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炆即位后,改元建文。”
朱棣的声音开始带上了一丝压抑的愤怒和委屈,
“他身边重用齐泰、黄子澄等文人,他们...他们怂恿允炆,推行所谓‘削藩’之策!”
“削藩?”朱元璋眉头紧锁。
“是!但他们并非循序渐进,而是...而是手段酷烈,意图在短时间内废黜所有藩王!周王、代王、齐王、岷王...相继被废为庶人,湘王不堪受辱,竟...竟举家自焚而死!”
朱棣的声音激动起来:“儿臣远在北平,听闻诸王遭遇,日夜惊惧!儿臣多次上书朝廷,表明忠心,愿交还兵权,只求保全性命...
但建文和齐黄等人,步步紧逼,派遣大臣包围北平,监视儿臣,更调走儿臣麾下护卫,甚至...甚至派人在儿臣府中安插细作,欲置儿臣于死地!”
他抬起头,眼中充满了血丝和当年被逼到绝境的绝望与愤慨:
“父皇!母后!儿臣也是你们的骨血啊!儿臣只想做个安稳藩王,为大明戍守北疆!可他们不给儿臣活路啊!他们不仅要削藩,他们是想要我们所有藩王的命!”
“最终...建文元年七月,朝廷密令逮捕儿臣的属下将领,事情败露。儿臣被逼无奈,为了自保,只能...只能仿效父皇‘清君侧’之故事,带着八百人,以‘诛齐泰、黄子澄,靖国难’为名,起兵‘靖难’!”
“靖难。”
朱元璋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眼神复杂无比。
他当年提出“清君侧”为遗训,却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真的用到这个名义,对抗自己的孙子!
朱棣详细描述了四年“靖难之役”的惨烈,包括他多次身陷险境、以少胜多的战役,以及最终如何攻入南京。
“儿臣进入南京时,皇宫起火...建文...允炆他...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朱棣说到这里,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有胜利的如释重负,也有对侄子下落的担忧和一丝愧疚。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群臣的‘劝进’之下...儿臣...儿臣不得已...于建文四年六月,在奉天殿...即皇帝位,改次年为永乐元年。”
他说完了。
将他如何从藩王到皇帝,这充满血腥、背叛、无奈与挣扎的历程,原原本本地展现在了年轻了数十岁的父母面前。
殿内一片死寂。
马皇后早已哭成了泪人,她既为长子朱标的早逝而心痛,又为幼子朱棣被逼起兵的艰难和骨肉相残的惨剧而悲伤。
朱元璋则久久沉默,他一手建立的大明,在他“死后”,竟然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动荡,他的儿子和孙子兵戎相见...
“呵...呵呵...”
最终朱元璋发出一串低沉而瘆人的冷笑,打破了殿内死寂的悲伤氛围。他猛地抬手指着朱棣,带着压抑到极致的狂怒:
“老四!好啊!咱打下的江山,咱立的太子!咱选定的太孙!咱给你的,才是你的!咱没给你的,你不能抢!你竟敢...你竟敢...”
他“抢”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血淋淋的意味。
他气朱棣的“篡逆”,更气建文朱允炆的无能和愚蠢!
竟然被他这个戍边的叔叔用八百人就给掀翻了龙椅!这简直把他朱元璋制定的宗法礼制踩在了脚底下!
但比这愤怒更深的,是那无法言说的巨大悲痛和不公感!
他的标儿,他寄予厚望、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嫡长子,仁厚贤明,怎么就英年早逝了?!
他的雄英,聪颖伶俐的长孙,怎么就夭折了?!
难道他朱元璋起身布衣,提着头颅打下这朱明天下,付出的代价就是要承受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剜心之痛吗?!
这煌煌帝业,这万里江山,难道就注定要浸泡在骨肉相残的鲜血里吗?!
“苍天不公!何其不公!!!”朱元璋猛地仰头,发出一声嘶吼,声音里充满了不甘、愤怒与彻骨的悲凉。
他一生强势,不信命,只信自己双手打拼,可此刻,接连的噩耗和眼前这荒谬的场景,让他第一次感到了某种人力难以抗衡的残酷。
马皇后听到丈夫这悲怆的吼声,心如刀割,她知道,丈夫的愤怒背后,是比她更甚千百倍的痛苦。
她强忍着自身的悲痛,紧紧握住朱元璋颤抖的手,泪流满面地唤道:“重八...”
朱元璋赤红的眼睛再次钉在朱棣身上,那目光仿佛要将他剥皮抽筋:
“说!你继续说!你这个‘永乐’皇帝!你把你大哥的江山,把你侄子的皇位,‘治理’成什么样子了?!你要是说得有半分不好,咱...咱现在就亲手废了你!”
这已不仅仅是皇帝对臣子的质问,更是一个愤怒、悲痛、且依然掌握着绝对权力的父亲,对“不孝子”的最后通牒。
朱棣被父皇那几乎要毁灭一切的气势吓得脸色惨白,但他知道,退缩就是死路一条。
他必须拿出足够的东西,证明他配得上这身龙袍,证明他的“盛世”并非虚名,证明...他虽然没有得到父亲的给予,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并壮大了这份家业!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他登基之后的作为,语速加快,并特意点明时间节点:
“父皇!母后!儿臣自知得位有亏!但儿臣登基八年以来,无一日敢忘江山社稷,无一日敢懈怠!”
“儿臣甫一登基,对齐泰、黄子澄等...儿臣虽处置了首恶,但并未大肆株连,迅速稳定了朝局,避免了更大的动荡!如今朝政已然理顺,百官用命!”
“儿臣深知父皇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志,亦知北元残部始终是心腹之患!儿臣已于去岁派丘福为大将,远征漠北,在胪朐河畔击溃鞑靼,其首领本雅失里与阿鲁台远遁!漠北为之震动,我大明兵锋之盛,远超洪武年间!”
说到这里,朱棣刻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朱元璋的反应。
果然,听到痛击北元,朱元璋的眼神微微动了一下,这是他一生的执念。
朱棣趁热打铁,抛出了更具冲击力的消息:
“不仅如此,儿臣洞察倭国狼子野心,其国内纷乱,却屡屡侵扰我沿海,更是胆敢入侵我朝重藩朝鲜!儿臣决意永绝后患,已命英国公张辅、内官监太监郑和统率大军,跨海东征!”
“如今战事极为顺利!我大明王师已攻克对马、壹岐,横扫九州岛,四国,倭国所谓强藩如大友、少贰、岛津等,或灭或降!其实际国主足利义持绝望切腹,倭国境内有组织之抵抗已基本瓦解!倭国全境指日可下!”
朱棣的声音带着一种开疆拓土的兴奋和自豪:
“此战,不仅扬我大明国威,报前元之仇,更关键的是——我军已完全控制倭国私藏的石见银山以及其他数处大型金银矿脉!
初步估算,其白银储量惊世骇俗,远超父皇与儿臣以往所知任何矿藏!更有数百万倭国青壮可作为劳力,充实我大明!此乃泼天之财富,万世之基业啊父皇!”
最后,他再次重重叩首,声音带着哭腔和无比的恳切:
“父皇!儿臣或许...或许对不起大哥,对不起父皇...过程有亏!但儿臣敢对天发誓,登基八载,北击胡虏,东平倭国,拓土开疆,充盈国库,这大明江山在儿臣手中,比之洪武末年,更强盛数分!儿臣。。。儿臣扪心自问,未曾辱没朱家天下,对得起身上的这身皮!”
说完,他伏地不起,等待着最终的审判。
喜欢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