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组办公室的桌上,堆着十几张花花绿绿的卡片,每张都印着“恭喜您获得一等奖”的烫金大字,旁边还附着一张“领奖说明”,要求获奖者支付200元“手续费”,就能领取价值万元的“名牌手表”或“高档家电”。
“这就是最近冒出来的‘虚假中奖券’。”季洁拿起一张卡片,对着阳光照了照,“印刷挺精致,还盖着‘某知名电器城’的假公章,普通人还真容易信。”
李少成翻着报案记录:“受骗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收到快递时还挺高兴,觉得‘运气好’,根本没想过会是骗局。截止到今天,已经有37人报案,最多的一位大爷,为了领‘汽车大奖’,先后付了5000块‘手续费’‘税费’‘保险费’。”
李阳的“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早已启动,正对着一张中奖券细细“打量”。屏幕上跳出分析结果:“纸张来源:城郊某小印刷厂,近期承接了大量同类印刷业务;油墨成分含铅量超标,与正规印刷厂的环保油墨不符;公章边缘有细微毛边,是用劣质钢印压制的。”
“追踪之瞳”顺着快递单号追查,很快有了发现:“这些快递都是从同一个快递点发出的,位于城西的‘速达快递’分部。但寄件人信息是假的,留的电话是空号。”
周志斌一拍桌子:“去快递点看看!就算寄件人是假的,快递员总该有点印象吧?”
城西快递分部里,堆满了待发的包裹。负责人是个憨厚的中年男人,听说警察来查“中奖券快递”,连连摆手:“我们真不知道是骗局!上周有个男的,拉来一大箱信封,说是什么‘企业回馈活动’,付了加急费,让我们按地址发出去。”
“那男的长什么样?”王勇拿出纸笔。
“中等个头,戴个黑框眼镜,说话有点结巴,”负责人努力回忆,“他说自己是‘电器城市场部’的,还出示了一张工作证,我们也没细看……”
李阳打开“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根据负责人的描述,在屏幕上勾勒出嫌疑人的轮廓:“戴眼镜,中等身材,年龄大概在25到30岁之间,对吧?”他不断调整细节,直到负责人点头:“对!就是这个感觉,尤其是这眉骨,有点突出。”
画像生成的同时,“罪恶功能系统”也在分析作案模式:“1. 从非法渠道购买公民地址信息(多为中老年人群)→2. 批量印刷虚假中奖券→3. 通过快递寄送,营造‘正规企业活动’的假象→4. 留下‘领奖热线’,诱导受害人支付各种费用→5. 收到费用后失联,更换号码继续作案。”
“领奖热线是关键。”佟林指着中奖券上的号码,“李阳,能追踪这个号码的来源吗?”
“正在查。”李阳启动“黑客超高技术”,侵入运营商的后台系统,“号码是用虚假身份证办理的,但最近有过三次充值记录,都是通过同一个便利店的扫码支付,地址在城南‘惠民便利店’。”
“走!”郑一民起身,“去便利店调监控,说不定能拍到嫌疑人。”
惠民便利店的监控画面有些模糊,但在“超动态视力技术”的处理下,变得清晰起来。画面里,一个戴黑框眼镜的年轻男人,正用手机扫码充值,他的侧脸和李阳模拟的画像几乎一模一样,尤其是突出的眉骨,格外明显。更关键的是,他扫码后,转身进了旁边的一栋居民楼。
“就是他!”周志斌指着屏幕,“这栋楼我们去排查!”
居民楼302室,敲了半天门才打开。开门的正是监控里的男人,看到门口的警察,他脸色瞬间煞白,结巴得更厉害了:“你……你们找谁?”
“找你聊聊‘中奖券’的事。”王勇亮出证件,推开门走进去。
房间里一片狼藉,桌上堆着成沓的虚假中奖券和快递单,电脑屏幕上还开着“公民信息购买”的网页。墙角的纸箱里,装满了还没来得及寄出的信封。
“别装了,我们都查清楚了。”李阳指着电脑,“这些公民信息是从哪买的?你的同伙还有谁?”
男人瘫坐在地上,哆哆嗦嗦地交代:“就……就我一个人……信息是在暗网买的,300块钱一万条……我想着……想着骗点小钱,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找到了……”
审讯室里,男人(名叫赵凯,27岁,无业)供述了作案动机:“我之前在印刷厂上班,知道怎么印这些东西,又在网上看到有人靠‘中奖诈骗’赚钱,就动了歪心思……那些手表家电都是假的,就算有人付了钱,我也不会寄的……”
李阳的“双技术证物扫描系统”正在分析赵凯的电脑,很快有了新发现:“他的硬盘里,还有一份未发送的‘中奖名单’,涉及200多个地址,都是本市的养老院和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还好发现得及时。”季洁松了口气,“我马上联系这些地方,提醒老人们千万别上当。”
案件告破后,专案组联合邮政部门,发布了“快递中奖防骗提示”:“凡是要求先付钱才能领奖的,都是骗局;正规企业活动,不会通过快递寄送‘中奖券’,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李阳还开发了一个“中奖信息核验”小程序,市民扫码就能查询所谓的“中奖活动”是否正规,上线第一天,就有上千人使用,拦截了12起潜在的诈骗。
夕阳下,专案组的成员们走在回队里的路上,周志斌踢着路边的石子:“这骗子也太没技术含量了,就靠一张纸骗钱,居然还有人信。”
“越是简单的骗局,越容易让人放松警惕。”郑一民看着远处的晚霞,“接下来,咱们要盯紧那些‘升级版’骗局,比如结合AI语音的‘中奖电话’,还有冒充政府部门的‘退税中奖’,一个都不能放过。”
李阳的电脑在包里轻轻嗡鸣,屏幕上的“雷霆反诈系统”正自动更新着新的骗局特征库。他知道,只要这十重技术不停运转,只要专案组的脚步不歇,那些藏在快递里、电话里、网络里的“甜蜜陷阱”,终将无所遁形。
喜欢重案六组之李阳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案六组之李阳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