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清脆的鞭炮声便此起彼伏地响彻平华村,驱散了旧岁最后的寒气,迎来了崭新一年的第一天。
家家户户灶房里飘出的第一缕炊烟,都带着甜蜜的气息。硕大滚圆、雪白可爱的汤圆在滚水中沉浮,煮熟后捞起,盛在碗里,宛如一颗颗温润的珍珠。咬开软糯的外皮,里面香甜的芝麻花生馅儿便流了出来,吃得人心里都甜丝丝、暖融融的。这甜滋滋、圆滚滚的汤圆,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甜蜜、团团圆圆。
吃过汤圆,孩子们便迫不及待了。最兴奋的当属林家的果果,她早早背上了哥哥们送的那个小巧精致的青藤背篓,穿着崭新的红棉袄,像个年画里走出来的福娃娃,被爹爹林文松抱着,开始了拜年之旅。
从大爷爷林守业开始,再到二姑奶奶、姑爷爷、各位伯父伯母、叔叔婶婶家……小果果被教导着像模像样地磕头,奶声奶气地说着“新年好”、“恭喜发财”的吉祥话。
长辈们早就备好了红包和糖果,笑着将她拉起来,把红包塞进她的小背篓,再抓上满满一把糖块、点心、炒豆子……
果果的小背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沉甸甸起来。她开心极了,小脸上一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虽然背着有点费劲,却坚决不让爹爹帮忙,非要自己拖着,仿佛那是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藏。
村里其他孩子也一样,穿着最好的衣服,穿梭在各家各户,收获着红包和零食,欢声笑语洒满了村庄的每条小路。
大人们也纷纷走出家门,互相串门拜年。道一声“新年好”,唠几句家常,话题总离不开去年的好收成、除夕夜的美味、以及对开春后光景的展望。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期盼。
“今年说啥也得跟着村里多种点那辣果子!”
“可不是,那腊肠味儿,想想都流口水!”
“开春油坊要是建起来,咱种豆子就更带劲了!”
“还得是咱村风水好,出了小厨神这样的福娃娃!”
在这片祥和的拜年潮中,一些细微的变化和机遇正在悄然萌芽。
李文远带着爽利的妻子孙氏和两个活泼的儿子,特意来到了村尾的王大力家拜年。一进门,孙氏便暗自点头。王家虽不富裕,但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整洁,王老汉老两口穿着体面,精神头十足。
杨春草忙前忙后地招待客人,手脚麻利,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小妹王小花和女儿王冬雪也落落大方,虽有些腼腆,但言行得体。
更引人注目的是,杨春草和孙氏的手腕上,都戴着款式相近的银镯子,在阳光下微微闪亮。王小花和王冬雪发鬓边也别着崭新的红色头花。连王家的小儿子宝生,也拿着个新得的拨浪鼓,和李文远的两个儿子很快玩到了一起。
孙氏看着王家这蒸蒸日上、充满希望的气象,心中一动。她是个有心思的,早就琢磨着等辣果子种多了,光靠自家人肯定忙不过来,需要可靠的人手。
眼前这王家女眷,杨春草坚韧能干,王冬雪细心安静,王小花伶俐好学,不正是现成的好帮手?她暗暗将三人的名字记在了心里,准备年后找机会细谈。
与此同时,黄豆爷爷也提着一包上好的五香豆干和炒豆子,来到了二姑奶奶家拜年。他嘴上说着吉祥话,眼睛却不时瞟向正在帮忙招待客人的江氏。
“文石家的这手豆腐手艺,真是这个!”黄豆爷爷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那豆腐盒子、那豆芽,想法好,手艺更是没得说!比我家那两个臭小子强多了!”
二姑奶奶听得脸上有光,笑道:“黄老爹过奖了,孩子家瞎琢磨。”
“这可不是瞎琢磨!”黄豆爷爷正色道,“这是天赋!是咱平华村豆腐行的这个!”他又竖起大拇指。
他心中盘算着,开春后豆腐坊要扩大,光靠自家人手和技术肯定不够,若是能请动江氏这尊“大佛”来做技术指导或是合伙,那“平华豆腐”的名号想不响亮都难!
他今日来,先混个脸熟,表达诚意,具体的等年后再说。
正聊着,果果背着沉甸甸的小背篓,跟着爹爹来给二姑奶奶拜年了。黄豆爷爷一见这“小厨神”,更是喜笑颜开,连忙又抓了一大把炒豆子塞进她的背篓里,连声夸赞:“哎呦,小福星来啦!好好好,多吃点,多吃点才长得高,以后想出更多好吃食!”
果果看着这个格外热情的爷爷,甜甜地笑了:“谢谢爷爷!”
阳光暖暖地照着这个喜庆的村庄,空气中弥漫着糖的甜香、鞭炮的火药味和人与人之间温暖的祝福。大年初一的平华村,不仅在欢庆新年,更在悄无声息中,孕育着无数关于成长、合作与希望的种子。
夜幕降临,玩累了的孩子们抱着装满收获的小包入睡,大人们则聚在一起,计算着收到的红包(大部分最终还是会“充公”作为孩子的教育或家用),回味着白日的热闹,也憧憬着初二回娘家的行程。
新的一年,就在这片温暖和希望中,真正拉开了序幕。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