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会客禅院,暮色初染,院中古柏投下斑驳碎影,檐角铜铃随风轻吟。
禅院为四合院式,青瓦白墙,正厅悬“明心见性”匾额,厅内铺设青石板,中央设莲花纹青石圆桌。桌上放天龙寺枯荣大师所着《梵汉补注》。泛黄贝叶经上,梵文与汉文对照工整如印刷,边角处还有朱笔批注的武功心法要诀。
这.......这是《金刚经》梵文原典!达摩院首座玄悲忍不住伸手,又在触及前猛然收回,自会昌灭佛后,此经梵本在中原已失传二百余载!
段无咎唇角微扬。现代语言学知识加上过目不忘的本事,让他协助枯荣大师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此刻经书扉页上段无咎校注五个小字,就是他插足武林话语权的第一步。
太子佛法精深,老衲佩服。玄慈合上木匣时指尖轻颤,请太子殿下就禅院稍作休息,稍后移步达摩禅院奉茶叙话。
段无咎在达摩院首座玄难带领下,将使团安排在禅院歇息。
段无咎换下了华贵的太子锦袍,改着一身素白常服,腰间系一条青玉束带,外罩一件浅灰色纱氅,衣袂间隐隐绣有暗纹云龙,既不失皇家气度,又不显骄奢。他长发半束,以一根乌木簪固定,行走时衣带当风,步履轻盈,整个人如谪仙临尘,不染半分世俗烟火气。
四大家臣并未跟随入内,只段朱、段白二人守在达摩院外。段无咎手执一柄象牙骨折扇,扇骨上刻有梵文《金刚经》选段——这是他亲手所刻,既是装饰,也是武器。
达摩院乃少林武学圣地,院门两侧立着两尊金刚力士石像,怒目圆睁,威严肃穆。踏入院内,迎面是一方青石铺就的演武场,地面光滑如镜,隐约可见历代高僧在此练功时留下的足印凹陷。
正厅内,四壁悬挂着历代达摩院首座的画像,每一幅画下皆有一盏长明灯,灯火摇曳,映照出墙上密密麻麻的武学心得刻字。中央摆放一张紫檀木长案,案上摊开数卷古籍,其中一卷正是《易筋经》残篇,被镇纸压住一角,显然方才有人研读。
厅内焚着上等檀香,烟气袅袅,竟在半空凝成莲花之形,久久不散——此乃少林拈花指大成者方能使出的内劲控烟之术。
厅内已有数位少林高僧,方丈玄慈向段无咎一一介绍,并分主客坐定,段无咎对少林高僧自是心知肚明,场中玄慈方丈居中而坐,白眉长垂,手持一串沉香佛珠,目光深邃如渊。修炼少林七十二绝技之首大金刚掌,掌力雄浑如须弥山崩;袈裟伏魔功,以柔克刚,袈裟飞舞间可绞碎精钢;般若禅掌,融合佛理,掌劲含摄心之力;并暗中修炼伏魔杖法二十年,但因叶二娘之事留有破绽,心境未达之境,故卡在中品宗师。
玄悲大师乃达摩院首座,面容刚毅,指节粗大,显是外家功夫已臻化境。修炼韦陀杵,七十二绝技中刚猛第一,曾以此击毙四大恶人之一;降魔鞭法,软鞭可抽裂青石,专破护体罡气;狮子吼,佛门音波功,震慑邪祟。因被慕容博用斗转星移反杀,故武学中暗藏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研究,内力含悲天悯人之意,对魔功有天然克制。
玄难大师是罗汉堂首座,身形魁梧,太阳穴高高鼓起,显然内力深厚。修炼罗汉伏魔神功,内外兼修,可硬接丁春秋毒掌;燃木刀法,掌缘如刀,摩擦生热可点燃枯木;擒龙功,隔空取物,修炼至极致可控十丈内兵刃;兼修少林九阳功(残缺版),内力恢复速度远超同阶;性格刚直导致功法缺了之意,难以突破中品。
玄苦大师为戒律院首座,神色冷峻,目光如电,似能洞察人心。修炼如来千叶手,掌影漫天如千手观音;破戒刀法,看似凶狠却含渡化之意;心意气混元功,读心术雏形,可预判对手招式;作为萧峰启蒙师父,暗中研究契丹武学以完善少林功法;因常年守戒律堂,功法自带属性,对邪道武者威力加成。
玄寂大师正是般若堂首座,面容慈和,但眼神锐利,似能看透武学破绽。修炼拈花指,七十二绝技中最精巧,指力可雕玉如泥;天竺佛指,融合印度瑜伽术,指劲曲折如蛇;澄静指,专破内家真气,曾点瘫星宿派弟子;精通梵文武学典籍,试图还原达摩祖师失传的洗髓经;因过度钻研导致驳杂不纯,虽招式精妙但内力稍逊。
另有数位年轻僧人侍立两侧,其中一人眉目清秀,目光灵动,此时仍是个不起眼的小沙弥,不知道是不是虚竹了。
玄慈方丈合十微笑:段太子驾临达摩院,老衲不胜荣幸。
段无咎执佛礼回敬:大师客气了,无咎此行,一为递交国书,二为与少林高僧论道,三则……他目光扫过案上《易筋经》残篇,微微一笑,想借阅贵寺藏经阁内几部佛典。
玄悲大师眉头微皱:藏经阁乃少林禁地,非本寺弟子不得入内。
段无咎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缓缓展开:此乃《金刚经》梵文原典,乃枯荣大师亲笔所录,愿与少林共享。
众僧闻言,皆面露惊色。玄寂大师接过细看,忽道:此经梵本早已失传,段太子如何得来?
段无咎淡然一笑:天龙寺藏有部分古印度高僧手稿,枯荣大师穷尽四十年心血,补全其中残缺。
玄难大师沉声道:段太子年纪轻轻,竟通晓梵文?
段无咎指尖轻点案上茶杯,水面竟泛起细微波纹,凝成一行梵文——般若波罗蜜多(意为智慧到彼岸)。
众僧见状,皆露震撼之色。此乃内力操控至精微境界的表现,非半步宗师不可为!
玄苦大师冷声道:段太子此来,当真只为论经?
段无咎合扇一笑:大师多虑了。无咎自幼修佛,深知武学与佛法本为一体。今日来此,亦想请教少林《易筋经》与大理《六脉神剑》孰高孰低?
此言一出,厅内气氛骤然凝滞。
玄慈方丈缓缓睁眼:段太子欲论武?
段无咎摇头:非也,无咎欲论——佛理。
他指尖轻敲案面,声音如清泉击石:《易筋经》云形神合一,万法自然,而我段氏《六脉神剑》讲究剑气无形,随心而动。二者看似不同,实则殊途同归——皆是以心御气,以气合道。
玄寂大师眼中精光一闪:段太子此言,倒与达摩祖师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旨暗合。
段无咎微笑:正是。武学至境,不在招式,而在心境。
玄悲大师沉吟片刻,忽道:段太子既通佛理,可解此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禅宗六祖惠能的着名偈语,意在破除执念。
段无咎不假思索,朗声答道:
若执无物,亦是尘埃!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玄慈方丈长叹一声:段太子慧根深种,老衲佩服。
段无咎合十行礼:大师谬赞。无咎斗胆,今夜可否入藏经阁一观?
众僧对视一眼,最终玄慈缓缓点头:
喜欢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