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王朱樉与邓次妃暗自庆幸毒杀并非父皇旨意,并信誓旦旦要善待下人以求自保之时,天幕上,主播朱迪钠的脸色却骤然变得沉重而悲痛,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大明皇室的八十八种死法,下面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件影响深远,其阴影笼罩后世近五十年的第十九种死法——秦王妃观音奴,为夫殉葬。”
“殉葬?!”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再次炸响在大明四境。奉天殿前的朱元璋猛地睁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错愕与难以置信。虽然天幕提及的是洪武二十八年,那时的观音奴早已失去政治价值,但此刻是洪武十一年!难道未来的自己,真的会狠心到下令让这个早已构不成任何威胁、只是名义上占着秦王妃位置的儿媳妇殉葬?
一股复杂的情绪在朱元璋心中翻涌,既有对天幕揭示的“未来自己”如此决绝的惊疑,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或许是默认?在皇权稳固面前,一个无子、无宠、出身敏感的正妃,其存在本身,或许就是一种需要被抹去的“不完美”。
远在云南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在短暂的震惊后,眼中猛地迸发出一种混合着愤怒和“果然如此”的神情。他猛地转向身旁的段子羽,声音带着刻意的煽动和严厉:
“段总管!你都听到了吧!这就是汉人皇帝的真面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哪怕是他亲自指婚、明媒正娶的儿媳妇,只要身上流着蒙古人的血,最终也逃不过兔死狗烹的下场!我知道你心里那些小算盘,”
他逼近一步,语气充满威胁,“但我劝你最好收起那些不该有的心思!在我们蒙古人统治下,你段家依然是大理的总管,可以继续作威作福。可一旦落到朱元璋手里,你以为你还能有什么好下场?你恐怕连现在的地位都保不住,什么都不是!”
段子羽被梁王凌厉的目光逼视,连忙躬身,脸上堆满惶恐:“王爷明鉴,下官对王爷,对大元绝无二心!”然而,在他低垂的眼眸深处,却是一片冰冷的清醒。
‘抗?你拿什么抗?’他在心中冷笑,‘连天幕都预言了蓝玉即将踏平云南,你自身难保,还想用空话拴住我?’ 对于梁王的威胁,他此刻只觉得可笑。权力固然重要,但在明军压境的“天意”面前,首先得保住性命和家族的延续,才有资格谈以后。
天幕上,朱迪钠开始介绍这位命运多舛的秦王妃:
“这位秦王妃观音奴,身世特殊。她的父亲是蒙古人,母亲则是色目人。她与哥哥兄妹二人相依为命,而她的哥哥,正是大名鼎鼎的北元名将——王保保(扩廓帖木儿)。”
就在这时,天幕上飘过几条网友评论,带着后世特有的娱乐化视角:
【网友“金庸迷”发言:我知道!王保保的妹妹,那不就是赵敏吗?!《倚天屠龙记》里智计百出的绍敏郡主!我还以为她最后跟着张无忌远走高飞、双宿双飞了呢!没想到历史上居然被朱元璋抓回来,强行嫁给了自己儿子?这……这上哪儿说理去!】
【网友“历史考据党”立刻纠正:楼上别串戏了!历史上根本没有张无忌这个人!张无忌的原型很可能是小明王韩林儿,而且他早在朱元璋称帝之前,就被朱元璋的手下廖永忠“不慎”弄沉坐船,淹死在长江里喂鱼了!】
“小明王韩林儿……”
这个久违的名字被提及,让奉天殿前的朱元璋脸色瞬间变得极其不自然,甚至有些尴尬。这是他早年一段不愿多提的往事,虽然他一直自诩得位最正,但韩林儿之死,始终是他帝王生涯中一个难以完全洗刷的污点。此刻被天幕以这种调侃的方式提起,让他颇有些恼火,却又无从发作。
而在西安秦王府,朱樉听着天幕讲述自己那位从未正眼瞧过的正妃的身世和最终结局,心情也是复杂难言。那个被他视为政治枷锁、冷落多年的女子,最终竟要为自己殉葬?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身旁邓次妃的手,仿佛要从这真实的温暖中,驱散那来自名义上妻子的、冰冷命运的寒意。他对自己说,他紧握的,才是他真正在意和想要保护的人。然而,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对于观音奴悲剧命运的怜悯与愧疚,却如同细微的丝线,悄然缠绕上心头。
天幕上,朱迪钠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与不解,继续揭示着那场殉葬的真相:
“然而,秦王妃观音奴的为夫殉葬,甚至超出了朱元璋本人的预计。他几乎是同时接到了二儿子朱樉中毒身亡和儿媳观音奴自杀殉葬的消息……”
这个消息,让之前的许多猜测被推翻。
云南梁王宫中,把匝剌瓦尔密脸上的狞笑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困惑。他转向段子羽,眉头紧锁:
“不是朱皇帝下的令?是观音奴自己不想活了?”他喃喃自语,随即仿佛想通了什么,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混合着同情与释然,“可……就算不想活了,也不该为了一个从未爱过自己、甚至百般折辱自己的男人殉葬啊。难道……”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沧桑:“或许,对她而言,活着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煎熬了吧。一个孤女,从小成为战俘,虽然锦衣玉食,但身处敌国深宫,无亲无故,无爱无望,哥哥远在天边,丈夫视她如仇雠……这样的日子,与囚徒何异?死亡,或许反而是一种解脱。”
这一刻,这位曾经只将观音奴视为政治符号的梁王,竟罕见地生出了一丝对这位大元英雄之妹的真切同情。
或许是观音奴的结局触动了他,梁王忽然有了倾诉的欲望,他看向段子羽,眼神飘忽,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段总管,你可知她的哥哥,王保保,是何等的人物?”他不等段子羽回答,便用带着追忆和敬仰的语气讲述起来:
“当年啊,徐达、李文亲率数十万大军,将王保保团团围在黄河边上。那是真正的绝境,水泄不通,眼看他们全家老小,一个也活不成了。”
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味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继续说道:
“可你猜怎么着?这位王保保,居然就凭着一根木头!仅仅一根木头!带着他的王妃和年幼的儿子,硬是泅渡过了波涛汹涌的黄河,抵达了对岸!”
段子羽听到这里,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眼中露出难以置信的惊骇之色。单凭一根木头,在敌军环伺下带着妻儿渡过黄河?这简直是神话!
梁王看着段子羽震惊的表情,满意地点了点头,语气更加激昂:
“更厉害的还在后面!王保保到了对岸,清点人数,才发现自己的母亲竟然还在河对岸,没有跟上来!”他用力一拍大腿,“你猜他又做了什么?他二话不说,一个人!又划着那根木头,冒着被明军发现的巨大风险,再次回到了对岸,生生将自己的老母亲也接了过去!!”
“嘶——”段子羽再次被震撼,心中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北元名将,瞬间充满了如同当年朱元璋一般的敬佩与向往。这等勇武、果决和孝心,堪称当世豪杰!
梁王讲完了王保保的传奇,情绪却从高昂转向了一种略带讥讽的悲凉,他冷笑道:
“可惜啊,英雄的妹妹,最终还是没逃掉,落到了朱元璋的手里。或许正因为她哥哥是王保保,朱元璋才特意将她指婚给自己的二儿子。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我朱元璋抓不住你王保保,但你王保保的妹妹,得乖乖做我的儿媳妇!嘿嘿,这样一来,你王保保见了咱,岂不是天生就矮了一辈儿?哈哈哈哈!”
说着,梁王仿佛觉得这是一个极大的笑话,与段子羽一同放声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梁王宫内回荡,充满了对朱元璋这种“精神胜利法”的嘲弄,却也掩盖不住那笑声背后,对观音奴这个政治牺牲品一生悲剧的漠然与无奈。
而那远在西安,听道自己未来香消玉殒消息的观音奴,她的孤独、她的绝望、她最终选择殉葬的复杂心绪,在这充满算计与传奇讲述的夜晚,显得愈发沉寂和悲凉。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