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之眼的退却,并非败退,更像是一种……暂缓的审视。那充斥寂灭核心的恐怖压力如潮水般消退,只留下死一般的寂静,以及林逸心中翻腾不息的惊涛骇浪。
他悬浮于原地,涅盘心灯的光芒缓缓稳定下来,修复着先前对抗与感知所带来的损耗。脑海中不断回放着那惊人的发现——在代表终极“终结”的归墟之眼内部,竟然存在着与“起源”相关的异样波动!
这彻底颠覆了他,乃至可能颠覆所有已知强者对宇宙本质的认知。
万法源庭,象征着诞生、秩序与创造的源头。
原初寂灭之地,象征着终结、虚无与归墟的尽头。
这本应是宇宙循环对立的两极,如同阴阳,泾渭分明。
可若是在这“终结”的尽头,埋藏着“起源”的种子,那意味着什么?难道宇宙的生灭,并非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种更加复杂、更加奇特的……**循环**?抑或是,归墟本身,并非纯粹的毁灭,而是某种……**重置**或**回归**的必要过程?
而那冥渊,这个从寂灭中诞生、却扭曲了其本质、只知吞噬存在的畸变体,它的出现,是否正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这“终结”与“起源”的正常循环被打破了?比如,那个隐藏在归墟之眼内部的“起源之物”,出现了问题?
无数的猜想与疑问,如同星云般在林逸意识中旋转。他知道,仅仅依靠推测毫无意义,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或者……再次接触那个秘密!
但归墟之眼已经隐去,其存在仿佛与这片寂灭之地融为一体,无迹可寻。以他目前的状态,强行搜寻无异于大海捞针,且极可能再次引来那恐怖存在的“注视”。
“必须从长计议……”林逸冷静下来。此次孤身深入寂灭之地,虽然凶险万分,几近陨落,但收获同样巨大。不仅心灯得以涅盘,明悟了“意义之锚”的真谛,更窥见了关乎宇宙本源的惊天秘密。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位最后守望者石碑曾经矗立的方向(虽然石碑与骸骨已化尘),心中充满了敬意。正是这些先驱的牺牲与坚守,才为后来者留下了线索,抵挡了归墟最直接的侵蚀,让他有机会触及真相。
“前辈们,你们守护的,或许不仅仅是‘存在’的延续,更是这宇宙循环本身的……**平衡**。”林逸心中默念,“而我,必将继承此志,寻找到打破僵局的方法。”
他不再停留于此。此行的目的已经超额完成,继续逗留已无意义,反而可能节外生枝。他需要立刻返回秩序阵线,将这些惊人的发现告知杨戬、奥丁等人。这些信息,将彻底改变他们对冥渊威胁的认知,并可能指引出全新的对抗方向。
驾驭起心灯光芒,林逸循着来时留下的微弱感应(涅盘心灯对路径有着独特的记忆),开始沿着原路返回。
归途比来时显得“平静”了许多。那些狂暴的“概念回响”似乎也因为归墟之眼的退却而变得沉寂,只是如同背景噪音般低语着,不再主动攻击。或许是心灯涅盘后气息的改变,也或许是归墟之眼某种默许的态度?
穿过那片凝固的法则区域,再次感受到那些古老“终结”印记的悲凉,林逸的心境已截然不同。他不再仅仅是同情与警惕,更带着一种探究与理解。每一个文明的落幕,每一次星辰的死寂,或许都是这宏大宇宙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终于,他再次看到了那片绝对的“无”与正常星空的边界,以及边界上那个依旧微微闪烁的灰色光点——那扇连接外界的漩涡之门。
没有丝毫犹豫,林逸驾驭光芒,瞬间穿越而出!
从那种绝对的“空”与“寂”中脱离,重新感受到星空中那微弱却真实的法则波动、遥远的星光、以及物质存在的实感,林逸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就连那稀疏的星辰和冰冷的虚空,此刻在他感知中也显得如此“鲜活”与“宝贵”。
他回头望去,那片【原初寂灭之地】依旧如同宇宙背景上的一个巨大“盲区”,无声无息,散发着令人心悸的神秘。
但这一次,林逸知道,在那片“无”的深处,隐藏着关乎所有“有”的终极秘密。
他不再停留,辨认了一下方向,便朝着灯塔要塞的坐标,全速疾驰而去。他必须尽快将消息带回去。
然而,就在他即将进行空间跳跃的前一刻,心灯忽然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警示意味的悸动!
他猛地停下,神识如同水银泻地般铺开,扫视四周幽暗的星空。
一切看似正常。
但心灯的感应绝不会错。
他凝聚目力(意识层面的专注),催动心灯那“映照真实”的特性,仔细看向那片看似空无一物的虚空。
终于,在混沌之光的照耀下,他“看”到了——
一丝几乎与背景虚空完全融为一体、细若游丝、正缓缓消散的……**冥渊气息的残留**!
这气息极其隐晦,且带着一种与普通冥渊生物截然不同的、更加精纯、更加古老的韵味,仿佛……是某个极其强大的冥渊存在,不久前刚刚在此地停留、窥探过!
林逸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冥渊……竟然有存在能够找到这里?并且在他进入寂灭之地期间,于外界窥伺?
它们想做什么?是跟踪他而来,还是……它们也知晓【原初寂灭之地】的秘密?
一股比面对归墟之眼时更加具体、更加迫近的危机感,骤然笼罩了林逸。
看来,归墟之眼的威胁尚在远方,而冥渊的阴影,却已然再次逼近!
(第三百六十五章 完)
喜欢我在农村挖到了女娲石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我在农村挖到了女娲石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