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亮,路面上还浮着一层薄灰,林烨和二哥一前一后走在进城的小道上。他怀里抱着的布包沉甸甸的,里头裹着刨子、凿子、炭条,还有昨夜赶工出来的三件样品——木盒、筷筒、折叠小 stool。二哥肩上的竹筐也压得有些歪,麻绳勒进肩膀,但他没吭声,脚步倒是比平时快。
两人走到公路岔口,正碰上一辆拉煤的拖拉机颠簸过来。二哥赶紧挥手,司机是熟脸,停了车,朝他们招手:“上呗,顺路。”
林烨没多话,把布包先递上去,再爬进车厢。煤渣硌人,但他顾不上。车一开动,风就灌进领口,冷得他缩了缩脖子。二哥凑过来,压着嗓子说:“你说今天真能卖出去?”
“东西在那儿摆着,”林烨盯着前方,“做得好,自然有人要。”
到了南门老街,天已微亮。街上已有零星摊贩支起油布,卖菜的、卖鞋垫的,吆喝声断断续续。林烨扫了一圈,没往主道走,拐进东边第三条窄巷口,在墙根下站定。这儿背街,行人必经,又不会太打眼。
“就这儿。”他说。
二哥点点头,放下竹筐,抖开那张发黄的油布铺在地上。林烨把三样东西摆出来,木盒居中,筷筒靠左,折叠 stool 立在右边,角度微微斜着,显得不那么空。
刚摆好,就有个提篮的老太太路过,瞥了一眼,嘀咕:“这玩意儿谁买啊,贵得很。”
二哥想开口,被林烨拦住。他不动声色,只把 stool 拿起来,当着几个路人的面一按一推,咔一声展开,稳稳立在地上。
“轻便结实,带去地头坐着歇脚都行。”他声音不高,也不像叫卖,就是平平实实一句。
有个蹲在路边抽旱烟的老头儿眯眼看了一会儿,拄着拐杖站起来,慢慢走过来。他弯腰摸了摸 stool 的接缝,又伸手摇了摇,点头:“倒是个实在东西。”
“您要的话,现做也来得及。”林烨说。
老头儿掏出五毛钱:“给我做个一样的,明儿我来取?”
“不用等明天。”林烨从竹筐底下抽出一块备好的木板,“您要是信得过,我现在就能给您做出来。”
老头儿愣了下,笑了:“那你可得快点,我在这儿等着。”
林烨没多说,当场坐下,拿出刨子,顺着木纹推下去。木花卷着落下,动作不急不缓,每一刀都稳。旁边人渐渐围过来几个,看着他凿榫眼、打磨边角,手法利落得不像新手。
不到一个时辰,第二个 stool 完工。老头儿试坐了一下,满意地拍拍腿:“好!这钱花得值!”说完揣着凳子走了。
这一单开了头,场面就活了。
一个穿蓝布衫的妇女挤进来,指着木盒问:“你这盒子,能不能做大点?我想装孩子的衣服。”
“能。”林烨点头,“您要多大?我记下来,后天能取。”
“那就……这么大。”她用手比了个尺寸。
“加点钱?”二哥插嘴。
“三毛定金,做完收七毛。”林烨报出价。
女人痛快掏钱:“行,我叫李婶,穿蓝衫的,别弄混了。”
林烨用炭条在木块底面刻了个“李”字,收好定金。
接着又来了个中年男人,拎着个断腿的旧方凳:“小伙子,你这手艺行不行?我这凳子修得好,当场给钱。”
林烨接过一看,榫头裂了。他从工具包里取出备用短木条,削成楔形,蘸胶塞进裂缝,再轻轻敲实。修完一摇,稳丝不动。
男人咧嘴:“真行!四毛,给你!”
一上午还没过完,七单落定。有要木盆的,有订针线匣的,还有人想给孩子做个小书桌,价钱没谈拢,但也留了话,下午来取。
二哥越听越兴奋,声音都高了:“三儿,咱今天怕不是要挣破天?”
林烨仍低着头,在最后一块料上画线:“别嚷,小心招人盯。”
中午日头偏西,街上人少了些。林烨把剩下的半块木板收进竹筐底层,油布叠好盖在上面,又拿旧麻袋压住,伪装成运货的样子。二哥则把几张纸币和硬币悄悄清点了一遍,压在裤兜深处。
“三块六毛。”他咬着牙笑,“咱家一年也没见过这么多现钱。”
林烨没笑。他从怀里摸出个小本子,翻到一页,上面写着几行字:
“李婶,蓝布衫,七毛,大衣盒,后天取。”
“王叔,灰褂子,九毛,儿童书桌,材料另算。”
“刘婆,拐杖老人,五毛,折叠 stool,已交付。”
他一条条核对完,撕下这页,揉成团塞进嘴里,嚼了几下咽下去。
二哥瞪眼:“你干嘛?”
“记在肚子里最安全。”林烨合上本子,“以后每单都这样,不留纸。”
二哥咂舌,没再说话。
两人起身准备走,刚转出巷口,迎面来了一队巡逻的红袖章。林烨立刻低头,侧身贴墙,让二哥往前走几步引开注意。等那队人走远,他才松了口气。
“明天还来不?”二哥回头问。
“来。”林烨点头,“但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换西巷口,早一个时辰。”
“成。”
他们沿着街边走,避开人流密集处,往公交站方向挪。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林烨一直把手插在衣兜里,攥着那几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币。
走到一处岔路口,二哥突然停下:“哎,那边是不是……”
林烨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街角站着两个闲汉模样的人,正朝这边张望。其中一个手里拎着根木棍,另一个眼神直勾勾盯着他们的竹筐。
林烨没动,也没说话。他慢慢把布包往身后藏了藏,另一只手轻轻推了二哥一把。
二哥会意,低下头,加快脚步。
喜欢重生六零:我的时空兑换系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生六零:我的时空兑换系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