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马龙有过不少设想。
谈崩了,大吵一顿,甚至一言不合开战。
或者是生意不做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不曾想,也就短短几个小时的工夫,卖鱼强就拿着几份合同,回来找马龙签字。
怎么谈判进展的如此顺利?
那么,之前是谁在跟马龙装逼?
难道说,这里面是卖鱼强在搬弄是非?以便现在找马龙邀功?
经过一番了解,马龙从卖鱼强口中,得知了事情大致的经过。
谈判起初,全字头几家社团的话事人,也跟卖鱼强大吵大闹的一番。
卖鱼强见势不妙,脚底抹油,提前撤了。
没想到,有几家全字头的社团话事人却追了出来。
卖鱼强还以为要被人留下来了,谁曾想人家主动滑跪,表示要跟海鲜贸易公司签合同。
有人做了带投大哥,其他人也就没什么骨气了,相继做出了“俺也一样”的决定。
最终,卖鱼强拿回来几份订单合同不说,还美滋滋的吃了一顿大餐。
只能说,形势比人强,几家全字头社团,终究还是对现实做出了妥协。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事对卖鱼强而言,也显得过于离奇,过于匪夷所思。
上一秒还有人在骂娘,下一秒就有人说要签卖身合同,出卖社团和渔民的利益。
偏偏,人家还是社团的话事人。
偏偏,有人带头这么做后,其他人也跟着照做了。
这事情把卖鱼强搞懵逼!
也是因为全字头几家社团的话事人滑跪的太快,让卖鱼强担心里面有诈,不得不回来找马龙做决定。
卖鱼强虽然代表海鲜贸易公司,跟全字头几家社团的话事人签订了合同。
但因为事先没有做好签合同的准备,没有将公司的公章带过去,合同上并没有盖章。
从社团的角度出发,两边已经达成了生意合作。
从公司角度出发,这份合同并不受法律认可、保护。
“老板,合同没问题。”
合同到手了,马龙也找手下查了一下合同。
发现里面确实没什么问题,顶多就是合同内容比较简单。
价格也确认过了,确实便宜了不少,比卖鱼强找渔民直接收海鲜还要便宜。
确认全字头那边并没有耍花招,马龙也被这出闹剧,搞得哭笑不得。
一开始想要跟人家好好做生意,公平对待,人家趾高气扬。
现在想要翻脸,人家反而卑躬屈膝。
这不禁让马龙想起狄阁老的经典台词——前倨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只能说,这就是人性!
一开始全字头那边还以为海盛社有求于他们,需要他们手里的海鲜,所以有些自以为是,自视甚高。
等发现海盛社不需要他们的海鲜,而他们拒绝这笔生意,渔民们的海鲜就只能烂在船舱里。
到时候,他们不但没了海鲜这桩生意,社团的根基也会随之化为乌有。
毕竟,渔民是纯朴的,也是狡黠的。
为了生存,人家可以自己里找海盛社谈,而不是一定要靠全字头社团谋生。
所以,没等海盛社出招,部分全字头社团的话事人,就因为社团有可能出现的内乱,提前见好就收,跪下来要饭吃。
而其他全字头社团的话事人,也担心三个和尚没水吃,立刻选择认怂。
或许,这也是因为东管帮早已将他们训化好的缘故,所以马龙拿捏他们,显得如此简单。
合伙做生意,55分成的情况本就是极少数的。
大多都是73分成,而出大力气的往往只能拿3成。
偏偏这3成,还是靠跪着,才能拿到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资本掌握在人家手里,话语权也在人家手里,主动权自然就在人家手里。
跪着的人若是不肯跪,这桩生意就轮不到他们来做,大有其他人愿意跪着接手。
无论是运气也好,实力也罢。这个世界总有那么一批人,率先掌握了资本和话语权。
而不曾得到这些,或者只得到一小份的后来者,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理想,都需要按照他们的规则办事。
这也就成为了被剥削者。
没有穷人,哪来的富人?没有被剥削者,剥削者靠什么生存?
能站起来是只有少数。
大多数人吃了人家“请客、斩首、收下当狗”的那一套,被迫只能跪着、躺着,听人家的吩咐。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跪着,有人躺着。
因为还有一群坐着的人,需要有人跪着,有人躺着,供他们不劳而获,供他们享乐。
绝大多数人,都想成为坐着的人,不劳而获的人,整日享乐的人。
全字头社团靠着艇户发家,靠海鲜生意壮大。
一旦没了海鲜生意,就成了无根之萍,没有人再供他们剥削。
这些年,香江有不少社团,因为原先的生意没得做,进而导致社团分崩离析,乃至消亡的。
全字头社团背后没有什么靠山,也没什么老板。
以前跟着东管帮混,日子还过得下去。
现在东管帮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全字头社团的处境自然更加艰难。
全字头大小社团的话事人很清楚,即便他们不跟海盛社做生意,他们手下的人也会私下里找海盛社谈。
到时候,他们还能不能保住现在的荣华富贵和社团地位,那就不好说了。
反正,也是要跟着其他社团混饭吃。
这一次,大不了少吃一点喽?大不了继续向下剥削其他人喽!
只要渔民那边还能过得下去,他们肯定不会反抗的。
同理,只要社团还能靠海鲜生意继续经营下去,他们也没什么理由拒绝跟海盛社做生意。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这是丛林法则,也是江湖规矩!
经此一役,马龙也想明白了,同样是做生意,对待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之前跟王德挥做生意,马龙想要借鸡生蛋,有求于他,故而姿态放的很低。
跟董皓云做生意,马龙担心他势力太大,不得不设计让他需要自己,以此抬高身价,谋取平等对话的地位。
至于南越沪圈华商,马龙反倒是占据上风的一方。
不过,大致上马龙还是很客气的。
可是社团做生意,就没必要那么客气了。
人家是上不了台面的小瘪三,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士。
即便是社团话事人,也不过是富豪、大亨的马桶。
人家早就习惯的卑躬屈膝。
马龙若是不够强硬,人家反而不太习惯。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不得不说,这个套路真特么好用!
喜欢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