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雪下得绵密,像撕碎的棉絮飘在镇中心中学的校园里,操场上积了薄薄一层白,连教室的玻璃窗都蒙着层雾。林晚星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攥着半块干硬的红薯,目光却黏在数学课本最后一页的竞赛例题上——那道几何题的辅助线画法她琢磨了三天,草稿纸用了大半张,还是没找到头绪。
“晚星,借我块橡皮。”陈小梅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带着点热气,她把自己的数学练习册推过来,上面用红笔圈着一道题,“你看这道题,是不是跟你昨天问李老师的那道很像?”
林晚星抬起头,接过橡皮,视线落在陈小梅的练习册上——那是本崭新的《初中数学竞赛基础训练》,蓝色封面,纸页厚实,比她那本翻得卷边的旧课本精致多了。她心里微微一酸,小声说:“是挺像的,可我还是没弄懂辅助线怎么画。”
“我姐之前给我讲过这种题型!”陈小梅眼睛一亮,从书包里掏出个粉色笔记本,翻开密密麻麻的笔记,“你看,要从钝角顶点往对边作延长线,再作垂线,这样就能构成两个全等三角形……”她一边说,一边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辅助线,线条清晰,步骤写得明明白白。
林晚星跟着她的思路看下去,之前堵在心里的“疙瘩”突然就通了,像被雪水融化的冰。她忍不住笑起来:“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
“你就是太着急了。”陈小梅把笔记本推到她面前,“这是我姐整理的竞赛笔记,里面有很多题型总结,你拿去看,看不懂的咱们一起琢磨。”
林晚星赶紧摆手:“不行不行,这是你姐给你的,我怎么能拿?”她知道陈小梅的姐姐去年参加过数学竞赛,这份笔记肯定是花了很多心思整理的,比书店里卖的辅导资料还珍贵。
“跟我客气啥?”陈小梅假装生气地瞪她一眼,把笔记本往她手里塞,“咱们不是说好要一起参加竞赛,一起考上县一中的吗?笔记给你看,咱们一起进步,总比你一个人瞎琢磨强。”
林晚星捏着笔记本的边缘,纸页带着陈小梅手心的温度,暖得她心里发颤。她看着陈小梅明亮的眼睛,看着笔记本上工整的字迹,鼻子突然有点酸——自从父亲说“读完初中就够了”,她总觉得自己的梦想像飘在雪地里的灯,随时会被风吹灭,可陈小梅的出现,却一次次给这盏灯添了油,让它亮得更稳。
那天下午的自习课,林晚星把陈小梅的笔记摊在桌上,逐字逐句地看。笔记里不仅有题型总结,还有陈小梅姐姐写的解题技巧,比如“遇到动点问题先找不变量”“几何题没思路就先画辅助线”,甚至还有易错点标注,用红笔写着“这里容易漏考虑钝角情况”。她把重要的内容抄在自己的旧笔记本上,笔尖在粗糙的纸页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响,像心里有种子在发芽。
放学的时候,雪还没停,陈小梅拉着她的手,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绕在她脖子上:“你穿得太少了,这条围巾你先戴,别冻感冒了,耽误复习。”
林晚星摸了摸脖子上的围巾,毛线软软的,带着淡淡的肥皂香,是陈小梅妈妈织的。她知道这条围巾是陈小梅最喜欢的,去年冬天陈小梅只舍得在降温的时候戴。她刚要摘下来还回去,就被陈小梅按住手:“别摘!我妈说我火力旺,不怕冷,你身子弱,必须戴着。”
两人踩着雪往家走,积雪在脚下发出“咯吱”的响。陈小梅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个油纸包,塞给她:“我妈昨天烤了红薯干,我特意装了一大包,你晚上复习饿了就吃,比啃干馒头强。”
林晚星捏着油纸包,能感觉到里面红薯干的分量,还能闻到甜甜的香味。她知道陈小梅家的红薯是自己种的,烤成红薯干能存很久,陈小梅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多吃,却总想着给她带。她小声说:“小梅,你对我太好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等咱们竞赛都拿奖了,你请我吃食堂的炒青菜就行!”陈小梅笑着跑起来,雪沫子溅在裤腿上,“快走快走,我妈还等着咱们一起复习呢!”
林晚星跟着她跑起来,围巾在脖子上飘着,暖意在胸腔里漫开,连落在脸上的雪粒都不觉得冷了。
接下来的日子,陈小梅几乎每天都给她带东西——有时候是煮鸡蛋,有时候是玉米饼,有时候是姐姐用过的竞赛真题卷。有一次,陈小梅从书包里掏出本厚厚的书,偷偷塞给她:“晚星,这个你藏好,别让别人看见。”
林晚星翻开一看,是本《初中数学竞赛真题详解》,蓝色封面,正是她之前在书店里看到的那本,定价三块八毛钱。她心里一惊,赶紧塞回给陈小梅:“这书太贵了,你怎么买了?快退回去!”
“退什么退?”陈小梅把书又推回来,压低声音说,“我跟我妈说学校要交资料费,我妈给了我五块钱,我就买了这本。你之前不是说想买吗?咱们一起看,省得你总去废品站捡东西,冻得手都肿了。”
林晚星的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她赶紧低下头,用围巾挡住脸。她知道陈小梅是故意骗她妈妈的——陈小梅从来不会跟家里撒谎,这次为了给她买辅导书,却编了“交资料费”的借口。她攥着书的手紧了紧,指尖碰到书脊上的烫金字,心里又酸又暖。
“小梅,这钱我会还你的。”林晚星的声音带着颤,“我再去捡废品,攒够了就还你。”
“谁要你还了?”陈小梅用袖子擦了擦她的眼泪,“咱们是好朋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再说,这书咱们一起用,等竞赛结束了,还能传给下一届的同学,多值啊!”她顿了顿,又认真地说,“晚星,我知道你家里不容易,也知道叔叔不同意你读高中,可我相信你能考上县一中,能考大学。我帮你,不是可怜你,是因为我知道,你值得被好好对待,你的梦想也值得被守护。”
林晚星看着陈小梅,眼泪掉得更凶了。她从来没跟陈小梅说过父亲的“警告”,可陈小梅却像看穿了她的心事,用最温柔的方式,给了她最坚定的支持。她知道,这份情谊,不是“谢谢”两个字就能报答的。
那天晚上,林晚星把辅导书藏在床底下的旧木箱里,等父母和朝阳都睡了,才偷偷拿出来,借着煤油灯的光看。灯光昏黄,却把书页上的字照得很清楚,她看着上面的真题,看着详细的解题步骤,心里的希望一点点变实——原来她的梦想,不是遥不可及的星,只要有人陪她一起走,只要她再努力一点,就能抓住。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星和陈小梅几乎形影不离。每天早上,陈小梅都会提前到教室,把辅导书摊在两人中间,一起研究真题;中午吃饭的时候,陈小梅会把自己的菜分一半给她,看着她吃完才放心;下午放学后,她们会留在教室里复习,直到天快黑了才回家;周末的时候,陈小梅还会邀请她去自己家,两人坐在陈小梅的房间里,一边烤火,一边看笔记,陈小梅的妈妈还会给她们煮红糖姜茶,说“复习辛苦,喝点暖身子”。
有一次,她们在辅导书上看到一道很难的代数题,琢磨了半个多小时都没弄懂。陈小梅提议:“咱们去问李老师吧!李老师肯定会的。”
那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天早就黑了,雪下得比白天还大。林晚星有点犹豫:“这么晚了,李老师肯定回家了,而且雪这么大,路上不好走。”
“没事,李老师家离学校不远,咱们快去吧!”陈小梅拉着她的手,把围巾又给她紧了紧,“这道题很重要,要是弄不懂,下次遇到肯定还会错。”
两人踩着厚厚的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李老师家走。雪粒子打在脸上,疼得慌,可她们却一点都不觉得冷,心里只想着那道题的解法。到李老师家的时候,两人的头发和眉毛上都沾了雪,像两个小雪人。
李老师看到她们,又惊又喜,赶紧让她们进屋烤火:“这么晚了,雪又这么大,你们怎么来了?”
“李老师,我们有道题不会做,想请教您。”陈小梅把辅导书递过去,指着那道代数题。
李老师接过书,仔细看了看,然后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给她们讲解:“这道题要用因式分解法,先把多项式拆成两个平方差,再提取公因式……”他讲得很仔细,一遍没懂就讲第二遍,直到她们都点头说“懂了”才停下。
临走的时候,李老师把自己的保温杯递给她们:“这里面是热水,你们路上喝,别冻着了。竞赛快到了,别太累,注意身体。”
林晚星和陈小梅接过保温杯,心里暖烘烘的。走在回家的路上,热水在杯子里晃,热气从杯口冒出来,映着雪地里的月光,像撒了把碎银。
“晚星,你看,”陈小梅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远处的路灯,“那盏灯亮得很,像不像县一中的方向?”
林晚星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远处的路灯在雪雾里泛着暖黄的光,微弱却坚定。她点点头:“像!等咱们考上县一中,就能天天看到这样的灯了。”
“嗯!”陈小梅用力点头,“咱们一定能考上!到时候咱们还做同桌,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一起去食堂吃炒青菜!”
林晚星笑着说好,心里却比谁都清楚——如果没有陈小梅,她可能早就放弃了竞赛,放弃了考县一中的梦想。是陈小梅的笔记,是陈小梅的辅导书,是陈小梅的陪伴,让她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
竞赛前一周的周六,陈小梅把林晚星叫到自己家,从书包里掏出个布包,递给她:“晚星,这是我给你准备的竞赛用品,你看看缺不缺。”
林晚星打开布包,里面有两支新钢笔,是陈小梅攒了半个月零花钱买的;有一块新橡皮,带着淡淡的香味;有一本新草稿本,纸页厚实;还有一个煮鸡蛋,用油纸包着,还带着温度。
“小梅,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林晚星的声音有点哽咽。
“竞赛要用心准备嘛!”陈小梅笑着说,“钢笔要多带一支,万一没水了呢?橡皮买新的,擦得干净;草稿本厚一点,能多写几道题;鸡蛋给你考试那天早上吃,补脑子。”她顿了顿,又认真地说,“晚星,我知道你紧张,我也紧张,可咱们都准备这么久了,肯定能行。不管结果怎么样,咱们一起努力过,就不后悔。”
林晚星用力点头,把布包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礼物。她看着陈小梅,看着陈小梅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看着窗外飘着的雪,心里突然特别踏实——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有最好的朋友,有支持她的人,有值得为之奋斗的梦想。
竞赛那天早上,天还没亮,林晚星就起床了。她把陈小梅给的钢笔、橡皮、草稿本放进书包,又把那个煮鸡蛋揣在怀里,然后背着书包往学校走。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
到学校的时候,陈小梅已经在门口等她了,手里拿着两杯热豆浆:“快喝了,暖暖身子。”
林晚星接过豆浆,喝了一口,甜丝丝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得她心里发颤。两人手拉手走进考场,走到门口的时候,陈小梅突然停下来,看着她的眼睛说:“晚星,加油!咱们一起考,一起拿奖!”
林晚星用力点头:“嗯!一起加油!”
走进考场,林晚星找到自己的座位,把文具摆好。监考老师发下试卷,她深吸一口气,拿起钢笔,开始答题。试卷上的题型很多都在陈小梅给的辅导书和笔记里见过,解题步骤她也记得很清楚。她沉着冷静地思考,一笔一划地写,遇到难一点的题,就想起陈小梅说的“别着急,先找突破口”,慢慢就有了思路。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林晚星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看着试卷上满满的解题步骤,心里满是踏实。走出考场的时候,陈小梅已经在门口等她了,两人相视一笑,不用说话,就知道对方发挥得不错。
“晚星,咱们去吃炒青菜吧!”陈小梅拉着她的手,“我妈给了我五块钱,咱们去食堂点两份炒青菜,庆祝一下!”
林晚星笑着说好,跟着陈小梅往食堂走。阳光洒在她们身上,雪地上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紧紧靠在一起的线。她知道,不管这次竞赛结果如何,她都永远不会忘记,在十三岁的冬天,有一个叫陈小梅的女孩,用一本笔记、一本辅导书、一条围巾、一杯豆浆,给了她最珍贵的帮助,给了她坚持梦想的勇气。
后来,竞赛成绩出来了,林晚星拿了二等奖,陈小梅拿了三等奖。班主任在班上表扬她们的时候,陈小梅悄悄对她说:“你看,我说咱们能行吧!”
林晚星看着她,笑着点头。她知道,这只是她们梦想路上的一小步,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们。但她不怕,因为她有陈小梅这个好朋友,有一起奋斗的约定,有对未来的期待。她们会一起考上县一中,一起考上大学,一起走出这个小镇,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就像她们当初约定的那样。
喜欢掌心的刺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掌心的刺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