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武当客舍小院。
段无咎被一阵急促的铃声惊醒,他猛地睁开眼睛,身体微微一颤。门口的朱丹臣听到动静后,连忙推开门走了进来。
“殿下,这是武当每日晨课的铃声。”朱丹臣轻声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恭敬。
段无咎揉了揉眼睛,稍微定了定神,然后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朱丹臣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回答道:“回殿下,现在大约是卯时初刻。”
段无咎捏了捏眉间,昨晚他夜探武当山后,连夜整理了自己的所得。他仔细回想了自己看到的“混元无极功”和“太极十三式”,并没有急于去练习这些功法,而是细心地感悟了一下功法的玄妙之处,以及与自己现有的功法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可借鉴之处。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段无咎不仅对这些功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制定了在武当的行动计划。他深知玉玑子的不轨之行,要想将其绳之以法,必须收集更多的罪证。此外,他还需要联合武当的高层,共同防范玉玑子的反扑。
想到这里,段无咎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他决定尽快展开行动。
待到武当晨课结束后,段无咎稍作整理,便命人前去拜见武当掌门。
不多时,武当掌门便得知了段无咎的来意,他深知这位大理国太子殿下身份尊崇,不敢怠慢,于是未待久等,便亲自率领一众武当高层,匆匆赶往段无咎所在的客房。
段无咎闻得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心知是武当掌门等人到了,赶忙起身,迎至门前。
只见门外走进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位老道,他面如冠玉,五官端正,眉宇间透着一股淡然与从容,仿佛世间万物皆在其掌握之中。他双眸平和而深邃,目光所及之处,仿佛能洞察人心,令人不敢直视。其身材挺拔,肩宽腰窄,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优雅与力量,仿佛每一动作都蕴含着武学的精髓。
段无咎见此老道,心中暗赞一声,好一个仙风道骨的人物!他抱拳行礼道:“晚辈段无咎,大理段氏后人,特来拜见武当掌门,感谢前辈的款待。”
那老道微微一笑,还礼道:“不必多礼,老道姓李,名纯善,字守正,现恬为武当掌门之职。”
段无咎见他气质超然,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行走间如行云流水,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并且如其他武当高层一样,身着一袭月白色道袍,道袍上绣有祥云纹样,且腰间都系着一条墨色丝绦,丝绦上挂着一枚青玉玉佩,玉佩上刻有“武当”二字
“大理与武当素有渊源,太子昨日到来,老道未能相见,实乃贫道之过啊。”李掌门一脸歉意地说道,随即便转头看向玉玑子,眼神中透露出些许责备之意。
玉玑子见状,心中不禁一紧,他深知自己昨日的行为有些不妥,但又不敢当面顶撞李掌门,只得低头不语,心中暗自祈祷着李掌门不要过多责怪。
武当掌门似乎并未打算深究玉玑子的过失,他微笑着对段无咎说道:“太子远道而来,贫道已备好清茶,还望太子不吝赐教,品鉴一番。”
段无咎连忙拱手还礼,道:“前辈言重了,晚辈岂敢在前辈面前班门弄斧。不过既然前辈如此盛情,那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众人寒暄几句后,便一同朝着武当后山走去。一路上,众人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不多时,众人便来到了武当掌门的禅室。这座禅室依山而建,周围环绕着茂密的竹林,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更显清幽静谧。
禅室外是一片小巧的庭院,院内种有松柏和梅花。松柏四季常青,梅花则在寒冬中绽放,散发出阵阵幽香,令人心旷神怡。
禅室本身为木质结构,屋顶覆盖着青瓦,檐角高高翘起,显得古朴典雅。门窗均采用雕花木格,窗纸上精心绘制着山水画,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门楣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静心斋”三个大字。
段无咎踏入禅房的瞬间,一股静谧的氛围扑面而来。他刻意的四处打量,扫视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在探索着什么秘密。
禅房内的陈设简约而不失雅致。正中央摆放着一张紫檀木茶桌,桌面光滑如镜,散发着淡淡的木香。茶桌上整齐地放置着一套精致的茶具和一个小巧的香炉,香炉中飘出的缕缕轻烟,给整个房间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息。
茶桌两侧各放置了一把太师椅,椅背雕刻着精美的太极图案,线条流畅,寓意深刻。这两把椅子显然是为了方便人们在此品茶论道而设。
墙上悬挂着一幅《道德经》的书法作品,字体苍劲有力,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这幅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高超书法技艺,更透露出一种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在禅房的一角,摆放着一座青铜香炉,炉中燃烧着檀香,香气袅袅,让人闻之心旷神怡。这股淡雅的香气与禅房的静谧氛围相得益彰,使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武当掌门静静地观察着段无咎的一举一动,见他对禅房内的陈设颇感兴趣,却始终一言不发,心中已然明了他的意图。于是,掌门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太子殿下,不知可否赏光与老道对弈一局?”说罢,他转身轻轻挥了挥手,示意身后的众人退下。
待众人离去后,掌门再次转身,面带微笑地向段无咎做了个请的手势。段无咎见众人已经离开,便停下四处欣赏屋内的摆设,迈步走到掌门对面,缓缓坐下。
武当掌门见段无咎坐下,便开口问道:“道可道,非常道,太子对道家教义可有见解?”他的声音温和而低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
段无咎微微一笑,回答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晚辈以为,道之精髓在于顺应天地,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事。”他的回答不卑不亢,显然对《道德经》的理解颇深。
武当掌门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他继续说道:“太子所言甚是。道家强调顺应自然,不刻意强求,这与我们武当派的理念不谋而合。然而,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要真正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却并非易事啊。”
段无咎沉思片刻,答道:“的确如此。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若能洞悉这些规律,并顺应其发展,便能事半功倍。但人心浮躁,往往难以放下私欲和执念,这便是修行的难点所在。”
段无咎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佛家讲空性,道家讲无为,二者殊途同归。”
李掌门道:“太子机变过人,贫道佩服。道佛本是一家,太子之言,深得其中三昧。”
“太子殿下悟性颇高,想必在修行之路上必有所成。不知太子此次前来,是否有什么具体的问题想要请教呢?”
不瞒李掌门,晚辈此次身负重任,乃是奉了我父皇之命,前往汴京递送国书给大宋官家。这一路上,本应风平浪静,却不想在途经武当山下时,竟然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截杀事件。
当时,有三名武当弟子正被一群蒙面人围攻,那场面真是惨烈至极!这些蒙面人出手狠辣,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杀手。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所使用的竟然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五行刀阵,威力巨大,让人防不胜防。
经过我等一番激烈的厮杀,终于击退了这些蒙面人,但也发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线索。这场截杀背后似乎牵涉到了神农帮和五毒教,而且还有苗疆的人参与其中。这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让我摸不着头脑。段无咎不敢说的详实,只能模糊大概的说着。
说到这里,段无咎稍稍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李掌门,只见他此时正陷入沉思之中。段无咎见状,便继续说道:“我等昨日上山时,发现了许多蹊跷之处。”接着,他便将昨日上山后的种种经历一一道来。
首先,他提到在上山途中,竟然遇到了一个七星剑阵。这剑阵布置得极为巧妙,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然而,这剑阵却并非武当正统的剑阵,这让人心生疑虑。
然后,他又讲述了与玉玑子见面时的比斗。在比斗过程中,段无咎意外地发现玉玑子身上竟然藏有摄魂香,这可是一种极为阴险的毒药。不仅如此,他还注意到玉玑子的内衣上绣有姑苏慕容家云纹族徽,这更是让人对玉玑子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最后,段无咎还提到了在山下救人时,听到有武当弟子说了一句“三月三,真武劫”的暗语。这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它与这场截杀事件又有什么关联呢?段无咎故意透露说“三月三,真武劫”是从山下武当弟子说出的,并不敢透露自己夜探武当的是。
喜欢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