事业里。我不想要什么特殊照顾,我愿意从最基层做起,用自己的能力,为‘宋氏时代广场’的顺利开业,为集团的未来发展,尽一份力。”
一番话,说得不疾不徐,却掷地有声。
楚瑶的眼圈瞬间就红了,她一把抱住宋婷婷,声音哽咽:“好孩子!好孩子!瑶姨没白疼你!”
杨帆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和钦佩。在这个纷纷向往大城市、大外企的年代,能像宋婷婷这样,清醒地认识自身价值,并愿意将所学回馈家族的年轻人,实在难得。
林薇一直没有说话,但她微微颤抖的嘴唇和眼中闪烁的水光,泄露了她内心的激动。她走上前,没有像楚瑶那样拥抱,只是伸出手,用力地握了握宋婷婷的肩膀,就像对待一个可以托付重任的战友。
“想从哪个岗位开始?”林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 ‘时代广场’项目不是正在筹备开业吗?”宋婷婷早有准备,“我想去项目部,从一个普通的项目经理助理做起。我想亲身参与一个商业综合体从建设到运营的全过程,这是最宝贵的经验。”
“好!”林薇重重地点了下头,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许,“那就去项目部报到!我会跟那边打招呼,对你,不会有任何特殊照顾,一切凭业绩说话。”
“这正是我想要的。”宋婷婷笑了,笑容明媚而自信,如同窗外灿烂的阳光。
消息很快传遍了宋家。李红梅在电话里听到女儿的决定,先是难以置信,接着便泣不成声,那是喜悦和骄傲的泪水。宋建国憨厚的笑声隔着电话线都能听到。赵金凤更是逢人便说:“我家小草回来了!要回来帮她薇姨瑶姨干大事了!”
宋婷婷,这个承载着家族希望和新时代视野的年轻人,毅然放弃了外人眼中的康庄大道,选择回归乡土,投身于家族事业的洪流之中。她的回归,不仅仅是一个人才的回归,更象征着一种精神的传承与迭代,为宋氏集团的鎏金岁月,翻开了充满希望的新篇章。她的脚下,是父辈们夯实的基础;她的眼前,是属于她和她这一代人的、更广阔的天地。
喜欢鎏金岁月:妯娌大战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鎏金岁月:妯娌大战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