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串的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他现在巴不得这些人再多鄙视他一会儿。
……
与此同时,官学后堂的雅室内。
茶香袅袅。
知府卢炳章正与李渔相对而坐,品着新到的春茶。
今日是官学正式开课的大日子,卢炳章特意前来,既是表示对教育的重视,也是为了和李渔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联络感情。
“李公,你可知,你收的这位学生,可是个了不得的‘奇才’啊。”
卢炳章放下茶杯,笑着开口。
“哦?”李渔眉毛一挑,“愿闻其详。”
卢炳章便将昨日宋河如何仅用一个下午,就让自己那个混世魔王般的儿子,连同其他三个纨绔子弟一同开蒙的事情,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
李渔听得是目瞪口呆,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
“此话当真?!”
青州四小害的名头,他也有所耳闻。
为了给这几个小祖宗找先生,卢炳章、李刚他们几个可是愁白了头发,换了不知多少个西席先生,结果连《三字经》的第一句都没教会。
宋河……他到底用了什么妖法?
竟然一个下午就办到了?!
李渔原本只是欣赏宋河在算学上的天赋和那份灵气,现在看来,这孩子的本事,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深不可测!
“哈哈哈,千真万确!”
卢炳章看到李渔震惊的表情,心中很是得意,“这孩子,是个宝啊!”
随即,他又话锋一转,叹了口气,将宋家主宅打压宋河家里的事情说了出来。
当然,他隐去了自己亲自上门敲打的细节,只说是自己派人去“调解”了一下。
“……李公您想,宋河这孩子要在官学安心读书,家里却总有这些糟心事,岂能不分心?”
卢炳章看着李渔,诚恳地说道:
“下官有个想法。青州官办的染坊,正好也缺熟手。”
“下官想做主,将宋河的父母接过来,在官坊里做事。”
“如此一来,他们收入安稳,再无人敢欺凌。而且离官学也近,宋河随时可以回家看看,一家人时常团聚,对这孩子的求学之路,也是大有裨益的。”
李渔端着茶杯,热气氤氲了他的双眼。
他是个聪明人,如何听不出卢炳章话里的深意。
这既是感谢宋河为他儿子开蒙的厚报,也是在向自己示好,更是将宋河一家彻底纳入他的羽翼之下,让宋河从此对他感恩戴德。
好一手阳谋!好一个顺水人情!
李渔有心拒绝这种官场上的利益交换,可一想到宋河那坚韧的眼神,想到那孩子窘迫的家境,心就软了下来。
罢了,只要对孩子好,承他卢炳章一个人情又何妨?
“卢大人,有心了。”
李渔缓缓点头,算是应允了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书童快步走了进来,躬身禀报。
“山长,大人,宋河回来了,正在……正在学里跑着呢。”
书童的表情有些古怪。
李渔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失笑地摇了摇头,拿起桌上的书卷站起身。
“这小子,毛毛躁躁,成何体统!”
他嘴上笑骂着,眼中却满是欣赏,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朝课堂的方向走去。
卢炳章跟在后面,也是面带微笑。
少年人,有活力,是好事嘛!
很快,宋河狂奔来到了课堂门口,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当他看到李渔还没来的时候,紧绷的神经骤然一松,长长地舒了口气。
前世害怕老师,这一世害怕先生,这玩意儿简直跟吃饭喝水一样,成了肌肉记忆了。
可下一秒,宋河的眼睛就瞪圆了。
整个课堂,不,这已经不能称之为课堂了。
原本只为五十名官学生准备的桌椅,此刻周围荡开的全是黑压压的人头。
一眼望去,不下数百之数,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连个落脚的空隙都难寻。
这阵仗……比村里过年唱大戏还热闹。
宋河本能地想缩到墙角,找个不起眼的角落站着旁听算了。
他今天只是来试试水,没想过要出什么风头。
不料,一个石破天惊的嗓门炸响在拥挤的人群中。
“老大!”
这声音洪亮得仿佛能把屋顶掀翻。
宋河一激灵,循声望去,只见一张胖乎乎、油光可鉴的脸正从人群中奋力挤出,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
是卢晚。
这小子也不知平日里吃了多少山珍海味,一张脸养得跟刚出锅的猪头肉似的,锃光瓦亮。
“老大,你可算来了!快来快来!”
卢晚硬生生在人海里开出一条道,抓住宋河的胳膊就往最前面拖。
宋河被他拉得一个趔趄,这才发现,这课堂的景象堪称诡异。
后面的人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可最前面一排,却空旷得能跑马。
卢晚、李魁、赵雷、墨卿四人,一人霸占了一张宽大的书桌,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与后面那些连站都站不稳的学生形成了鲜明对比。
卢晚不由分说,把宋河按在了自己旁边的空位上,那儿也早就备好了一套崭新的文房四宝。
宋河屁股刚沾到凳子,感受着背后数百道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一时间有些坐立难安。
他下意识地就想开口,说大家挤一挤,一起坐嘛。
可话到嘴边,他脑海里却浮现出父母在宋家主宅里受气、被宋德刁难的模样。
还有那个嗷嗷待哺,等着情绪值投喂的系统……
罢了。
当圣人有什么用?在这吃人的世道,獠牙才是最好的护身符。
既然这帮纨绔把脸伸过来了,不狠狠抽一巴掌,都对不起他们创造的这个绝佳舞台。
搞一波心态,赚点儿情绪值!
宋河脸上的局促瞬间褪去,他微微侧过头,用一种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慢悠悠地问卢晚:“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这么挤?跟菜市场一样,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卢晚正忙着给宋河倒茶,闻言立刻陪着笑脸,凑过来低声道:“老大,你别管他们。”
“这些都是青州城里普通人家的孩子,听说李公要开讲,都跑来蹭课的。”
“家里没啥门路,也没啥势力,只能在后面站着听个响儿,占不到好位置。一群泥腿子,不用理会!”
喜欢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