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帀)zā,周,圈。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的《短歌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其中“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更是流传千古的佳句。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深入解读这首诗。
一、全文与逐句解析(含“绕树三匝”部分)
《短歌行》全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重点诗句注释与翻译: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注释:
· 匝(zā):周,圈。
· 乌鹊:乌鸦和喜鹊,此处喻指天下贤才。
· 依:栖息,依靠。
· 翻译:
· 月光明亮星星稀疏,乌鸦喜鹊向南飞去。
· 绕着大树徘徊三圈,不知哪根树枝可以依托?
二、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曹操的政治抱负和人才战略密切相关。
1. 时代背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立志统一天下。
2. 核心需求:实现霸业的核心在于人才。曹操深知,战争的胜负、政权的稳固,离不开贤能之士的辅佐。
3. 可能场景:此诗很可能创作于赤壁之战前后。一方面,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广纳河北贤才;另一方面,他也在为南征荆州、江东做准备,迫切需要吸引南方士人归附。诗中“乌鹊南飞”或许正暗指当时贤才南流至荆州、江东的态势。《三国演义》里把场景放置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醉酒横槊赋诗,因师勖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既不符合雅乐规范,也大不吉利,所以一槊戳死了他。曹操佯装头痛欲裂晕倒。
三、作者介绍: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
· 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权臣,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他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制,恢复经济,为日后三国鼎立奠定基础。
· 文学家: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朴实刚健,气魄雄伟,情感深沉,真实反映了汉末的社会现实与个人的政治理想。
· 性格特点:雄才大略,爱才若渴,同时又兼具诗人的敏感与忧思。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短暂、功业未成的感慨,以及招揽贤才、一统天下的迫切心情。
四、“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对个人发展的深刻意义
这两句诗以其生动的比喻,对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选择都有着深远的启示:
1. 描绘了人才在选择时的迷茫状态
“绕树三匝”形象地刻画了贤才(或个人)在面对多个机会时的犹豫、徘徊和试探。这正如现代人在求职、择业或选择人生方向时,面对众多选项,反复权衡,不知何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平台。
2. 强调了“可依之枝”的重要性
“何枝可依”的灵魂在于“可依”。它不仅仅是一个落脚点,更意味着一个能够提供:
· 价值认同:企业的愿景、文化是否与你的价值观相符?
· 成长空间:平台是否能让你施展才华,获得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 安全感与归属感:环境是否公平,能否获得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3. 对个人的启示:从“乌鹊”到“良木”的转变
· 避免盲目“绕匝”:不要漫无目的地频繁跳槽或改变方向。在徘徊之前,应先深刻了解自己的优势、兴趣和长期目标。
· 主动选择,而非被动依附:与其做一只等待“良枝”的乌鹊,不如努力提升自身能力,让自己成为值得被依靠的“良木”。当你足够强大,选择权自然会向你倾斜。
· 做出明智选择的智慧:选择平台时,要看其发展前景、文化氛围和领导者格局(如曹操的“周公吐哺”之志)。一个真正优秀的平台,会让你找到归属感,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4. 对领导者与组织的启示
曹操用这首诗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对于任何组织而言,要想吸引并留住一流人才,必须成为那根坚固、可靠、值得托付的“良枝”,即:
· 打造清晰的组织愿景和包容的文化。
· 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和广阔的成长路径。
· 领导者要有爱才惜才的真心和胸怀。
总结
曹操的《短歌行》不仅是一首求贤诗,更是一篇关于选择、归属与价值实现的深刻寓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提醒我们,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既要谨慎选择能让自己栖身成长的“良枝”,更要不断精进,争取成为他人乃至时代可以依靠的栋梁。这种双向的追求,正是这古老诗句穿越千年,依旧能照亮我们现代人职业与人生的智慧之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