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的伤势在基地军医的精心照料和名贵药材的堆砌下,恢复得比预期更快。然而,身体的创伤易愈,心中的挣扎难平。
他,丁承渊,江东虎臣,孙策将军亲手提拔的悍将,如今竟成了交州势力的阶下囚(在他自己看来),还需仰仗仇敌(广义上的东吴对立面)的鼻息苟活。这份屈辱与矛盾,日夜啃噬着他的骄傲。尽管刘封(士南)对他礼遇有加,大乔夫人也时常宽慰,但他始终沉默寡言,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阴郁。
这一日,刘封在庞宏、黄权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丁奉休养的小院。丁奉正坐在院中石凳上,望着远处海天一色的景象出神,听到脚步声,只是微微侧首,并未起身。
“丁将军近日气色好了许多。”刘封在他对面坐下,语气随意,仿佛只是寻常探视。
丁奉闷声道:“有劳士将军挂心,奉……愧不敢当。”
刘封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对旁边的黄权使了个眼色。黄权会意,取出一份文书,放在石桌上。
“丁将军,”黄权开口道,“据我们探查,与将军一同被俘的,尚有七名吴军士卒,目前伤势也已稳定。按照惯例,对待战俘,尤其是将军这等身份的,无非几条路:扣押、交换、或……招降。”
丁奉眼皮跳了跳,依旧沉默。
刘封接过话头,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扣押将军,于我无益,反会激怒孙权,非智者所为。交换?如今吴蜀交战正酣,孙权恐怕未必愿意为了一个失散的特领大动干戈,即便愿意,条件也必然苛刻。”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丁奉:“至于招降……我知将军忠义,心中唯有故主孙伯符与江东基业。强逼之事,我士南不屑为之。”
丁奉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和疑惑。不扣押,不交换,也不招降?那待如何?
刘封没有卖关子,直接给出了答案:“我欲放将军与麾下士卒归吴。”
“什么?”丁奉彻底愣住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连庞宏和黄权,虽然事先知晓计划,此刻也不禁屏息。
“不过,”刘封话锋一转,“并非无条件释放。我需要将军答应一件事。”
“何事?”丁奉下意识问道,心中警铃大作。
“很简单。”刘封指了指黄权手中的文书,“请将军立下一份字据,承认我部救援之恩,并承诺,他日若在战场上与我军相遇,需还此情,退避三舍,或在我方提出合理交换战俘时,予以便利。此外,将军归吴后,不得主动提及在我处所见所闻,尤其是军备细节。”
这个条件,出乎意料的……宽松?甚至有些儿戏?丁奉怔住了。这更像是一种姿态,而非真正的要挟。
刘封继续道:“当然,将军与麾下士卒的性命,也并非毫无价值。我已命人核算,救治诸位所用药材、物资,以及日后送诸位安然返回江东所需舟船、路费,折合下来,约需海盐五百石。”
他看向丁奉,嘴角微扬:“便用这五百石海盐,换将军一个承诺和诸位自由之身,如何?此盐,我会以将军名义,通过乔家船队,秘密运往江东,交由将军指定之人,用于抚恤将军部属家眷,或充作军资。如此一来,将军既还了人情,亦全了忠义,更惠及旧部,可谓三全其美。”
这一番话,如同重锤,敲在了丁奉心上!
不逼他背主投降,反而给他一个既能保全名节、又能报答救命之恩、还能惠及旧部的选择!用的还是对方最不缺的海盐!这哪里是勒索?这分明是……送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还帮他找了完美的台阶!
丁奉死死攥着拳头,内心翻江倒海。他想起昏迷前部卒们拼死保护他的情景,想起那些阵亡的同袍家眷可能面临的困苦,想起大乔夫人提及孙策时那隐忍的悲伤,再看着眼前这个气度不凡、处事老辣的年轻主公……
拒绝?他凭什么拒绝?对方完全可以杀了他,或者用更苛刻的条件折磨他。可现在,给出的是一条体面且有利的出路。
良久,丁奉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衣袍,对着刘封,郑重地躬身一揖,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无比清晰:
“士将军……胸怀格局,处事仁义,奉……佩服!此恩,奉铭记于心!字据,我签!条件,我应!他日若战场相逢,必还此情!”
他接过笔,在那份文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丁奉,丁承渊。
看着丁奉签下名字,一直旁观的黄权,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他投降刘封,是迫于形势,也是看到了此地的潜力与刘封的雄主之姿。如今见刘封如此手段处理丁奉之事,既得了实惠(五百石盐对基地不算什么),又卖了人情,更在丁奉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其手腕之高明,让他彻底归心。
“主公,”黄权在丁奉被带去安排后续事宜后,由衷叹道,“此策可谓仁至义尽,又暗藏机锋。丁奉归去,纵不叛吴,心中亦存我方一丝香火之情。且其见识过我基地气象,对比江东内部倾轧,未来如何,犹未可知也。”
刘封望着丁奉离去的背影,淡淡道:“猛虎岂能久困于笼?不如放归山林,结个善缘。种子已经种下,能否开花结果,就看将来的风雨了。”
喜欢封御三国:潜龙问鼎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封御三国:潜龙问鼎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