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前面的诗句仅是在赞美蔡琰的容颜,
那么此刻,他已然将满腔爱意倾注其中!
这本不该在这样的场合发生,
可令人惊讶的是……
无论是蔡琰、蔡邕,还是卢植,甚至卫璋本人,
竟无一人出面打断!
仿佛默许了王仲的举动,犹如他与蔡琰本就该是一对。
“辗转徘徊,不忍离去。”
“情思翻涌,满心怅然。”
“……”
“策马扬鞭,终将东归。”
“手握缰绳,却仍踌躇不前。”
吟诵结束,王仲心潮澎湃,
一双明亮的眼睛凝视着蔡琰。
而蔡琰,同样含情脉脉,心意昭然。
“咳——!”
卫璋猛咳一声,硬生生将二人拉回现实。
席间,蔡邕捋了捋胡须,淡淡道:“这一局,胜负已分,当属云逸贤侄。”
卫仲道咬紧牙关,一脸不甘。
呵!书法比拼,我卫仲道定要胜你!
竞技场上。
王仲内心略微慌乱。
前世他从未接触过毛笔书写,更遑论精通隶书。
而今世作为珷将出身的县尉,比起书香门第的卫家公子,在书法造诣上显然不占优势。
最棘手的是——
系统天赋栏里竟没有书法技能。
当蔡邕宣布书法比试开始,文房四宝被呈上案头时。
王仲清晰捕捉到卫仲道眼中闪过的轻蔑,以及那转瞬即逝的讥诮笑意。
该如何应对?
刹那间。
系统界面突然刷新。
叮!检测到与卫仲道的书法对决,临时开放以下天赋:
小篆大师(限时一伍分钟)
隶书宗师(限时一伍分钟)
草书圣手(限时一伍分钟)
楷书专家(限时一伍分钟)
行书名家(限时一伍分钟)
天助我也!
这才是真正的金手指!
尽管是临时技能,但十五分钟足够扭转乾坤。
王仲眼中的慌乱顷刻消散。
与卫仲道目光相接时,嘴角勾起意味深长的弧度。
卫仲道不禁愣怔。
此人突如其来的自信从何而来?
主判官蔡邕宣布:为确保比试公允,二位需书写相同内容,方能评判高下。
卫家家主卫璋颔首:蔡公考虑周全,理应如此。
大儒卢植拱手:请蔡公出题。
蔡邕从檀木匣中取出一册纸质典籍。
指尖轻抚纸页,宛若对待稀世珍宝,眼中尽是怜爱之色。
与当今纸张过度使用的情形截然相反,汉代主要的书写载体仍是竹简和丝帛。尽管蔡伦改进了造纸技艺,却未能广泛推行。
拥有典籍收藏的家庭,已能跻身士族之列;
藏书丰厚者,更可冠以书香世家的美誉;
若藏有纸质书卷,那简直是鸿学大儒的门庭
——这等珍宝足以让整个文坛为之倾倒!
这般场景令卫仲道、卢植、卫璋等人惊愕不已,内心震撼难以言表。唯独王仲神情自若
——虽说这是他穿越后初次目睹古籍,但相较记忆中的书籍,蔡邕手中那卷简直拙劣不堪。
蔡邕展开书册,含笑提议:老夫极爱此篇诗文,二位贤侄不妨同书此作,以字迹工整者为胜。
当书页展现在王仲与卫仲道眼前时,王仲骤然怔住
——这分明是他在宴席即兴吟诵的诗作,竟被蔡邕辑录成册?
卫仲道抑扬顿挫地吟诵:
琉璃盏,琥珀光,糟床珠玉滴猩红。
烹龙炙凤凝脂泣,绣幕罗帷绕麝风。
吹龙管,擂鼍鼓;皓齿曲,楚腰舞。
更值青春将暮时,桃花零落如红雨。
劝君尽日酩酊醉,酒奠难至郦君墓。
诵毕由衷赞叹:绝妙!蔡公此诗当真令晚辈茅塞顿开!
噗嗤——
卢植突然失笑。卫璋勃然怒斥:卢子干!汝这是何意?难道质疑蔡公诗才?
卢植连连摆手:诗是好诗,绝妙好诗。只不过......他眼中闪过揶揄之色,这诗的作者并非伯喈兄,而是劣徒王仲。
什么?!
卫氏叔侄愕然转向蔡邕求证。
蔡邕微微颔首,坦诚道:“实不相瞒,这诗作确为云逸贤侄昨日宴席间即兴所作,老夫将其收录于此集之中。”
卢植放声大笑。
卫家叔侄却面色铁青,如同吞了黄连般难看。
卫仲道强撑颜面,冷哼道:“哼!能吟诗未必能挥毫,咱们手底下见真章!”
王仲从容不迫:“卫贤弟,你此刻心绪已乱,这比试还有必要继续么?”
卫仲道急忙闭目调息,试图平复心境。
书法之道,最重心境。
若无澄明之意,焉能落笔有神?
蔡琰见卫仲道渐入状态,唯恐他真能定神反败,眼波流转间忽生一计,柔声唤道:“云逸哥哥,真乃君子之风呢!”
那嗓音如莺啼婉转,直叫人耳畔生香。
王仲分明瞧见——卫仲道身子猛然僵住,面色涨红似要呕血!
云逸哥哥~
这亲昵称呼简直像猫爪挠心,卫仲道顿觉五内俱焚。
任他如何凝神,那娇声总在脑海盘旋不去。
卢植见状暗舒长气:蔡琰这一声已道明心迹。纵使此局王仲落败,蔡邕也断不会将爱女许给心绪浮躁的卫仲道。
正思忖间,王仲已挥毫而就。
“卫贤弟若再迟疑,可要耽误诸位时辰了。”
卫仲道骤然睁眼!
眸中凶光暴涨!
王仲的眼中似要喷出火来,那狰狞的模样仿佛要将对方撕碎!
提笔!
深吸一口气!
卫仲道笔走龙蛇!
一气呵成!
出人意料的是,他嘴角竟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显然,他对自己的作品极为满意。
笔锋遒劲,字字有力。
堪称佳作!
一旁的卫璋侧目一瞥,暗自松了口气。
卢植微微一愣。
心中莫名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难道这卫仲道......
他不敢再想下去。
连忙转头看向王仲的作品。
刹那间,他双目圆睁,满脸震惊!
“云逸,你的字......”
嘶——
卢植倒抽一口凉气!
“子干,怎么了?”蔡邕见状,不禁心生疑惑。
在他记忆中,卢植虽不精于书法,但也是当世大儒,何至于如此失态?
对面的卫仲道冷笑一声:“哼!怕是写得不堪入目,无颜示人吧?”
说完,他起身将自己的作品呈给蔡邕:“请蔡公品鉴。”
蔡邕接过细看,点头赞道:“不错!笔力雄浑,气势磅礴,通篇浑然天成,确为佳作!”
卫仲道喜形于色,连忙躬身行礼:“多谢蔡公夸赞!”
就在这时——
卢植招了招手:“伯喈,有些字我不认得,你来瞧瞧!”
什么?
竟有卢植不认识的书法?
蔡邕闻言一怔,快步走到王仲面前。
他的目光落在纸上,瞬间瞳孔一缩,倒吸一口凉气!
行家一出手,便知真功夫!
蔡邕满脸震撼,难以置信地盯着眼前的字迹!
【
“贤侄,你的书法究竟师从何人?”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王仲的五句诗分别以五种字体书写: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狂草。每种字体都精妙绝伦,无可挑剔。
王仲谦逊回应:“家师乔慧。”
(语文老师再次被推出来“挡箭”。)
“乔慧……乔慧!”
蔡邕反复念叨这个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当世有哪位精通诗词书法、还能超越自己的高人。
汉代书法家主要分两派:
一派以蔡邕为首的汉隶大家,
另一派以“草圣”张芝为代表的草书名家。
史载张芝淡泊名利,朝廷征召不应,时人敬称其为“张有道”。
虽然汉代书法以这两类为主,但其他书体亦蓬勃发展。汉朝三百余年间,书法臻于鼎盛——从小篆到隶书,再衍生出楷、行、草,至汉灵帝时已基本完备。
正因深谙此道,王仲才敢挥毫泼墨,毫无破绽。
“天下果然藏龙卧虎!”蔡邕捻须感叹,郑重道:“云逸,令师若出山,必为当世鸿儒,蔡某亦自愧弗如。”
卢植愕然:“伯喈,此言未免过誉……”
蔡邕解释:“子干请看,云逸首句诗用的是李斯小篆。常人写小篆只得其形,而他的字形神兼备,宛若天成。”
卢植凝视片刻,缓缓颔首。
“伯喈,这第二句的隶书笔意,似乎融入了你的风格,甚至还隐约可见钟繇、师宜官等人的神韵,真令人称奇。”
当时着名的书法家,除蔡邕外,还有钟繇、师宜官、梁鹄等人。
卢植难掩激动,仿佛发现了稀世珍宝。
蔡邕接着道:“第三句诗的笔法......倒是与王次仲先生一脉相承,方正平直,正是他的风格。”
如今通行的楷书,正是由东汉王次仲开创。
卢植好奇追问:“第四句又如何?”
蔡邕解释道:“这字迹兼具妍美与婉约,方圆相济,笔势流畅,颇有刘德升行书的意趣。”
看到第五句时,蔡邕感慨道:“此句莫非出自张伯英的草书?当年陛下征召,他却隐居钻研书艺,没想到真传竟落入......”
卫仲道察觉异样,悄悄靠近王仲偷瞄其作品。
这一看惊得他瞠目结舌,眼珠子险些夺眶而出。
蔡琰同样震惊不已。
王仲竟精通各类书体——隶书、小篆、楷书、行书、草书无一不精!
如此全才,实在令人惊叹!
想到即将嫁给这般才俊,蔡琰不禁心潮起伏。
卢植朗声笑道:“伯喈,这第二场比试结果......”
蔡邕斩钉截铁道:“当属云逸获胜!既已连胜两局,第三场琴艺比试无需再续,小女便许配给他了。”
王仲喜出望外,当即行礼:“多谢岳丈!”
“岳丈”二字一出,蔡琰顿时羞红了脸。
“父亲有所不知,云逸琴艺超群,女儿......甘拜下风。”
蔡邕诧异道:“云逸还精通琴艺?”
王仲慌忙说道:师傅教得不多,所以我的琴技有些古怪,这件事琰儿是知道的。他的眼神里满是柔情。
蔡邕捋着胡子,爽朗笑道:这样也好,你们年轻人可以互相切磋琴艺。
卢植朝蔡邕使了个眼色:伯喈,还有客人在场呢。
蔡邕连忙起身致歉:实在抱歉,寻得快婿一时高兴过头了。卫兄的聘礼还请收回,小女已经许配给云逸了。
卫璋怒哼道:蔡兄,没有我卫家帮忙,你这官复原职的事怕是要遥遥无期了,你可要想清楚!
蔡邕昂然道:功名利禄不过浮云,哪有琰儿的幸福重要。推迟就推迟吧,专心治学也不错。
喜欢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