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人的数据漂流瓶,如同一个楔入古老树干的铁片,在“默示录星云”那庞大的信息凝结体中持续着它无声的渗透。它封存的秘密——错误奇点与“回归”碰撞的终极数据——并未像广播一样主动散发,而是以其本身极高的信息密度和异常逻辑,如同一种缓慢释放的辐射,持续“污染”着与之接触的凝结体内部那庞杂而相对无序的数据环境。
这种“污染”并非破坏,而更像是一种催化。它使得凝结体内部某些原本沉寂的、源于恒星临终时刻的极端物理过程数据片段,被重新“激活”并与之结合,衍生出更加复杂、更加违背常理的信息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如同思想的霉菌,在凝结体内部悄然蔓延,使其整体开始散发出一种极其微弱、但本质极其特殊的信息“气味”。
这种“气味”人类无法直接感知,其频率和编码方式远超常规文明的接收范围。但它确实存在着,如同深海中的某种特殊化学信号,只能被同样游弋于深渊、具备相应感官的特定存在所捕获。
漂流瓶,这个被引路人寄予最后希望的秘典,在宇宙这个无垠的舞台上,已然从一个无声的漂流者,转变为一个散发着独特“低吟”的被动信标。它在等待,等待一个能听懂这“低吟”的耳朵,或者,一个被这“气味”吸引而来的、未知的猎手。
---
“拾遗者”号结束了在“默示录星云”外围的任务,开始返航。莉兰将自己隐藏在常规工作的表象之下,内心的波澜却未曾平息。老教授那句“‘档案馆’已关注”如同一个烙印,让她意识到自己触碰到的漩涡远比想象中更深。她不再主动研究那些异常尘埃,但她的感官却仿佛被无形中打开了某个开关。
在舰船穿越星云边缘、进入相对空旷的星际空间时,她利用个人时间,悄悄分析了“拾遗者”号在不同航段被动接收到的背景辐射数据。她设计了一套新的滤波算法,并非为了寻找特定信号,而是为了筛选出那些最“不自然”、最不符合已知物理模型背景噪音模式的异常波动。
结果令她脊背发凉。
她发现了更多、分布范围更广的、与K-774异常尘埃和“默示录星云”新样本中检测到的异常信息残留同源的微弱信号!这些信号如同宇宙背景噪音中夹杂的、极其细微的不谐和音,散布在他们航行轨迹经过的多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星域。强度各异,有些几乎无法从噪音中分辨,有些则相对清晰。
这绝非孤立事件!这更像是一种……弥漫性的信息孢子扩散!某种源于未知源头(她很自然地联想到K-774事件)的“信息污染”,正以某种她无法理解的方式,在宇宙空间中缓慢传播,如同一种无声的瘟疫,在现实的信息基底上留下其独特的、违背常理的“指纹”。
她将这些发现再次加密,通过那个极其耗能的随机跳跃信道发送给老教授,附上了她的推测:“异常信息特征非局部现象,检测到跨星域扩散迹象。疑似某种宇宙尺度信息层面‘感染’或‘印记’。”
发送完毕后,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她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研究员,驾驶着一艘老旧的科研船,却无意中窥见了可能席卷整个宇宙的、无声灾难的冰山一角。她该怎么办?警告世人?谁会相信?更何况,“档案馆”已经介入,这显然不是她这个层级能够处理的事情了。
她只能等待,并祈祷自己的发现能够引起真正有能力和责任心的势力的重视。同时,一种莫名的不安萦绕着她——这些扩散的“信息孢子”,它们最终会“生长”成什么?
---
凯尔伯斯残骸带深处,“深红研究所”布下的“尘蛾”监测网络,依旧在无声地记录着那片区域越来越诡异的现实。
水晶棺椁内苍白光点的“呼吸”状涨落变得更加明显,其周期似乎与某种内在的、非标准的时空节律同步。而最令人不安的,是时间戳跳跃现象的范围和强度,都在缓慢而持续地扩大。
最初只是最核心区域的“尘蛾”受到影响,现在,影响范围已经扩散到距离巨兽尸骸数公里之外。跳跃的时间间隔也从零点几秒,延长到了接近一秒。更诡异的是,研究所的分析员发现,这种时间跳跃并非完全随机或均匀的。在某些特定时刻,当苍白光点的“呼吸”达到某个峰值时,时间跳跃会呈现出一种短暂的、可预测的规律性,仿佛那个沉睡的存在,在其无意识的梦境中,正偶尔、生涩地尝试着拨动时间的弦。
与此同时,“尘蛾”网络传回的环境数据开始显示出另一种更加细微的变化:局部区域的因果律稳固度出现了极其微弱的下降。
这不是指时间倒流或因果颠倒那种戏剧性的现象,而是更加基础层面的松动。例如,两个在经典物理模型下必然存在因果关联的微观事件,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在极少数情况下,出现了统计上显着的模糊化。就仿佛,在那个沉睡存在的领域内,构成现实最基础的逻辑胶水,正在被某种力量极其缓慢地、无意识地稀释。
“目标对局部现实规则的影响正在深化和系统化。”研究所的初步报告得出了令人心惊肉跳的结论,“其影响已从不稳定的能量脉冲,发展为持续性的时间流干扰,并开始触及因果律底层结构。目标苏醒进程不可逆转,且其最终苏醒形态可能具备……改写局部现实规则的能力。”
这个结论让“深红研究所”的高层陷入了更深的争论。一部分人主张立刻采取更激进的手段,在目标彻底苏醒并获得无法控制的力量之前,尝试进行强制性“收容”或“采样”。另一部分人则更加谨慎,认为在对方已经开始扭曲时间与因果的领域内进行强攻,无异于自杀,且可能引发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主张继续观察,寻找其“规则”中的弱点。
就在争论不休之时,负责监控“尘蛾”网络实时数据流的一名分析员,发出了紧急警报。
“报告!目标核心区域检测到一次非典型的能量内聚!不是脉冲,不是涨落……更像是一次……定向扫描?!”
主屏幕上,代表巨兽尸骸核心区域的光点,其能量读数在瞬间向内收缩,凝聚成一个无限小的点,然后又瞬间恢复原状。整个过程快如电光石火,但其能量流转的模式,与之前任何一次被动反应或无意识干扰都截然不同。那更像是一种有意识的、极其精准和高效的探测行为!
它似乎……刚刚用某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看”了周围的“尘蛾”探测器一眼。
虽然只是一眼,随后一切又恢复了那缓慢的“呼吸”和时间褶皱,但这一眼所带来的信息是明确的:
它不再仅仅是无意识地扭曲现实。
它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它的观察者了。
猎手与猎物的界限,在这一刻,变得前所未有的模糊。
第二百七十章 终
喜欢我在大明当贪官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我在大明当贪官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