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迎来了盛大的婚典。晨曦微露,钟鼓楼鸣响九九八十一声,声震云霄。朱雀大道净水泼街,红毯铺地,两侧甲士肃立,旌旗蔽日。来自山越、交州、乃至西域的使臣车队络绎不绝,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支自西而来的蜀汉送亲仪仗。
刘玥身着繁复的玄纁礼服,头戴九翚四凤冠,珠帘垂落,遮掩了她过于年轻的面容。她端坐于翟车之中,指尖冰凉,听着车外金陵百姓的欢呼声浪,以及江东礼官高昂的唱喏。车队行至宫城正门,按礼制,她需在此换乘小舆入内。车帘掀开,一双沉稳的手伸了过来,搀扶她下车。
“王妃小心台阶。”一个温婉而不失威仪的女声响起。
刘玥抬头,透过珠帘,看到一位身着深青翟衣、气质高华的丽人。她立刻意识到,这便是吴王正妃甄氏。按照礼制,甄若本无需亲至宫门迎候侧妃。
“劳动王后亲迎,妾身惶恐。”刘玥依礼下拜,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甄若亲手扶起她,目光透过珠帘,似乎想看清这位年轻公主的眉眼,语气平和:“妹妹远来辛苦,此后便是一家人,不必多礼。”她的话语得体,举止端庄,既维护了自身正妃的尊严,又展现了容人的气度,但那份无形的压力,却让刘玥手心微微出汗。这初次见面,在严格的礼仪框架下,完成了一次无声的交锋。
婚典在太极殿举行,场面极尽隆重。刘封衮冕加身,威仪天成。当刘玥由女官引领,步上铺着蜀锦的玉阶时,殿中文武百官、各国使臣的目光齐集于此。合卺、结发、拜庙……每一项礼仪都庄严肃穆。刘封的动作标准而略显疏离,他更多的是一种履行政治仪式的冷静。而刘玥则严格按照教导,一举一动不敢有分毫差错,她深知,自己每一个动作,都代表着蜀汉的体面。
婚宴之后,并非寻常的洞房花烛,而是另一场更为重要的仪式——盟约签订。在偏殿,红烛高烧,气氛却与之前的喜庆截然不同。刘封端坐主位,左侧是庞宏、陆逊等重臣,右侧则是以费祎为首的蜀汉送亲使团。刘玥亦在座,已换下繁重婚服,穿着一身较为简洁的宫装,珠帘也已除去,露出清秀而略带稚嫩的脸庞,她努力维持着镇定。
庞宏展开一份早已拟好的盟约绢书,朗声宣读。条款远比荆门之盟时更为具体和苛刻:江东与蜀汉结为“君臣之盟”,刘封为盟主;两国军事行动需协同,蜀汉出兵超过万人需事先通报江东;双方互派常驻使者,蜀汉开放白帝城、江州等水路要隘供江东船只通行协防;经济上进一步互通有无,但江东商品入蜀享有关税优惠……
费祎听着,面色凝重。这些条款,几乎将蜀汉置于藩属地位。他几次欲言又止,但看到刘封平静却不容置疑的眼神,以及殿外隐约可见的甲士身影,最终只能暗叹一声,在庞宏宣读完毕后,起身代表蜀汉签字用印。他知道,自诸葛亮去世,蜀汉已无讨价还价的资本。
轮到刘玥时,殿内目光再次聚焦。她需要以蜀汉宗室女、新任王妃的身份,在一旁副署,以示蜀汉宗室对此盟约的认可。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玉手微颤地拿起那支沉重的金笔。这一刻,她仿佛感受到成都武侯祠里那些先辈牌位的注视,感受到蜀道艰险与民生多艰。她看了一眼费祎,对方眼中是复杂的无奈与鼓励。她不再犹豫,在绢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刘玥”。字迹娟秀,却带着一丝决绝的力道。
刘封将一切看在眼里,对这个年轻的公主不禁生出一丝欣赏。他端起酒杯,朗声道:“自此,两家已成一体,共扶汉室!满饮此杯,以贺良缘,以固盟好!”
殿内众人齐声应和,觥筹交错,但心思各异。曹魏的使者冷眼旁观,嘴角带着讥讽;其他邦国使臣则暗自盘算着新一轮的站队。
礼成后,刘封并未前往新房,而是与庞宏等人继续商议军政。刘玥则由宫人引至专为她准备的“蕙草宫”。宫室奢华,却陌生冰冷。她屏退左右,独坐灯下,看着镜中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庞,以及身上华丽的江东服饰,恍如隔世。她从袖中取出那枚母亲的玉韘,紧紧握住,仿佛能从这冰凉的玉石中汲取一丝故土的温度和勇气。
与此同时,甄若正在自己宫中听取女官汇报婚礼用度的结算。她神色如常,仿佛白日那场轰动天下的婚典只是寻常家事。只有贴身侍女注意到,王妃娘娘今夜批阅账本的速度,比平日慢了许多。
这一夜,金陵城灯火辉煌,笙歌达旦。一场婚姻,一纸盟约,将两个政权的命运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红烛映照下,是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抉择,更是天下大势的悄然转折。
喜欢封御三国:潜龙问鼎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封御三国:潜龙问鼎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