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的烛火已燃到第三根,李世民捏着那份来自北境神山的密报,指节泛白。
赵六跪在阶下时的模样还在眼前——那亲兵额角的汗珠子砸在金砖上,说张将军在神山脚下亲眼见着云雾里浮出七彩霞光,说很多山民都亲眼目睹。
“二郎,这折子都快被你捏烂了。”
一只温软的手覆上他的手背,长孙皇后端着盏莲子羹站在案边,鬓边的珍珠步摇随着俯身的动作轻轻晃。
李世民抬头时,正撞见她眼尾的柔光,像含着殿外溶溶的月色。
“观音婢。”他松了手,密报上已印下几道深痕,“你说,这世上真有神仙?”
长孙皇后将瓷碗推到他面前,指尖擦过他鬓角新冒的白发:
“张将军从少年时便跟着你,说谎的事他做不来。只是神仙之说……原就不是咱们凡夫俗子能揣度的。”
她舀了勺羹递到他唇边,“你这几日总蹙眉,连带着早朝时说话都带了火气,魏征昨儿还托我劝劝你。”
李世民张口含了羹,莲子的清甜压不住心头的躁:“我不是信不过士贵,只是……”
他望着殿外沉沉的夜色。
“自古帝王求仙问道,多少人落得竹篮打水?若真是神山,是福是祸还未可知;若只是些妖邪作祟,误了边防大事怎么办?”
“二郎忘了当年在太原,咱们躲在柴房里听风雨的日子?”
长孙皇后挨着他坐下,声音轻得像羽毛。
“那时你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这事虽蹊跷,可既来了,总不能困在这殿里愁肠百结。”
她指尖轻轻点着密报上“神山”二字,“派个人去看看便是,是仙是妖,总得亲眼见了才信。”
李世民捉住她的手贴在脸颊上,掌心的暖意浸得他眉心舒展些:“派谁去才妥当?文臣恐惊了山民,武将又怕失了礼数。”
“皇家子女去正好。”长孙皇后指尖在他手背上画着圈,“带着仪仗却不张扬,既能查清虚实,也显了朝廷的诚意。”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银铃般的笑:“母后说什么好事呢?”
李丽质提着裙裾闯进来,鹅黄裙角扫过门槛时带起阵香风,她手里还攥着支刚掐的蔷薇,见了李世民便笑着福身:“父皇也在!”
“越发没规矩了。”李世民板起脸,目光却软得像春水,“多大的姑娘,还追着蝴蝶跑。”
“女儿是来给母后送花的。”李丽质把蔷薇插进皇后鬓边,忽然瞥见案上的密报,眼尖地瞧见“神山”二字,“女儿刚在廊下听见父皇说要派人去查探?”
长孙皇后替她理了理乱了的鬓发:“你这孩子,又偷听。”
“不是偷听!”李丽质走到李世民面前,仰着脸眼睛亮得很,“父皇,让女儿去吧!”
李世民皱眉:“胡闹,那地方山高路远,万一有危险怎么办?”
“女儿不怕!”她攥住李世民的袖子,声音脆生生的。
“前儿大哥还说女儿总待在宫里像只笼中鸟,这次正好让女儿去看看外头的天地。再说,女儿带着羽林卫去,定然万事小心,还能替父皇分忧,不好吗?”
长孙皇后看着女儿仰起的小脸,想起她幼时总追在李世民身后喊“父王带阿质玩”,如今已长成亭亭玉立的模样,眼眶微微发热:“丽质,那地方毕竟诡异……”
“母后放心,”李丽质转身抱住皇后的胳膊。
“女儿读过《史记》里方士求仙的故事,知道该怎么应对。若是真有神仙,便代父皇问声安康;若是虚妄,也能还百姓一个清静,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世民望着女儿眼里的恳切,心里软了半截。
这孩子自小就有主意,像她母后,温柔里藏着韧劲。他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她的头顶:“要去也成,但得依我三件事。”
李丽质立刻站直了身子,像个领命的将士:“请父皇吩咐!”
“第一,带足人手,羽林卫都指挥使必须同行,每日卯时、酉时各传一次平安信。”
李世民扳着手指,语速慢下来。
“第二,到了地方不可轻举妄动,凡事多听随从的建议,不可擅自闯入陌生地界。”
“女儿记下了。”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发间的珍珠钗上:“第三,”声音沉了沉,“无论见着什么奇事,都要记住,你的平安比什么都重要。若是觉得不妥,立刻折返,不许逞强,明白吗?”
李丽质鼻尖忽然一酸,扑进李世民怀里:“父皇……”
“多大了还撒娇。”李世民拍着她的背,声音有些哑,“明日让尚食局给你备些便携的点心,再让工部把那辆新做的马车收拾出来,减震些,路上能舒服些。”
长孙皇后看着父女俩,拿手帕按了按眼角,笑着说:“瞧你们,倒像是生离死别一般。丽质只是去查探,用不了多久就回来了。”
李丽质抬起头,脸上还挂着泪珠,却笑得灿烂:“对!女儿很快就回来给父皇母后讲路上发生的故事!”
烛火在窗纸上投下三人依偎的影子,殿外的夜风吹动檐角的铁马,叮咚声里,竟比寻常夜里多了几分暖意。
李世民望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忽然觉得,或许让她去闯一闯也好,毕竟这天下,将来也该是他们这些年轻人的天下。
喜欢大唐,开局收徒李丽质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唐,开局收徒李丽质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