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玉兰搓着艾草的手骤然停住,那几根干枯的艾草梗被她枯枝般的手指死死捏住,仿佛捏着的是她紧绷的心弦。
她眼皮耷拉着,没抬一下,只从鼻腔深处挤出一声沉闷的“嗯”。
这声音活像一块浸了湖底寒泥的石头,又冷又硬,重重砸在这午后凝滞得几乎胶着的空气里,溅不起一丝活气。
昊文兰站在堂屋当间,深深吸进一口气,那口气仿佛吸进了全身积攒的力气和那点可怜的勇气,吸得胸膛都微微起伏起来。
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劲儿:
“妈,我跟忠楜,我们俩……下定决心了,要入社。”
她略顿了一顿,像是要听听这决定在死水般的屋里激起的回响,又像是给自己接下来的话铺路。
“社里头已经定了,秋收一过,立马就要上马挖新干渠,整修大片的农田,正是急需劳动力的节骨眼。
我们年轻,身上有的是使不完的力气,心里头也认这个理,想跟着大伙儿,一起往那……往那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上奔。”
她又停顿了一下,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婆婆那花白且有些凌乱的鬓角上,那里不小心沾了一小片细碎的艾草屑,像是忙碌岁月不经意间盖下的一个灰扑扑的印记。
“可我们……不能拖着您一块儿。”
她的声音里透出一种近乎残酷的坦诚,像冬天的北风,刮得人生疼。
“您的心思,像明镜似的照在我们心里,亮堂着呢。
您的那些顾虑,像咱洪泽湖边望不到头的大山一样,横在那里,我们……我们挪不动,也搬不开。”
虞玉兰依旧低着头,像是没听见,又像是听见了不愿理会。
只有那搓艾草的手指,捏得更紧了,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出青白的颜色,仿佛要把那几根干草碾碎成末。
一股冰凉的不祥预感,像湖泽里潜行的水蛇,悄无声息地顺着她的脊梁骨往上爬,带来一阵阵寒栗。
“所以,” 昊文兰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却稳得像洪泽湖底沉积了千万年的老磬石,一字一顿,清晰地敲打在死寂的空气里,也敲打在屋里每个人的心坎上。
“我们思前想后……想跟您商量,分家。”
“分家”这两个字,就像两颗在炉火里烧得通红、滋滋冒着青烟的铁弹子,猛地被投进了这潭死水!
“噗嗤”一声,仿佛能听见空气被烫焦的声响,带着一股子毁灭性的热量,要把这屋里维持了许久的、脆弱的平静彻底炸裂!
虞玉兰佝偻着的身子几不可察地剧烈一晃,仿佛被无形的重锤当胸击中,险些没能坐稳。
她猛地抬起头,那双平日里有些浑浊的眼睛此刻却亮得骇人,死死钉在昊文兰那平静得近乎冷酷的脸上,然后又缓缓转向旁边一直沉默不语、脸色灰败得像蒙了一层尘土的姬忠楜。
那眼神,活脱脱是一头被自己亲手喂养大的崽子从背后狠狠捅了一刀的母兽,充满了极度的震惊、难以置信,以及一种被至亲之人彻底背弃的、尖锐到刺骨的痛楚。
“分……家?”
她的声音嘶哑得如同生了锈的旧锯子在拉扯干裂的木头,每一个音节都像是磨出了血丝。
“你们……你们这是要分我的家?!”
这个家,是她用男人的性命、用自己半辈子的血泪、用那早夭孙女儿残存的魂灵,苦苦守护下来的家啊!
这方寸之地,哪一处不浸透着祖辈辈的汗水与亡者哀戚的气息!
“妈,” 姬忠楜终于开口了,声音干涩得像在龟裂的田埂上跋涉了三天三夜,带着浓重的、无法掩饰的鼻音。
“不是分您的家。
是……是我们,我们两口子,想……想分开来过。”
他艰难地吐出每一个字,仿佛每个字都有千斤重,要耗尽他全身的气力。
“您名下的地,照旧是您种着,谁也不能动。
您喂的那头老黄牛,它也只认您这个主。
这屋子……也还是您住着,我们定让您住得暖暖和和。
我们……我们搬出去另过。”
“搬出去?” 虞玉兰像是没听懂,眼神空洞地重复着,茫然四顾。
“搬哪去?这福缘集,哪一块砖,哪一片瓦,底下不垫着祖宗先人的血汗?哪一寸土,哪一根芦苇,上头不沾着我虞玉兰的眼泪?”
她的目光扫过这间熟悉到骨子里、此刻却又莫名陌生的堂屋,掠过那掉了漆的方桌、磨得光滑的条凳、角落里堆放的农具。
仿佛要在这些沉默的物件上,寻找那个叫做“家”的魂魄。
“村东头,老磨坊旁边,不是有两间早年塌了半边的旧屋基么?”
昊文兰接口道,语气出奇地冷静,像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遥远事情。
“我跟忠楜仔细盘算过了,我们年轻,筋骨硬朗,不缺力气。
我们自己去挖土,自己去脱土坯。
我们到湖边,自己动手割芦苇来苦房顶。
我们进林子,自己扛那做房梁的木头。
总能……总能先搭起一个能遮风挡雨的窝来。”
自己去挖土?
自己去脱那沉死人的土坯?
自己去那深不见边的芦苇荡里割苇子?
自己去扛那又重又粗的房梁?……
虞玉兰的脑子里顿时嗡嗡作响,像陡然捅破了一个硕大的马蜂窝,乱糟糟一团。
眼前控制不住地浮现出幻象:
儿子在毒辣的日头底下挥汗如雨,赤裸的脊背被晒得通红发亮,甚至脱了皮,沉重的泥坯在他那双手中反复摔打成形。
儿媳背着比她人还高、小山似的湿苇捆。
在湖滩那泥泞湿滑的烂泥地里一步一陷,艰难地挪动脚步,芦苇那锋利的锯齿边缘。
在她裸露的手臂和小腿上,划开一道道鲜红的血痕。
他们俩,用尚且年轻却早已被农活磨出老茧的肩膀,一起扛起那沉甸甸、粗粝的房梁,脚步踉踉跄跄,汗水如同雨水般浸透了身上那件打着补丁的粗布衣裳……
而这所有艰辛景象的根源,竟然是她这个“死脑筋”、“老顽固”、“跟不上新时代”的老娘!
是她,死抱着那几亩被视若性命的土地不肯撒手!
是她,成了亲生儿女奔向那“好日子”路上的绊脚石!
一块又臭又硬、遭人嫌弃的绊脚石!
一股巨大的、如同掉进三九天冰窟窿里的悲凉,混合着尖锐的、锥心刺骨般的痛楚,瞬间攫住了她全身!
这感觉,比庞世贵那阴冷审视的眼神更让她胆寒。
比村里人背后指指点点的闲言碎语更让她难堪!
痛得她几乎喘不上气来!
“好……好……好啊!” 虞玉兰忽然咧开嘴,发出一连串的笑声。
那笑声干涩、嘶哑,像深冬腊月的寒风,刮过一片枯裂、毫无生气的芦苇荡,带着一种令人心胆俱裂的凄凉和彻底无望的悲怆。
“分!分了好!翅膀硬了,是该飞了!飞得越高越远才好!
我这把不中用的老骨头,就守着我的地,守着我这破屋,守着我的老黄牛……
绝不拖累你们奔你们的好前程!绝不挡着你们去登那金光闪闪的‘天堂’路!”
她猛地站起身,她不再看儿子一眼,也不再看儿媳一眼。
佝偻着那瘦小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身躯,脚步踉跄,却异常坚定地,一步一步,挪向她住的那间昏暗、狭小的里屋。
“砰——!”
那扇薄薄的、早已布满裂缝的旧木板门,在她身后被用尽全力地重重摔上!发出一声沉闷如雷的巨响!
这声音,仿佛一道沉重无比的千年闸门轰然落下。
不仅隔绝了里外两个空间。
也彻底隔绝了过往那些掺杂着苦痛与温情的岁月。
斩断了那用血脉相连的母子亲情!
门板撞击的巨响震得姬忠楜浑身猛地一个哆嗦。
他像被这声巨响瞬间抽走了全身的骨头和所有力气。
喉咙深处发出被拼命压抑着的、野兽受伤般的低沉呜咽。
昊文兰依旧静静地站在原地,像一尊在巨大悲伤冲击下瞬间凝固了的雕像。
她慢慢走到丈夫身边,没有出声安慰,只是伸出自己那双因常年劳作而变得粗糙、此刻更是冰凉的手,轻轻覆在他那因极度痛苦而剧烈颤抖、如同秋风里最后一片枯叶的肩膀上。
那手掌虽然冰凉,却带着一种磐石般沉甸甸的、无声的力量,仿佛要将自己体内仅存的那点坚韧,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他。
虞玉兰独自蜷缩在昏暗的里屋,听着外间儿子压抑的哭声,她的心是否也在这泪水中寸寸碎裂?而决意分家另过的昊文兰与姬忠楜,又将如何在众人的目光与议论中,白手起家,搭建他们理想中的新“窝”?福缘集的天空下,这个家的命运,已然走向了不可预知的岔路口……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