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体能和纪律训练初见成效后,张枫引入了两项让士兵们更加匪夷所思的训练内容。
土工作业——掘土为垒。
当张枫命令将大量铁锹、镐头、箩筐运入营地,并划定区域要求挖掘战壕、构筑胸墙时,士兵们彻底懵了。
“国公爷,咱们是战兵,不是民夫啊!”一名原边军溃兵忍不住嘟囔,引来了不少人的附和。在他们固有的观念里,当兵就是操练兵器,上阵杀敌,这挥汗如雨地挖土,实在是跌份儿。
张枫没有直接斥责,而是将全营集合到刚刚挖出雏形的工事前。
“看不起挖土?”他冷笑一声,随手拿起一张强弓,对着远处一个草人靶子一箭射去,箭矢深深没入草人胸膛。“看到了?战场上,蛮族的弓箭不比这个差!你们的血肉之躯,能挡几箭?”
众人沉默。
张枫又指向那半人深的战壕:“现在,你躲进这壕沟里。”他命令那名嘟囔的士兵。
士兵跳了进去。
张枫再次张弓搭箭,连射三箭,箭矢要么从士兵头顶飞过,要么钉在胸墙前的土堆上,无法伤及分毫。
“现在,告诉本公,这土,有没有用?”张枫厉声问道。
那士兵从壕沟里探出头,满脸羞愧和震撼,大声回答:“有用!国公爷!这土能保命!”
“没错!不仅能保命,还能杀敌!”张枫跳下点将台,亲自示范如何挖掘带射击位的战壕,如何构筑交错纵横的交通壕,如何布置隐蔽的防骑兵陷阱,如何利用土木结构加固防御点。“这叫现代化防御工事!将来,我们人数可能处于劣势,但凭借这些工事,我们可以让蛮族的骑兵失去冲击力,让他们的弓箭失去威力,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现在,你们还觉得挖土丢人吗?”
“不丢人!”震天的回音响起。
从此,土工作业训练再无阻力。士兵们挥舞着工具,如同对待自己的兵器一样认真。他们开始理解,战场生存,不仅仅依靠勇武,更依靠智慧和准备。这片他们亲手挖掘、塑造的土地,将成为他们未来最可靠的战友。
小队战术协同——三三制强化版。
相比于土工作业,这项训练更注重智慧和配合。张枫将现代军队着名的“三三制”原则进行了适应冷兵器时代的强化改良,并在全营推广。
最基本的战术单元是“三才小组”:三人为一组,呈三角进攻\/防御队形。一人为主攻(通常是刀盾手或长枪手),负责正面迎敌;两人为侧翼掩护与辅助(可根据情况配备弓弩、短兵、投掷武器等),负责保护主攻侧翼,查漏补缺,协同杀敌。
小组内,分工明确,互相掩护,进攻时如一把尖刀,防御时如一块磐石。
多个三才小组又可以组合成更大的战术分队,进行迂回、包抄、分割、阻击等复杂战术动作。
训练场上,士兵们最初对此极不适应。个人勇武思想根深蒂固的他们,常常打着打着就变成了各自为战,忘记了身边的队友。
“注意你的左翼!王二,你在看哪里?李四,跟上!”
“保持三角阵型!不要挤在一起!散开!相互掩护!”
教官们的吼声不绝于耳。张枫和赵铁柱亲自下场,一遍遍演示,讲解每一个动作的意图,分析每一种阵型变化的优劣。
他们组织小组对抗练习,用包裹了布条的木棍代替真刀真枪。起初是混乱的“打群架”,鼻青脸肿是常事。但随着理解的深入和默契的养成,对抗开始变得有条不紊。小组内部开始有了简单的战术手势和口令,进攻如行云流水,防御如铜墙铁壁。
士兵们逐渐尝到了协同作战的甜头。他们发现,在这种紧密的配合下,个人的勇武被成倍放大,而自身的弱点则被队友有效弥补。一个小组,往往能发挥出远超三人简单相加的战斗力。这种将后背交给战友、彼此绝对信任的感觉,让他们之间的纽带更加牢固。
喜欢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