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迪钠仿佛在翻阅一份无形的死亡名单,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宣判意味:
“秦王一家全死了,下一个应该轮到谁了?嗯……洪武三十一年,晋王朱棡。哦,不对,在晋王朱棡之前,还有一个……”
这轻描淡写的“下一个”,如同索命的符咒,瞬间击穿了远在太原晋王府的朱棡的心理防线。
“放你娘的屁!朱老四!肯定是你这龟孙的后代在胡说八道!咒你三哥早死!”朱棡气得暴跳如雷,指着天幕破口大骂,仿佛这样就能将死亡的预告斥退。他本就性情骄纵,此刻更是将满腔的恐惧和愤怒都倾泻在了那个“受益者”——四弟燕王朱棣身上。
但骂完之后,一股更深的寒意和难以抑制的嫉妒涌上心头。他掰着手指头算:大哥朱标、二哥朱樉,再加上未来的自己……父皇嫡出的、年长的儿子竟然全死了?!那皇位,岂不是真的像天上掉馅饼一样,直接砸到了老四头上?
“他娘的……老四这运气……真是走了狗屎运!”朱棡嫉妒得眼睛发红,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焦躁地在王府大殿内来回踱步,如同困兽。
朱迪钠的声音继续,揭开了“下一个”的真正面目: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亲自下令,将自己的女婿、安庆公主的驸马——欧阳伦,明正典刑,公开处死!”
“什么?咱嫡次女安庆公主的驸马?”天幕之下,马皇后闻言猛地转头,难以置信地看向身旁的朱元璋,眼神中充满了惊愕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重八!你……你晚年是不是杀人杀红了眼?连自己的女婿都不放过?!”她虽未出声,但那眼神已足以表达她的诘问。
然而,朱迪钠接下来的话,却让马皇后和所有听闻者都愣住了。
“不过,要说起来,这个欧阳伦被处死,跟蓝玉、胡惟庸他们都不一样。朱元璋杀死他,至少在表面上,完全是一副‘大公无私’、‘法不容情’的姿态。”
天幕上开始详细叙述欧阳伦的罪行:
“欧阳伦的主要罪行,是‘走私’。他利用自己驸马都尉的身份,公然违反朝廷严厉的‘茶马禁令’,多次派遣家奴,甚至亲自参与,大规模走私茶叶等违禁物资前往西域,换取巨额利润,藐视国法,破坏边境经济秩序。”
“他的罪行最终被地方官员冒险告发,直达天听。安庆公主闻讯,哭哭啼啼闯入宫中,跪在朱元璋面前苦苦哀求,希望能饶恕丈夫一命。然而,面对女儿的眼泪,朱元璋罕见地展现了铁石心肠。他斥责公主,并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为由,坚持按《大明律》处置,最终下令将欧阳伦公开处斩,以儆效尤。”
天幕下的朱元璋,听着欧阳伦所犯的“走私”之罪,尤其是其利用皇亲身份破坏自己亲手制定的国策时,眼中瞬间爆发出骇人的杀机!他现在就想把这个尚未成亲的“未来女婿”揪出来千刀万剐!
‘混账东西!竟敢坏咱的法度!’他胸口剧烈起伏,但随即想到,‘嗯……安庆现在还没许配给他,欧阳伦这小子,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他迅速冷静下来,心中已有了决断:‘这个欧阳伦,绝不能再当驸马!咱得给安庆另择佳婿,一个懂规矩、守本分的!只是等等,咱似乎不记得勋贵中有姓欧阳的人,也没有欧阳伦这个人,难道......’
天幕上,在详细讲述了欧阳伦伏法的经过后,朱迪钠刻意停顿了片刻,似乎是在等待反应。果然,大量的网友评论开始刷屏,其中占据主流的,竟是一片对朱元璋此举的赞许之声:
【网友“法治先锋”发言:这一点必须给洪武大帝点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哪怕是皇亲国戚,只要犯了国法,一样严惩不贷!欧阳伦走私,破坏国家经济命脉,罪有应得!朱元璋能做到不徇私情,大义灭亲,这觉悟,这执行力,放在整个封建帝王史上都是相当炸裂的!】
这条评论获得了极高的认同。
【网友“历史对比家”附和:没错!想想多少朝代就是毁在外戚勋贵仗势枉法、蠹政害民上!朱元璋能拿自己女婿开刀,这震慑力,比杀一百个普通官员都大!看谁以后还敢仗着身份胡作非为!】
【网友“理想主义者”感叹:要是每个皇帝都能像老朱这样,对自家亲戚也下得去手,估计很多王朝都能多续几十年命。可惜啊,大多数皇帝都困于人情,做不到这般决绝。】
【网友“细节考据党”补充:而且大家注意,欧阳伦案发时,马皇后已经不在了(洪武十五年去世),没人能真正劝得住盛怒下的朱元璋。他坚持处死欧阳伦,固然有维护法度的公心,但某种程度上,也显示了他晚年愈发孤拐、不容置疑的独断性格。】
这些评论,几乎将朱元璋此举捧到了“封建法治典范”的高度。
天幕下的洪武朝堂,气氛却有些微妙。
朱元璋听着后世这些“赞许”,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紧抿的嘴角似乎略微松动了一丝。他内心深处对此是受用的,这证明他未来的决定符合他“重典治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一贯主张,甚至得到了后世的认可。这让他对自己坚持的严刑峻法,更添了几分底气。
然而,一旁的马皇后,心情却复杂得多。她刚刚还对朱元璋未来的“冷酷”感到愤怒和不解,此刻听到后世几乎一边倒的赞扬,那股怒气不由得消散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奈的叹息。她明白治国需要法度,需要威严,但想到女儿安庆未来要承受丧夫之痛,作为母亲,心中终究是刺痛难忍。她只能安慰自己,若欧阳伦真如天幕所说那般不堪,或许……长痛不如短痛?
而那些勋贵皇亲们,则是个个面色发白,噤若寒蝉。天幕对欧阳伦之死的“赞许”,如同一声尖锐的警钟在他们耳边敲响!连皇帝的女婿都说杀就杀,他们这些臣子、外戚,若是犯了事,下场只会更惨!之前或许还有人存着些许侥幸心理,此刻那点侥幸已被彻底碾碎。一股“伴君如伴虎”的战栗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朱迪钠看着屏幕上几乎一边倒的“赞歌”,轻轻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地补充了一句,仿佛是在平衡视角:
“网友们的评价,确实点出了朱元璋此举在维护法纪上的积极意义。不过,大家也不要过度神话。此举固然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但也反映了明代皇权至高无上、律法完全服务于皇权意志的特点。欧阳伦案,是朱元璋个人意志的体现,是‘皇帝认为你该死,所以你必须死’的典型案例。这种基于个人判断的‘公正’,其背后,依然是毫不留情的绝对权力。”
他这番话,像是一滴冷水滴入滚油,让一些沉浸在“赞许”情绪中的网友稍稍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其背后的权力逻辑。但在天幕下的洪武时空,这番关于“绝对权力”的点评,却让那份因“赞许”而带来的些许松动,再次被沉重的敬畏所取代。
无论如何,欧阳伦这个名字,以及他未来的结局,已经通过天幕,深深地烙印在所有知情者的心中,成为了一个关于法度、权力与亲情之间残酷博弈的鲜明注脚。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