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预警”的紧张气氛如同无形的波纹,瞬间传递至“守护者联盟”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就在人类将绝大部分注意力投向深空威胁之时,脚下的星球本身,也开始显现出令人不安的异动。
位于蒙古草原深处的“摇篮”遗迹入口,虽然在上次的激战后已经彻底封闭沉入地底,地表只留下一个巨大的、仿佛被无形力量抚平的凹陷,但这里始终是联盟重点监控的区域之一。一支由多国科学家和“曙光”特遣队老兵组成的监测站,常年驻扎在距离遗址数公里外的地方。
负责人是伊琳娜·彼得洛娃,一位来自俄罗斯的顶尖物理学家,也是当年曾与江华他们打过交道的“灰衣人”谢尔盖·伊万诺夫的下属兼学生。她以其冷静和敏锐着称,此刻却紧盯着控制台上疯狂跳动的数据,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能量读数再次飙升!伽马射线暴峰值超过安全阈值百分之四百!地质传感器检测到低频震动,源深度…无法探测,可能来自地幔层!”一名年轻的技术员声音带着颤抖。
伊琳娜快步走到主屏幕前,上面显示着遗址区域的实时能量分布图。原本应该是一片沉寂的深蓝色区域,此刻却如同滴入清水的浓墨,不断扩散出刺眼的亮白色和赤红色,中心区域的能量密度高得令人咋舌。
“联系上了‘织网者’网络吗?”伊琳娜沉声问道,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操作,试图稳定数据流。
“尝试了三次,连接极不稳定!网络反馈的信息非常混乱,像是…像是系统在过载边缘挣扎!”通讯专员报告道,脸上写满了困惑与焦虑。
就在这时,地面传来一阵明显的震动,并非地震那种狂暴的摇晃,而是一种低沉的、持续的嗡鸣,仿佛整个大地都在某种巨大力量的压迫下呻吟。监测站内的灯光闪烁不定,仪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看外面!”有人惊呼。
伊琳娜冲到观测窗前。只见远处那片巨大的凹陷区域上空,空气出现了诡异的扭曲,仿佛高温下的热浪,但颜色却是诡异的紫蓝色。偶尔,有苍白色的闪电状能量束从虚空中迸发,击打在地面上,留下焦黑的痕迹,并激起大片的尘土。更令人心悸的是,一些半透明的、仿佛由光线构成的、形态难以描述的碎片状物体,在空中短暂闪现又消失,发出一种非人耳能直接捕捉、却能让大脑感到尖锐刺痛的高频波动。
“空间扭曲现象…能量实体化逸散…”伊琳娜喃喃自语,脸色苍白,“‘摇篮’…它不稳定了。是‘收割者’的逼近,刺激了它?还是它自身的能量循环到了某个临界点?”
类似的情况,并非只发生在蒙古。
在南太平洋某处未被标记的海域,一座刚刚被发现不久、规模较小的“织网者”遗迹(代号“珊瑚城堡”)突然活性化,其周围海域产生了巨大的漩涡和强烈的电磁干扰,导致三艘误入该区域的民用船只失联。
在格陵兰冰盖之下,另一处遗迹(代号“冰髓”)释放出强烈的热能,导致上方数平方公里的冰层在数小时内融化成巨大的冰湖,引发了局部气候异常。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深处,一座形似倒置金字塔的遗迹(代号“沙之塔”)周围,重力场发生了紊乱,沙丘悬浮于半空,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十公里的失重区域。
这些零星分布在全球的“织网者”遗迹,仿佛沉睡的巨人在同一时刻被噩梦惊醒,开始无意识地释放出它们蕴藏的、远超人类理解的庞大能量。它们本身并无恶意,正如“织网者”的初衷是守护文明火种,但这些失控的能量,对于现代人类文明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天灾。
“泰山”平台指挥中心,江华刚刚处理完深空舰队集结的事务,就被地面遗迹异常的报告淹没了。
“报告!蒙古‘摇篮’遗址能量失控,监测站请求紧急支援并疏散!”
“报告!南太平洋‘珊瑚城堡’异常活跃,引发海啸预警,波及周边岛国!”
“报告!格陵兰‘冰髓’热熔冰盖,可能引发全球海平面连锁反应!”
“报告!撒哈拉‘沙之塔’重力异常区扩大,威胁到空中航线及附近科研站!”
…
坏消息接踵而至,江华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内忧外患,同时爆发。深空的威胁尚有一段距离,但脚下的危机却已迫在眉睫。这些失控的遗迹,任何一个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伤亡,严重削弱人类应对“收割者”的战争潜力。
“立刻启动‘方舟’协议!”江华没有丝毫犹豫,“优先保障人员疏散,划定危险禁区。命令联盟下属所有快速反应部队,配合当地政府,执行救援和封锁任务!”
“通知科学理事会,成立遗迹危机应对小组,我要在半小时内看到初步评估报告!”
“联系‘织网者’网络,最高优先级询问!我们需要知道这些遗迹失控的原因,以及稳定它们的方法!”
命令下达后,指挥中心再次陷入一片忙碌。江华走到全球地图前,看着上面一个个标红闪烁的异常点,心情沉重。她再次连接了“织网者”网络。
这一次,网络的反馈更加清晰,但也更加令人不安。涌入她意识的信息洪流中,夹杂着明显的“痛苦”与“挣扎”的情绪。一些破碎的画面闪过:巨大的星舰在黑暗中燃烧,无形的冲击波扫过星系,无数文明的光点在瞬间熄灭…然后是漫长的沉睡,以及被强行唤醒的剧痛。
同时,一段相对清晰的信息被解析出来:“…外源性压力…共鸣…系统过载…自我保护机制冲突…‘机制’…的污染…”
信息依旧残缺,但江华结合已知情报,大致明白了缘由。“收割者”主力舰队的逼近,其庞大的能量场和潜在的敌意,如同巨大的鼓槌,敲响了这些敏感而古老的“织网者”设施。它们被动的防御机制和能量循环被强行激活、干扰,导致了系统的不稳定和过载。而那个再次被提及的“机制”,则像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毒瘤,可能早在远古战争中,就对“织网者”的系统造成了某种难以根除的污染或后门,此刻被一并触发。
“有稳定它们的方法吗?”江华在意识中急切地追问。
网络的回应是一系列极其复杂的能量频率调制公式和空间锚定技术原理。这些知识远远超出了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全理解和应用。但网络同时也传递了一个相对简单的临时方案:通过向遗迹注入特定的、温和的调和能量场,可以暂时“安抚”其狂暴的能量,使其重新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而最合适的调和能量源,正是…
江华的目光落在了胸前的挂坠上。沈哲明遗留的“样本S”生物信号,因其与“织网者”网络的特殊亲和性,以及其本身不含攻击性的特质,正是充当这个调和剂的关键。
“需要…‘钥匙’…”网络的意念再次传来,带着一种指引。
江华立刻明白了。她召集了科学团队的负责人和几名最顶尖的能量学专家。
“我们需要立刻组织特种小队,携带基于‘样本S’信号开发的能量调和装置,前往各个失控的遗迹!”江华展示着从网络中获取的技术蓝图,“这是‘织网者’网络提供的临时解决方案。我们必须抢在遗迹造成更大破坏之前,让它们稳定下来!”
“但是,指挥官,这太危险了!”一位老科学家担忧道,“那些地方的能量环境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空间崩塌或能量爆发!”
“我知道危险。”江华的声音斩钉截铁,“但比起坐视城市被海啸淹没、大陆架被撕裂、全球气候崩溃,我们必须冒这个险!这是战争,不仅仅是对外的星海战争,也是我们与自己星球上古老遗产的战争!我们必须在‘收割者’到来之前,清理好我们的‘后院’!”
她环视着在场的人员:“我会亲自带队前往蒙古‘摇篮’遗址。其他地点,由你们选派最优秀的队员执行。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安抚,不是对抗。‘织网者’曾是守护者,现在,轮到我们守护它,也守护我们自己了。”
很快,数支装备了原型能量调和装置的特种小队,乘坐高速运输机,从“泰山”平台和各个联盟基地出发,奔赴全球各地的异常点。他们的任务,是在已然失控的、代表着远古力量的遗迹之间,架起一座脆弱的桥梁,为人类文明应对即将到来的星海决战,争取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
江华登上一架垂直起降的“鸾鸟”式突击运输机,看着下方越来越近的、能量肆虐的蒙古草原,握紧了手中的调和装置发生器。装置的核心,正微微闪烁着与她胸前挂坠同源的、温和的蓝光。
“哲明,”她在心中默念,“再一次,我需要你的力量…帮助我们,安抚这些古老的巨人吧。”
运输机冲破紊乱的能量湍流,义无反顾地驶向那片光怪陆离的危险区域。
喜欢锦绣烬:关东寒霜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锦绣烬:关东寒霜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