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首页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女帝太监最风流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最强皇太子修罗武帝大明雍王凤帝九倾新特工学生大唐万户侯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章 第10章 艾yi“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艾yi(义)。通“?”。惩戒,惩治。《孟子·万章下》:“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孟子·万章下》中“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一句,是孟子引用商朝历史典故来阐述儒家道德修养思想的经典论述。以下进行系统解析:

一、原文语境与注释翻译

《孟子·万章下》原文选段(相关段落):

“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

注释:

1. 太甲:商朝第四位君主,商汤嫡长孙。

2. 颠覆汤之典刑:破坏商汤制定的法度规范。“典刑”指法典、制度。

3. 伊尹:商朝开国元勋,辅政大臣。

4. 放之于桐:流放太甲至桐宫(商汤陵墓所在地)。

5. 自怨自艾:

自怨:自我反省过错;

自艾:原义“割草”,引申为“惩戒己身”。“艾”通“刈”,指自我砥砺。

6. 处仁迁义:居于仁德,转向道义。

7. 复归于亳:返回都城亳(今河南商丘),恢复王位。

白话翻译:

太甲继位后破坏商汤制定的法度,辅政大臣伊尹将其流放至桐宫。三年间,太甲深刻反省过错,自我责备并砥砺德行,在桐宫践行仁德、归向道义。三年后,因听从伊尹的教诲,得以重返亳都执政。

二、历史故事解析

事件脉络:

1. 背景:太甲继位初期暴虐昏庸,违背商汤“仁德治国”的遗训。

2. 流放桐宫:伊尹以辅政大臣身份强制太甲至桐宫守陵,使其面对先祖功绩反省。

3. 悔过自新:太甲在三年间经历“自怨自艾”的精神觉醒,最终成为勤政贤君。

4. 复位治国:伊尹迎回太甲,其后期治理使商朝中兴。

历史佐证:

此事亦载于《史记·殷本纪》:“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三、创作背景与思想意义

1. 孟子引典目的:

论证人性可塑:通过太甲从昏君到明君的转变,证明人性本善(性善论),即使犯错也可通过修养回归善性。

强调道德自律:“自怨自艾”突出内省与自我修正的价值,呼应儒家“修身以立德”的核心思想。

君臣关系范式:伊尹“放君而复立”的行为,体现儒家“以道事君”原则——臣子应以道义匡正君主,而非盲目效忠。

2. 深层意义:

悔过哲学:孟子将“自怨自艾”提升为道德修养的关键步骤,强调主体自觉在改过迁善中的作用。

政治启示:为统治者提供“纳谏—反省—革新”的治国模型,警示权力需受道德约束。

四、现代启示

1. 个人层面: “自怨自艾”的原始含义(自我反省与修正)对当代人格修养仍有指导意义,区别于现代语境中该词偏向“悔恨消极”的用法。

2. 管理智慧: 伊尹对太甲的“惩戒-教育-复位”过程,可类比现代组织中对失职者的挽救机制,强调教化重于惩罚。

通过这一典故,孟子成功将历史经验转化为哲学命题,彰显了儒家对道德自觉与社会教化的双重关怀。

五、儒家“亚圣”孟子的生平事迹介绍。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一说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他是孔子之孙子思(孔汲)的门人的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他的思想记录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经典,更以其雄辩的文风、生动的比喻和严谨的逻辑着称于世。

孟子的生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1. 孟母教子:成长的基石

孟子的早年教育深受其母亲仉氏的影响。“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广为流传,虽带有传说色彩,但深刻地反映了环境与家庭教育对孟子人格和志向的塑造。

孟母三迁:为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孟母先后从墓地旁、市场旁搬走,最终定居在学宫附近,使孟子从小耳濡目染,学习揖让之礼、读书之声。

断机教子:孟子逃学回家,孟母当着他的面割断织布机上的线,以此比喻学习中断则前功尽弃,使孟子警醒,从此勤学不辍。

这些故事共同塑造了一个意志坚定、深明大义、教子有方的母亲形象,为孟子日后成为一代大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私淑孔子:思想的传承

孟子极其崇拜孔子,他曾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虽然他未能亲受孔子教诲,但他通过子思的门人系统地学习了孔子的学说。他深入钻研《诗》、《书》等古代典籍,全面继承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深化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3. 周游列国:政治理想的实践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怀着“平治天下”的抱负,中年以后带领弟子游历于齐、魏、宋、滕等诸侯国,历时二十余年。他试图说服各国君主推行其“仁政”主张。

在魏国(梁):他见到了梁惠王(即魏惠王)。面对梁惠王“何以利吾国”的提问,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的着名论断(《孟子·梁惠王上》)。然而,梁惠王不久便去世,继位的梁襄王在他看来“望之不似人君”,孟子遂离开魏国。

在齐国:这是孟子周游时间最长、报以期望最大的国家。他在齐威王时首次到齐,后在齐宣王时被任命为客卿,地位尊崇但不掌实权。他与齐宣王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对话,系统地阐述了“保民而王”、“制民之产”(让百姓拥有恒产)、“与民同乐”等仁政思想。着名的“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梁惠王上》)便发生在此期间。然而,齐宣王表面上尊重孟子,却始终无意真正推行其主张。最终,因在伐燕等问题上意见相左,加之意识到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孟子辞官离开齐国。

4. 归老着书:思想的结晶

周游列国的失败,使孟子认识到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理想难以实现。晚年,他回到故乡邹国,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他将毕生的思想、论辩和事迹整理成书,这便是流传后世的《孟子》。

三、核心思想与历史地位

1. 核心思想

性善论:孟子是“性善论”的奠基者。他认为人天生具有“四端”——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这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也是“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

仁政学说:他将孔子的“仁”从个人道德扩展到政治领域。主张君主应实行“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反对霸道和武力兼并。

民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光辉命题,将民众的地位置于国家和君主之上,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巅峰。

理想人格: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人格,强调知识分子的气节和独立人格。

2. 历史地位与影响

在先秦时期,孟子的学说被视为“迂阔”而不受重用。但从宋代开始,随着理学的兴起,《孟子》一书的地位急剧上升。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孟子》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官方教科书和核心经典。

元朝:孟子被追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

明清: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深刻影响了此后近千年的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

总结而言,孟子的一生是实践和传播儒家理想的一生。他以其雄健的笔力、不屈的气节和系统化的理论,将儒家思想推向了新的高度,最终确立了其在中华文化中万世不朽的“亚圣”地位。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雏田:有牛啊,有牛!人间武圣:一拳锤爆普渡慈航!朝生暮死:雪洗凡尘夺舍反派魔修让你炼得肌肉霸道?我!清理员!火影:我春野樱会算命!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末世大佬穿成炮灰女知青重生抄袭做游戏,哪有原创来得爽楚剑秋柳天瑶无删减完整版不死医圣手婚心计,老公轻点疼进化武器萌宝快递:拐个妈咪送爹地我从末世归来军王猎妻之魔眼小神医NBA:我以控卫封神我在民政局摇到了世界首富主角叫楚剑秋柳天瑶的小说王渊李诗涵免费阅读无弹窗
经典收藏巧妇当家一碗火腿泡面,我竟黄袍加身!?校花的贴身狂少南朝第一赘婿枭起传妖孽王妃桃花多刘禅之一梦中兴我是关陇老秦人崇祯有把枪明末枭臣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放浪形骸歌三国之帝国文明帝国猛将三国之大楚天下中国历史长河小说大唐极品闲人捡个王爷来种田傻王嗜宠:鬼医盗妃
最近更新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再续蜀汉的浪漫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神州明夷录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三国:西凉狼王大楚风云传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未知天命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大宋闲医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