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宫内,萧景玄仔细阅读着沈芷衣通过顾影呈上的奏疏。他看得极慢,手指偶尔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深邃的眼眸中看不出丝毫情绪。顾影垂手肃立在下首,如同沉默的影子。
良久,萧景玄放下奏疏,又拿起旁边那份记录女学成效的文书,快速浏览了一遍。他嘴角微微动了一下,似有一丝极淡的笑意掠过,随即消散。
“她倒是会给朕出难题。”萧景玄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前脚被人弹劾妄议朝政,后脚就给朕来了这么一份详实的‘议政’之疏。顾影,你觉得她此举何意?”
顾影低头回道:“属下愚钝。但观沈姑娘行事,向来谋定后动。此疏看似建言,实则……或另有所指。”
萧景玄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她这是在告诉朕,她并非空谈,而是真知灼见,能切中时弊。同时,也是在将朕一军。她指出了江南吏治可能存在的痼疾,而弹劾她的周勉,其家族恰好与此有所牵连。她是想让朕来抉择,是信她这剂可能阵痛但能祛病的猛药,还是继续容忍那些看似无害实则蛀空国本的蠹虫。”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顾影:“你去查,仔细地查,去年江南赈灾物资采购,周聪的商号,以及所有与之关联的官员,账目都要给朕查个水落石出。记住,要暗中进行,不要打草惊蛇。”
“属下遵命!”顾影领命,瞬间消失在殿内。
萧景玄重新坐回龙椅,手指摩挲着沈芷衣那份奏疏的边缘。他不得不承认,沈芷衣的敏锐和胆识,远超他的预期。她不仅化解了自身的危机,还为他提供了一个整顿吏治的绝佳切入点。这份奏书,比任何辩解都更有力量。
然而,越是如此,他心中的感觉就越是复杂。欣赏之余,那份忌惮也更深了一层。这样一个女子,智慧、果决、善于借势,并且正在用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宫的规则,甚至开始触及前朝的政务。她就像一把无比锋利的双刃剑,用得好,可为他披荆斩棘;若有丝毫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几天后,皇帝对翰林院联名弹劾一事的处置结果出来了。他没有直接评价弹劾内容,而是在一次常朝上,针对江南新政的讨论中,特意拿出了沈芷衣奏疏中的部分观点(未提及来源),询问众臣意见,并严厉申饬了户部及相关官员,要求务必加强监管,杜绝贪腐。
同时,皇帝下旨,褒奖女学开办以来,在提升宫人素养、和睦宫闱方面取得的成效,特赐下书籍笔墨若干,以示鼓励。对于带头上书的周勉,皇帝并未斥责,反而肯定其“关心宫闱”的“忠心”,但话锋一转,勉励其应多将精力放在翰林院修书撰史的本职工作,以及为朝廷建言献策的实事上,勿要过于关注后宫细务。
这番处置,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高下立判。沈芷衣的奏疏内容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应用,女学获得了官方背书;而周勉等人,则被不轻不重地敲打了一番,暗示其“不务正业”。明眼人都看得出,沈姑娘圣眷正隆,地位更加稳固了。
消息传到沈芷衣耳中,她并未显得多么欣喜,只是轻轻松了口气。这一关,算是过去了。但她知道,经此一役,她与萧景玄之间的关系,以及她在朝臣眼中的形象,都已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未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
喜欢锦瑟之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锦瑟之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