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木青岚在温暖的森林家中与父母相聚时,远在北地冰原的默凛一行人,正经历着截然不同的严酷考验。
“雪鸮”突击舰冲破云层,下方不再是色彩斑斓的大地,而是一片无边无际、令人心悸的纯白。刺骨的寒风即便隔着舰体也能感受到那股凛冽,阳光照射在冰盖上,反射出刺眼夺目的光芒,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由钻石和白银铸成。
“警报:外部环境温度零下五十二摄氏度。大气成分稳定,渊隙能量读数……异常活跃。”舰载AI冰冷的提示音回荡在舱内。
“零下五十二……”天翎裹紧了厚厚的青色防风大衣,整个人缩在座位里,牙齿都有些打颤,“我的天哪!这鬼地方真是……阿嚏!真是连风都带着冰碴子!端木,温度不能再调高几度吗?”他哀怨地看向坐在对面、穿着一身纤尘不染的纯白特制极地作战服,甚至还戴着防护镜和过滤面罩的端木鎏煌。
端木鎏煌正用便携式消毒器仔细擦拭着自己的分析目镜,头也不抬:“恒定二十五摄氏度,是最适宜人类存活且抑制有害菌繁殖的温度。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舱内外温差过大,增加密封系统负荷和能量消耗,同时可能引发冰面不稳定。数据表明……”
“停停停!”燃焰不耐烦地打断他,这家伙只穿了件单薄的外套,周身自然散发出的热量让座位旁边的空气都有些扭曲,他一脸兴奋地看着窗外的冰原,“冷点才够劲!我都等不及要下去烤烤那些大冰块了!说不定原石就藏在哪座冰山底下!”
叶沧溟靠在舷窗边,脸色比平时更苍白几分。他穿着标准的防寒服,但体内“渊潮之眼”带来的“渐蚀之痛”在这种极端低温环境下似乎变得更加清晰,那是一种仿佛连血液都要冻结的冰冷痛楚。他眉头微蹙,冷静地分析着下方地形:“永恒冰墓区……根据议会资料,是远古冰川运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冰层厚度可达数千米,内部可能存在巨大的空腔或古老的地质构造。原石能量信号来自地下,意味着我们需要深入冰层。”
一直如同冰雕般沉默的默凛,此刻终于睁开了眼睛。他那双浅灰色的眼眸凝视着下方广袤的冰原,仿佛能与这片极寒之地共鸣。周身的寒气不自觉地向内收敛,反而让他看起来更加危险。“永寂霜痕”唐刀横放在他膝上,刀鞘上的白霜似乎比之前更厚了。“降落地点,东北方十五公里,冰裂谷边缘。”他言简意赅地指出,声音如同冰晶碰撞般清脆冰冷。
端木鎏煌立刻在控制台上操作,光屏上显示出放大区域:“确认。该区域冰层结构数据显示存在大型地下空间入口可能性87.4%。能量读数波动源疑似在冰层下约三百米处。”
突击舰调整方向,向着默凛指定的地点俯冲而下。着陆过程平稳,但当舱门打开时,一股足以冻僵灵魂的寒意瞬间涌入,即使有恒温系统缓冲,也让除了默凛和燃焰外的三人都打了个寒颤。
眼前的景象堪称壮丽而死寂。他们位于一道巨大冰裂谷的边缘,裂缝深不见底,两侧是万年不化的蓝色坚冰,如同刀削斧劈般陡峭。狂风卷起冰屑,在空中形成一片白茫茫的雾障,能见度很低。天空是一种病态的铅灰色,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行动开始。”默凛第一个走下舷梯,他依旧那身单薄衣物,却仿佛完全不受环境影响,脚步落在积雪上,只留下极浅的痕迹。他手中的唐刀散发出丝丝寒气,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端木鎏煌紧随其后,一下船就先对着脚下的冰面喷了一圈消毒光雾,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放下一个多功能环境探测仪,仪器立刻开始嗡嗡作响,收集数据:“空气细菌含量低于警戒值,很好。但冰层中检测到未知有机残留信号,疑似远古微生物……需要进一步分析。”
燃焰哈哈一笑,直接跳了下来,双脚落地处,积雪瞬间融化蒸发,露出下面的蓝冰。“憋死我了!这下舒服多了!”他活动了一下手脚,跃跃欲试。
天翎裹紧大衣,嘴里抱怨着,却动作敏捷地跟了下来,手中“千面鸩羽”扇子轻轻一挥,一股柔和的旋风托住他,让他轻盈地落在冰面上,没陷进雪里。“这地方可真不是人待的……”
叶沧溟最后走下,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试图用外部的寒冷麻痹内部的“渐蚀之痛”,但效果甚微,反而让他脸色更差。他默默调整着呼吸,跟上了队伍。
端木鎏煌看着探测仪反馈的数据,眉头紧锁:“能量信号源定位困难,冰层对能量波动有极强的散射和衰减作用。信号似乎……在移动?或者有多个干扰源。”
“分头搜寻入口,保持通讯畅通。”默凛下令,他的灰色眼眸扫过冰裂谷,“注意冰层结构,避免引发塌陷。燃焰,控制你的热量输出。”
五人分散开来,沿着冰裂谷边缘仔细搜寻可能通往地下的入口。默凛对冰的能量流动异常敏感,他能感受到脚下冰层深处细微的能量脉络。燃焰则简单粗暴,时不时用包裹着火焰的拳头敲击冰壁,通过回声判断后面是否是空腔,被端木鎏煌严厉警告了好几次,说他这样会破坏冰层样本的纯净度和结构稳定性。
天翎利用风系能力,如同没有重量般在陡峭的冰壁上移动,检查那些难以触及的缝隙。叶沧溟则更加理性,他利用水系能力感知冰层的密度变化和内部水流(尽管几乎冻结)的痕迹,寻找可能的地质薄弱点。
端木鎏煌则忙于建立临时监测点,布置各种传感器,试图更精确地捕捉那个飘忽不定的能量信号。
时间在极寒和狂风中缓缓流逝。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除了漫无边际的冰雪和凛冽的寒风,他们一无所获。那个所谓的“入口”仿佛根本不存在,原石的能量信号也如同幽灵般时隐时现,难以捉摸。
夜幕降临,极地的夜晚更加寒冷可怕,温度骤降至零下七十度以下,狂风呼啸如同鬼哭。他们不得不返回突击舰过夜。
舰舱内,气氛有些沉闷。
燃焰烦躁地抓着他红色的头发:“啧!找了一天,连个老鼠洞都没找到!那原石是不是在耍我们?”
天翎瘫在座位上,有气无力地扇着扇子,虽然扇出的风也是冷的:“我觉得我们像在……嗯……大海捞针,不对,是冰原捞针……”
叶沧溟靠在舱壁上,闭目忍受着痛楚,声音有些虚弱:“冰层太厚,干扰太强。可能需要更精密的探测设备,或者……等待能量信号再次强烈爆发。”
端木鎏煌则对着光屏上杂乱的数据皱眉:“信号特征分析显示,其波动模式与已知的渊隙能量或纯粹元素能量均不相同,带有一种……古老的死寂感。而且,我怀疑冰层下方存在某种强大的能量场,扭曲了我们的探测。”
一直沉默的默凛,忽然开口,声音在安静的舱室内格外清晰:“它在更深的地方。冰墓……是活的。”
“活的?”燃焰一愣,“什么意思?冰块还能活过来?”
默凛没有解释,只是那双灰色眼眸中闪过一丝极其凝重的神色。他比任何人都能感受到,这片冰原深处,沉睡着一股庞大、冰冷、近乎永恒的意志。寻找冰之原石,恐怕不仅仅是一场搜寻,更像是一场……闯入古老禁地的冒险。
第二天,他们调整了策略,不再盲目搜寻地表入口,而是利用端木鎏煌的设备和默凛的感应,尝试定位能量场相对稳定的区域,然后由燃焰在默凛的精确指导下,进行小范围、可控的冰层融化作业,如同盗墓者打探洞一般,向地下深处掘进。
进展依然缓慢,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冰层下情况复杂,有时是坚不可摧的万年蓝冰,有时又会遇到脆弱的冰隙空腔,险些引发塌方。燃焰的火力控制必须极其精准,既要融化冰层,又不能引起大面积崩塌。
第三天下午,当他们终于打通一个深达近百米的垂直冰洞,并将探测设备垂放下去时,传回的画面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冰洞下方,并非预想中的岩石或泥土,而是一个巨大无比、被幽蓝色光芒照亮的地下空间!空间的顶部由无数巨大的冰柱支撑,地面是光滑如镜的冰面。而在空间的最中央,隐约可见一座完全由寒冰雕琢而成的、如同金字塔般的古老建筑轮廓!
更令人心悸的是,探测设备捕捉到了清晰的能量信号——源头,正是那座冰晶金字塔!
同时,设备也捕捉到了一些模糊的、快速移动的热源信号,在金字塔周围徘徊。
“找到了!”端木鎏煌声音中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
但默凛的脸色却更加冰冷,他盯着屏幕上那些模糊的热源信号,缓缓握紧了手中的“永寂霜痕”。
“准备下去。”他冷声道,“下面……有东西苏醒了。”
冰之原石的踪迹终于显现,但等待他们的,并非唾手可得的宝物,而是一座沉睡在万载寒冰下的神秘冰墓,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未知的危险。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喜欢元素化身之第七纪元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元素化身之第七纪元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