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时间进入了197年的十二月下旬。
南中的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了。
祝融夫人也没有让沈潇失望,她带着四万大军,席卷了南中四郡的深山老林。
她所到之处,那些原本还想观望甚至抵抗的小部落,在看到她身后那装备精良,气势如虹的大军,以及那面代表着汉军的旗帜时,无不闻风丧胆。
即使有反抗的,也被她带人灭掉了。
祝融夫人将沈潇教给她的那套说辞,原封不动地讲给部落头人听。
“让他们到官府指定的水泥路能修通的地区定居,接受官府统一编户。若有不从者,以叛逆论处,格杀勿论!”
“他们走出来,成为汉人,分田地,住新房,子孙后代都能读书识字。”
两个月的时间,祝融夫人的部队几乎走遍了益州郡、越巂郡、牂牁郡和永昌郡的所有角落。
大大小小数百个部落,近四十万蛮族人口,被她连哄带吓地,全部“请”出了世代居住的大山。
他们的首领基本都被带到不韦城,沈潇亲自出城迎接。
自己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终于凑齐了。
“夫人,辛苦了。”沈潇看着风尘仆仆,却更显英气的祝融夫人,由衷地赞叹道。
“为军师分忧,是祝融分内之事。”祝融夫人嫣然一笑,看了一眼旁边满脸宠溺的太史慈,眼中尽是幸福。
至此,南中四郡的蛮族人口,基本被一网打尽。
根据董和等人初步统计,原有的蛮族总人口,约在八十万左右。其中,青壮年在这次战争中,被俘或战死近二十万。
剩下的,便是这四十万被“请”出山的妇孺老弱,以及 这次战争之前归降的二十余万人。
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沈潇面前。
八十万蛮族人口,虽然青壮损失惨重,但基数依然庞大。而南中四郡原有的汉人,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十余万。
如果不加以控制,用不了几十年,蛮族人口就会再次恢复,到时候,汉蛮之间的人口比例失调,必然会再次引发动乱。
这片土地,将永远无法真正地安宁。
当晚,沈潇的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
一场决定南中未来百年命运的秘密会议,正在进行。
参与者,只有沈潇和他最信任的几个核心谋士——贾诩、程昱、李儒,以及负责具体民政事务的董和。
“诸位,”沈潇开门见山,他指着墙上那幅巨大的南中地图,表情无比严肃,“仗打完了,但我们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南中之患,不在于孟获,而在于其根深蒂固的蛮夷习俗和人口结构。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釜底抽薪!”
“请军师示下。”贾诩、程昱、李儒三人齐声说道,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最喜欢听的,就是军师说这几个字。
“我的计划,分为三步,我称之为‘汉蛮融合三步走’战略。”沈潇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步,掺沙子。”
“我要将我们手中一些汉人人口,注入到南中四郡!首先是我们最早那批修路的十五万汉人劳工,他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是最好的人选。另外,从李傕、郭汜那里买来的一百万人口中,再抽出五十万,也一并迁过来!”
“总计六十五万汉人!将他们与南中原有的五十万汉人混居,再将这八十万蛮族,全部打散,以村为单位,强制迁徙到我们规划好的,水泥路能修通的居住点!”
“我要保证,每一个新的定居点,汉人的人口,都必须超过蛮族!每一个村子,都要有汉人做村长,有我们派去的基层官吏进行管理!”
“嘶——”董和倒吸一口凉气。
好大的手笔!一次性迁徙 六十五万人口,还要将八十万蛮族全部打散重组,这工程量,简直骇人听闻!
“军师,这 六十五万人迁来,八十万蛮族全部打散重组,吃穿用度,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程昱忍不住提醒道。
“这个不用担心。”沈潇摆了摆手,“南中之地,气候湿热,一年可两熟甚至三熟。只要开垦得当,养活上千万人,绰绰有余。更何况,我们还有那近百万免费劳动力,他们除了修路,还要去开荒屯田,以战养战,以人养人,不成问题。”
“所以,就需要第二步。”沈潇的嘴角,露出一丝冷酷的笑容。
“联姻。”
“我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所有迁徙过来的汉人单身男子,必须在当地蛮族女子中,选取一人为妻!官府做媒,发放安家费!凡是组成汉蛮家庭的,优先分发田地、农具和耕牛!”
“乱世中能活下来的基本都是男姓,而汉人女子都留在了刘备势力的其他几州之地以充实当地的人口。”
“反之,若有不从者,汉人男子,蛮族女子,没收所有财产,罚做苦役!”
“我要用最直接的利益和最严酷的惩罚,强行将两个民族的血脉,融合在一起!不出三代,南中之地,将再无纯粹的蛮人!他们都将是流着汉家血脉。”
此言一出,连贾诩、程昱、李儒这三个狠人,都觉得后背发凉。
“军师……此举……是否有伤天和?”即便是心狠手辣如李儒,也忍不住开口问道。在他看来,这种直接从血缘上进行改造的手段,比单纯的屠杀,还要来得更加……深刻和彻底。
“天和?”沈潇冷笑一声,“什么是天和?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世世代代在愚昧和贫穷中互相残杀,就是天和吗?让他们走出大山,吃饱穿暖,子孙后代能读书明理,就不是天和吗?”
“我沈潇做事,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只要能让这片土地长治久安,能让我大汉的疆域永固,别说有伤天和,就是让我遗臭万年,我也在所不惜!”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让帐内众人,无不动容。
“至于第三步,”沈潇的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些,“那就是教化。”
“我会将在益州之战中,从那些叛乱的士族中把他们之中的读书人,全都派到南中来。让他们在每一个村镇,开办学堂!强制所有适龄儿童,无论汉蛮,都必须入学!学我们的文字,读我们的经书,学我们的礼仪!”
“我要用儒家的思想,彻底洗掉他们脑子里的蛮夷习俗!让他们从骨子里,认同自己是一个汉人!”
“所有学堂,一律使用汉话教学,学写汉字!十年,不,只要五年!五年之后,我要让南中的下一代,都以说汉话、写汉字为荣!谁要是还说着一口蛮话,自己都会觉得丢人!”
“道路联通,血脉相融,文化同化!三管齐下,不出二十年,南中将成为我大汉最稳固的粮仓和兵源地!再无后顾之忧!”
沈潇讲完了他的整个计划,大帐之内,一片死寂。
贾诩、程昱、李儒、董和四人,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们终于明白,军师的目标,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平定叛乱。
良久,贾诩才深深一揖,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军师之谋,远迈古今,诩,自愧不如。”
程昱和李儒也躬身下拜,心悦诚服:“我等,愿为军师马前卒,助军师完成此不世之功!”
董和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繁荣、富强、彻底融入大汉版图的新南中。
“军师放心!下官一定将您的政令,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
沈潇看着他们,欣慰地点了点头。
搞定了这几个最核心的执行者,他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的两个月,整个南中,都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了起来。
喜欢三国:大汉第一毒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三国:大汉第一毒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