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鲁:明朝“精锐战神”!凭“三百死士+同甘共苦”大破峒贼,以少胜多显真章
天顺初年,韩雍(襄毅公)率军征讨广东的峒贼,正为贼寇占据险要地势、难以攻克而发愁。吃饭时他犹豫不决,恰好新会县丞陶鲁在一旁侍奉膳食,韩雍看向他,问道:“你猜猜我在想什么?”陶鲁说:“莫非是在谋划攻打贼寇?”韩雍说:“没错。你能帮我击败贼寇吗?”陶鲁答道:“不仅能,而且很容易!”(注:韩公是非凡之人,没有豪言壮语不足以打动他)韩雍大怒:“我部下有文武官员上千人,我仔细看下来,没有一个能托付此事的(注:确实没人能胜任)。你要是敢妄言,该打板子!”陶鲁不卑不亢地说:“贼寇难攻,不是贼寇本身难打,而是我们缺少能攻克贼寇的人。您只是还不了解我的能力!”
韩雍觉得他与众不同,态度缓和下来问道:“你需要率领多少人才能办成这事?”陶鲁说:“三百人就足够了。”韩雍说:“怎么这么少?”陶鲁答:“兵在精不在多。”韩雍说:“任由你挑选。”陶鲁于是定下招募标准:“谁能举起百钧重物、射箭能达二百步?”军中共有十五万人,符合标准的只有二百五十人。陶鲁说:“还不够!”又下令招募了几天,才凑够三百人。陶鲁于是成为这支部队的将领,每天操练阵法,用牛肉美酒犒劳士兵,和他们同甘共苦。士兵们都愿意为他拼死效力,作战时率先登城,大败峒贼,斩杀无数。从贼寇巢穴中缴获的金银绸缎,陶鲁全部分给三百名士兵,自己一点都不留(注:这是关键)。贼寇听说“陶家军”来了,不是逃跑就是投降,没人敢抵抗。俗话说:“一个下定决心的人,一万个人都要避让。”更何况是三百个这样的人呢?
冯梦龙点评:如今边境征兵,动辄几十万人,其中难道没有三百个精锐吗?只是没有像陶鲁这样能挑选和带领他们的人;就算有陶鲁这样的人,又有谁能像韩雍那样信任任用他呢?唉!王世贞说:“陶鲁内心机敏过人,但外表神态不起眼,县里的很多事务都处理得不好。有时和县令、县尉一起拜见上级官员,还常常打瞌睡,就算被督责鞭打也不在意。韩雍的威严堪比君王,三省的官员拜见他时,都要长跪禀报事务,吓得不知所措。但陶鲁侍奉他时,却毫不在意,真是个非凡之人!”要是在今天,陶鲁早就因为“不处理政务、不敬重上级”被罢免了,谁能想到这个县丞竟有如此大的用处呢?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险地贼顽+兵多不精”困局,关键在“精挑锐卒+凝心聚力”
陶鲁能以三百人大破数万峒贼,核心逻辑是“摒弃‘兵力越多越好’的误区,靠‘精准选才+同甘共苦+重赏激励’,打造一支战斗力爆棚的‘尖刀部队’”:
- 精挑细选,宁缺毋滥:不依赖海量兵力,而是设定严苛标准(力举百钧、箭射二百步),筛选真正的精锐,确保每一个士兵都具备超强战力;
- 同甘共苦,凝聚人心:与士兵同吃同住,用犒赏、共担甘苦的方式建立情感联结,让士兵心甘情愿拼死效力;
- 重赏激励,激发斗志:将战利品全部分给士兵,不谋私利,用实际利益兑现“有功必赏”,进一步强化士兵的战斗积极性;
- 精准攻坚,以锐破顽:凭借精锐部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直击贼寇要害,避开大规模兵力的笨重短板,实现以少胜多。
二、核心启示:遇“任务艰巨+团队松散”,别贪多,用“精锐聚焦+凝心聚力”破局
这种“以精胜多、以情聚力”的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职场攻坚、团队管理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竞争遇“市场难啃+团队臃肿”:比如面对顽固的竞争对手,自家团队人数众多但效率低下,别盲目扩编。像陶鲁那样:“筛选核心骨干,组建‘尖刀小组’(精挑锐卒),聚焦对手薄弱环节精准突破;领导者与小组同甘共苦,共享胜利成果(如奖金、股权),激发团队归属感;不搞‘大锅饭’,凭业绩分配奖励,让每一份付出都有回报,打造高凝聚力、高战斗力的核心团队”;
- 职场攻坚遇“项目棘手+人手冗余”:比如接手的项目难度大,参与人数多但核心能力不足,别平均用力。可以说:“挑选具备关键技能的精锐成员,组建专项攻坚组(精准选才);明确目标和奖励机制,领导者带头冲锋、分担压力(同甘共苦);项目成功后,将奖励向攻坚组倾斜,不搞‘全员普惠’,激发核心成员的积极性;集中精力攻克关键难点,避免冗余人手拖慢节奏”;
- 团队管理遇“人心涣散+效率低下”:比如团队人数不少,但凝聚力差、执行力弱,别强行施压。可以说:“优化人员结构,淘汰低效成员,聚焦核心人才(精挑锐卒);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机制,领导者放下身段与团队共渡难关(同甘共苦);用即时奖励、成果共享的方式替代空洞说教,让团队看到实际收益;明确团队目标,让每一个成员都知道‘为谁而战、战有何获’,凝聚向心力”。
简单说就是:“面对任务艰巨、团队松散的情况,贪多求全只会稀释战力。关键是筛选精锐聚焦核心,用情感联结和利益共享凝聚人心,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尖刀力量,以‘精’胜‘多’、以‘聚’胜‘散’,高效攻克难题。”
【原文】陶鲁
天顺初,韩襄毅公征广东峒贼。忧其险阻难下,方食踌躇,适新会丞陶鲁直膳在侧,公顾之,问曰:“丞揣我何意?”鲁曰:“得非谋贼耶?”雍曰:“然。丞能为我击贼否?”曰:“匪直能,且易耳!”边批:韩公异人,非大言不足以动之。公怒曰:“吾部下文武百千人,熟视无可当吾寄者。边批:真无当。若妄言,合笞!”鲁不拜,抗言曰:“夫贼难攻者,非贼难也,我难其攻贼者也。公特未悉我能耳!”公异之,改容问曰:“若所将几何而办?”曰:“三百人足矣。”公曰:“何少也?”曰:“兵在精不在多。”公曰:“唯汝择。”鲁乃标式曰:“孰能力举百钧、矢射二百步者?”军士凡十五万,其比于式者,才二百五十人。曰:“未也!”复下令募数日,始足。鲁乃为别将,日操练阵法,劳以牛酒,甘苦共之。士乐为死,率以先登,大破贼,斩首无算。所得贼穴中金帛,悉分给三百人,己无与者。边批:要紧。贼闻陶家军至,不遁即降,无敢抗。语有之:“一夫决,万夫避。”况三百人乎?
今塞下征兵,动数十万,其中岂无三百人哉?谁为鲁者?即有鲁,谁为用鲁者?噫!王弇州云:“鲁机明内运,而神观不足,县事多不治。或从令、尉列见上官,时时昏睡,虽督榜不恤也。韩公威严拟王者,三司长吏见,长跪白事,慑悚失措。鲁事之,若不为意,诚异人哉!”使在今日,先以不治事、不敬上官罢去久矣,孰知此丞之有用如是乎?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智囊里的管理学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