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队如期开始了巡演。他们扛着简单的道具,敲着锣鼓,从一个大队走到另一个大队。秦建国依旧在合唱队里,跟着大家机械地张嘴,合声。沈念秋的朗诵成了每个晚会的小高潮,她那不同于寻常口号式激昂的沉静力量,总能短暂地抚平台下因疲惫而略显麻木的脸庞。
值班干部像一道若有若无的影子,时常出现在巡演的现场。他不干涉具体排练,总是站在人群外围,披着那件旧棉大衣,脸上挂着那副让人捉摸不透的笑。但他的目光,秦建国能感觉到,时常落在自己和沈念秋身上,带着一种冷静的、评估性的审视,像在观察实验田里两株特别的苗。
一次在邻大队的演出结束后,天色已晚,公社领导留宣传队吃夜宵。几碗寡淡的菜汤面下肚,身子暖和了些。值班干部端着碗,踱到秦建国和沈念秋这边,很自然地坐下了。
“小沈的朗诵,很有味道啊。”他吸溜了一口面条,像是随口一提,“不浮,不躁,能沉到人心里去。”
沈念秋垂下眼睑,低声道:“谢谢领导肯定,还需要努力。”
值班干部笑了笑,又转向秦建国:“小秦呢?在合唱队还习惯吗?我看你不太爱说话,但干活实在,唱起歌来,也挺卖力气。”
秦建国心里一紧,摸不清他话里的含义,只能含糊地应道:“都是革命工作,应该的。”
“是啊,都是革命工作。”值班干部重复了一句,用筷子轻轻敲了敲碗沿,“就像这种子,撒下去,是长出稻谷还是稗草,得看土地,也得看照料。”他话锋一转,像是闲聊般说道:“听说你们之前那个生产队,有个老把式,手艺很好,后来……因病回老家了?”
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蛙鸣和远处的水流声变得异常清晰。秦建国感到沈念秋的呼吸微微顿住,他自己手心也有些冒汗。老把式“因病离开”是对外的统一说法,但此刻从值班干部嘴里问出来,味道全然不同。
“是,”秦建国强迫自己声音平稳,“老把式人很好,教了我们很多。”
“可惜了。”值班干部叹了口气,表情看不出真假,“有手艺的人,是宝贝。不过嘛,有时候,人各有志,或者说……各有各的运道。”他慢悠悠地喝完最后一口汤,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行了,早点休息,明天还要赶路。你们年轻,前途远大,好好干。”
他转身走了,留下秦建国和沈念秋坐在原地,夜风吹来,竟觉得有些寒意。
“他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沈念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秦建国望着值班干部消失在黑暗里的背影,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他不一定知道具体,但他肯定怀疑。他在试探我们。”
这种被无形目光笼罩的感觉,比繁重的劳作更让人疲惫。他们仿佛置身于一张模糊的网中,不知道哪一步会触动网线,引来不可知的后果。
巡演的最后一场是在公社所在地。舞台搭在打谷场上,气灯雪亮,台下黑压压坐满了各大队的社员和知青,气氛比往日更加热烈。
轮到沈念秋朗诵。她走上台,站在明亮的灯光下,面对着下方无数张被日光和风霜雕刻的面孔。她拿起稿纸,却忽然顿了一下,没有立刻开始。那一刻,台下有些骚动,连后台负责伴奏和合唱的人都感到了一丝异常。
秦建国站在合唱队伍里,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看到沈念秋的目光似乎掠过了台下某个阴影处——值班干部通常站立的位置,然后,她微微吸了口气,将手中的稿纸,轻轻折好,放入了口袋。
她没有看稿子。
“……犁铧翻开沉睡的泥土,”她的声音响起,依旧是那般清亮沉稳,但似乎多了一些什么,是更厚重的力量,抑或是更真切的情感,“汗水,浇灌的不是口号,是活下去的根须……”
台下寂静无声。这不是原稿!秦建国屏住了呼吸。他看到她微微抬起下巴,目光投向更远的、夜色笼罩的田野:
“……我们在这里,青春或许迷茫,脚步或许沉重,
但脊梁不曾弯曲,像山间的竹,在风雨里挺立。
沉默的,未必是屈服;离去的,未必是终结。
你看那冰雪消融,汇入江河,终将奔向大海;
你看这种子入土,无声无息,只为破土见光……”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磬音,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没有激昂的呐喊,没有空洞的赞颂,只有一种基于这片土地、这种生活的、朴素而坚韧的确认。台下,许多常年弯腰劳作的身影不自觉地挺直了些,那些麻木的眼神里,似乎有微光闪动。
秦建国感到胸腔里有一股热流在涌动。他看着她站在光里的身影,觉得她不是在朗诵,而是在宣告,用一种极其危险却又无比勇敢的方式,回应着某种无形的压迫,诉说着他们这一代人隐忍于心的真实。
值班干部就站在台侧阴影里,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专注和冷冽的审视。
沈念秋念完了最后一句:“……夜再长,星在亮;土再硬,苗要长。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希望。”
她微微鞠躬。
台下在片刻的死寂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雷鸣般的掌声。那掌声来自心底,持久而热烈。
沈念秋走下台,穿过人群,走到秦建国身边。她的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睛亮得惊人,带着一种释放后的平静,甚至有一丝淡淡的、挑衅般的笑意。她看向秦建国,轻声问:“怕吗?”
秦建国看着她,心中所有的担忧、恐惧,在那一刻都被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驱散了。他摇了摇头,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默契在两人之间流淌。他第一次,主动而清晰地,握住了她垂在身侧、微微有些冰凉的手。
“不怕。”他说。
值班干部从阴影处走了过来,脸上重新挂上了那种模糊的笑意,但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丝凝重和重新评估的锐利。他看了看他们,又看了看台下尚未散尽、依旧沉浸在某种情绪中的人群,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
巡演结束了。回程的路上,夜色深沉。风更大了,吹得杨树叶哗啦啦响成一片,像是在为他们壮行,又像是在掩盖某种即将到来的风暴。
秦建国和沈念秋并肩走着,手依然牵在一起。前路未知,那无形的网或许正在收紧。但此刻,他们心中却异常平静、坚定。秘密或许终有被揭开的风险,但有些东西,一旦破土,便再也无法被按回泥土之下。
比如真相,比如情感,比如——在沉默中孕育、终于在某个时刻敢于发声的,那个叫做“自我”的东西。田野里的秧苗,正在悄无声息地,奋力拔节。
喜欢重生秦建国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生秦建国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