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山的晨光刚染红天际,护世盟的广场上已忙碌起来。几辆特制的马车整齐排列,车厢外绘制着地脉全图的简化版,车身上“守护灯巡展”五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林小满正带着弟子们,将守护灯、《地脉守护全书》第二版与各地灵草标本小心搬上车,为即将开启的巡展做最后的准备。
苏清寒与墨渊走来时,林小满正仔细检查守护灯的玉盒:“长老,所有物品都已清点完毕,第一站我们计划前往南疆苗寨,阿珠已经传讯说会组织村民迎接。”苏清寒点头,目光落在车厢内的灵草标本上:“这些标本要妥善保管,每一件都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守护故事,到了地方,要好好给百姓讲讲它们背后的经历。”墨渊补充道:“巡展不只是展示,更要倾听——多收集百姓的守护经验,把那些实用的土方法也记录下来,补充到典籍里。”
巡展队伍出发后,第一站很快抵达南疆苗寨。阿珠早已带着村民在寨口等候,看到马车驶来,立刻上前迎接:“苏长老、林师姐!我们寨子里的人都盼着你们呢,孩子们还特意准备了欢迎仪式!”苗寨的广场上,村民们围着篝火跳起了传统的“灵蛊舞”,孩童们则捧着自己绘制的地脉图,兴奋地向巡展弟子请教问题。
守护灯被安放在苗寨祭坛的中央,暖光透过玉盒,与祭坛上的灵蛊柱相互呼应。林小满打开《地脉守护全书》,向村民们讲解书中收录的灵蛊预警术:“阿珠改良的方法已经帮助五个村落预警了地脉异动,现在这本书里,每个人都能学到如何用简单的灵蛊卵感知地脉变化。”村民们听得认真,不时有人提出疑问,巡展弟子们都耐心解答,还现场演示了灵蛊卵的使用方法。
在苗寨停留期间,阿珠带着巡展队伍走访了周边村落。一位老寨民拿出自己制作的“地脉感应木牌”——用灵蛊树的木材制成,能根据地脉灵气变化呈现不同颜色。“这木牌制作简单,村里的老人孩子都会用,比法器方便多了。”老寨民笑着说。林小满立刻记录下木牌的制作方法,还将其作为新案例,补充到巡展手册中:“这些民间智慧比典籍更贴近生活,一定要让更多人知道。”
离开苗寨时,村民们捧着灵蛊蜜与聚灵藤种子前来送行:“这些种子送给巡展队伍,到了其他地方,也让它们生根发芽,像守护灯一样传递守护的信念。”林小满接过种子,郑重承诺:“我们会把这些种子带到每一个巡展的地方,让它们见证不同地域的守护故事。”
巡展队伍的第二站是东海桃花岛。张老渔民带着渔民们在码头等候,看到马车,立刻笑着迎上来:“仙长们可来了!我们的灵鱼养殖区又有新变化,正好请你们看看!”桃花岛的海域里,灵鱼在聚灵阵的光环下游动,张老渔民指着水下的绿光:“自从发现新节点,灵鱼长得更快了,我们还根据你们教的方法,在周边种了‘灵藻’,既能给灵鱼当食物,又能净化海水。”
守护灯被安置在海边的礁石上,暖光映着海水,泛起粼粼波光。林小满向渔民们展示书中收录的“灵藻培育法”:“你们的方法已经被写进典籍,以后其他沿海村落,都能学着用灵藻改善海洋环境,养殖灵鱼。”渔民们听得格外认真,还现场演示了灵藻的种植技巧,巡展弟子们快速记录,将这些实操细节补充到笔记中。
离开桃花岛前,张老渔民带领渔民们送给巡展队伍一艘小型的“灵渔船”模型:“这船是我们用灵木做的,能借助地脉灵气航行,送给你们,希望巡展队伍能像它一样,顺利抵达每一个地方,传递守护的信念。”
巡展队伍继续前行,先后走过了极北的冰原、西域的沙漠、东南的渔村……每到一处,都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在极北冰原,驻守修士展示了用冰蓝苔炼制的御寒丹,还教巡展队伍如何在严寒中保护地脉监测设备;在西域沙漠,牧民们分享了用耐旱聚灵草改良土壤的经验,还带着巡展队伍参观了新长出的绿洲;在东南渔村,渔民们演示了用潮汐珠与聚灵阵结合的“灵鱼养殖法”,让巡展弟子们大开眼界。
三个月后,巡展队伍返回两界山。林小满捧着厚厚的巡展记录,兴奋地向苏清寒与墨渊汇报:“这次巡展我们走过了十八个地域,收集了三十多种民间守护方法,还新增了五十多个实战案例,《地脉守护全书》第三版的修订素材已经足够了!”苏清寒翻看记录,眼中满是欣慰:“巡展的意义远超预期,它让守护的信念跨越了地域,让不同的人都参与到守护中来。”
当晚,护世盟的议事坛上,守护灯被重新放回案几。灯焰跳动的光芒,映照着巡展带回的灵草种子与各地的守护信物,也映照着每一位守护者的脸庞。“守护从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地域的事。”苏清寒的声音坚定,“它需要山河万里的人们共同参与,需要不同的智慧相互融合,只有这样,这份信念才能永远传递,这片天地才能永远安宁。”
月光洒在两界山,守护灯的光芒与星光交相辉映,如同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团结与传承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在修真界的每一个角落流传,直到地脉永存,山河无恙。
本章完。
喜欢地脉千年:守护者的征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地脉千年:守护者的征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