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七年的春意渐浓时,南京城的百姓发现了一桩新鲜事——官盐铺子前忽然排起了长队,人人手里攥着铜钱,脸上带着惊奇。原来,官盐换了新模样:雪白、细腻,像极了淮王殿下那名声在外的白糖,且价钱竟比往日低了三成。
盐铺的门板刚卸下一半,就被涌来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打头的是住在隔壁胡同的王屠户,他攥着几个铜板,踮脚往铺子里瞅,嗓门亮得能穿透人墙:“李掌柜!都说你们家官盐换了新样子,是不是真的?”
铺子里的李掌柜正指挥伙计搬盐筐,闻言直起腰,掀开最上面的粗布——刹那间,满筐的雪白晃得人眼晕。那盐粒细得像筛过的雪粉,阳光透过窗棂斜斜照进去,竟泛着细碎的光泽,捧在手里轻飘飘的,半点不像往日灰黑沉重的粗盐。
“我的娘哎……”人群里不知是谁低呼一声,紧接着就炸开了锅。
卖菜的张婶挤到最前面,伸出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捻了一点,指尖传来凉丝丝、滑溜溜的触感,凑近鼻尖闻了闻,半点杂味没有。她眼睛一下子红了,抹着眼泪道:“活了五十年,只在大户人家宴席上见过带点白的盐,哪见过这么干净的?这哪是盐,分明是玉沫子啊!”
旁边的小媳妇抱着孩子,孩子伸手要抓,被她赶紧按住:“别闹!这是官盐!”可自己却忍不住又捻了点,放在舌尖抿了抿——没有粗盐的苦涩,也没有牙碜的沙粒,只有纯粹的咸,清清爽爽的,像雨后的井水,润得舌尖都舒服。
“真不苦!”她惊喜地抬头,声音里带着颤,“比我家男人从私盐贩子那买的强十倍!”
“价钱呢?李掌柜,这好盐得卖多少钱?”有人急着问,眼里又期待又忐忑,这样的好东西,怕是贵得吓人。
李掌柜拿起个小秤,朗声道:“官家说了,新盐价低三成!往日一百文能买一斤粗盐,如今八十文,就能买一斤这雪白细盐!”
“啥?”这话像块石头投进水里,惊得众人倒吸凉气。王屠户把铜板往柜台上一拍:“给我来两斤!不,来五斤!我家小子总嫌菜苦,今儿让他尝尝鲜!”
“我也要五斤!”“给我来三斤!”一时间,铜钱声、报数声挤成一团。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称盐、装袋,雪白的盐粒簌簌落进粗布口袋,扬起细小的粉尘,落在人脸上,竟没人嫌呛,反倒个个笑得眉眼弯弯。
有个穿补丁衣裳的老汉,攥着攒了半个月的碎银,哆嗦着要了半斤,捧着盐袋像捧着宝贝,喃喃道:“孙子总咳嗽,郎中说用干净盐腌梨能润喉,以前舍不得买好盐……这下好了,这下好了……”
人群外,几个挑着担子的脚夫也停了脚,凑钱合买了一包,当场撕开,用粗瓷碗舀了点,冲了碗盐水喝。“啧,这水都甜丝丝的!”一个脚夫咂嘴道,“往后跑长途,带点这盐,喝口水都舒坦!”
日头渐渐升高,盐铺前的队伍还在加长,从街头绕到巷尾。买了盐的人舍不得立刻走,捧着盐袋跟街坊邻居显摆,没买到的伸长脖子盼着,嘴里念叨着“皇恩浩荡”。
没人说得清这雪白的细盐是怎么造出来的,只知道是宫里传下来的法子,是那位总爱琢磨新鲜事的淮王殿下掺和了一手。可对寻常百姓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灶台上的陶罐里,从此能装着雪似的盐,炒出来的菜香了,腌的咸菜脆了,连给孩子冲的盐水,都再不愁有沙粒硌牙。
夕阳西下时,李掌柜盘点账目,发现竟比往日多卖了三倍还多。他望着空了大半的盐筐,又看了看街上还在回味的百姓,忽然觉得,这雪白的细盐,怕不只是改变了盐的模样,更给这寻常日子,添了点踏实的甜。
夜幕落定,李掌柜锁上盐铺门板,提着个沉甸甸的布包,绕到后巷一处不起眼的宅院外。叩了三下门,门内传来一声低问:“是何人?”
“是我,铺子里的老李。”李掌柜压低声音。
门“吱呀”一声开了,露出一张面无表情的脸。李掌柜跟着进了院,只见堂屋亮着灯,一个身着飞鱼服的男子正坐在案前翻看着什么,正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毛骧。
“毛大人。”李掌柜躬身行礼,将布包呈上,“这是今日的账目和营收,分文不少。”
毛骧抬眼,示意手下接过布包,目光落在李掌柜身上:“今日动静如何?”
“回大人,百姓抢着买,比往日多卖了三倍还多。”李掌柜想起白日里的热闹,语气难掩感慨,“都说这细盐好,价钱又公道,好多人买回去当场就试了,都说炒菜腌菜格外香。”
毛骧拿起账册翻了两页,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动:“淮王殿下的法子,果然管用。”
李掌柜这才恍然——难怪当初被选中来管这盐铺时,上头特意交代“只需照章卖盐,不问来源”,身边的伙计看着寻常,实则个个眼神锐利、身手利落,原来全是锦衣卫的人。他心里虽惊,却不敢多问,只低着头听吩咐。
“明日起,加派两人守在铺外,”毛骧合上账册,语气冷硬,“提防有人故意捣乱,或是私盐贩子来滋扰。另外,密切留意百姓议论,有什么风声,立刻报上来。”
“是,小的记下了。”李掌柜应道。
毛骧随意地摆了摆手,示意那个人可以离开了。等到堂屋里只剩下自己人和心腹手下时,那个手下才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压低声音说道:“大人,您看这细盐生意如此火爆,恐怕会断绝许多私盐贩子的生路啊。这样一来,会不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呢?”
毛骧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他淡淡地回应道:“麻烦?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淮王之所以要低价卖官盐,就是为了打压私盐的泛滥。那些私盐贩子长期以来一直在盘剥百姓,早就应该受到整治了。如今我们的官盐质量好、价格便宜,百姓们自然会选择购买官盐,而不再去光顾那些私盐贩子。这样一来,那些私盐贩子要么被迫转行,要么就只能自投罗网,正好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
喜欢大明熥仔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明熥仔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