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龙轩门外,原本静谧的街道已被警灯的红蓝交错彻底点燃,空气中弥漫汽车尾气的躁动。
记者们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将长枪短炮对准了那辆即将驶离的警车。
伊莱亚斯,这位初出茅庐的老绅士,此刻显得有些…狼狈。
他那身价值不菲的定制西装沾了些灰尘,头发也乱了几分,被两名LApd警员一左一右地“护送”着。
唯一还保持着几分体面的,大概是他怀里那只毛茸茸、像一团昂贵奶油泡芙的比熊犬。
那小东西似乎对周围的混乱一无所知,只是用黑曜石般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着。
我整理了一下袖口,缓步上前,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惋惜和…坚毅。
“我亲爱的朋友,”
我走近,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戏剧化的沉痛,“真没想到,我们会在这样的情境下告别。”
伊莱亚斯抬起头,看到是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有恼怒,有无奈,或许还有一丝被摆了一道的怨怼。
但他掩饰得很好,甚至扯出了一个扭曲的笑容:
“人生何处不相逢,西拉斯。
你的…‘临场反应’,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印象深刻”这几个字。
“彼此彼此,”
我回以一个同样“真诚”的微笑,“你的智慧与…‘韧性’,也同样值得钦佩。洛杉鸭将会铭记你的‘贡献’。”
我们像两个老友般,在警车的边缘,进行了一次短暂而“亲切”的拥抱。
隔着衣料,我能感受到他身体的僵硬。
“我会想念你的。”
我松开他,目光真诚地看着他。
“我也是,西拉斯。”
他回应道,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
我的目光缓缓下移,落在他怀里那只瑟瑟发抖的小狗身上,眼神瞬间变得柔和,甚至带上了一丝…近乎宠溺的光泽。
伊莱亚斯显然注意到了我的视线转移,眉头微蹙。
“哦不,我的朋友,”我摇了摇头,声音轻柔,仿佛怕惊扰了什么,“我是在和这位…小家伙说话。”
我微微俯身,伸出一根手指,用指尖轻轻挠了挠比熊犬柔软的下巴。
小狗舒服地眯起了眼睛,甚至伸出粉嫩的小舌头舔了舔我的指尖。
“瞧瞧这身皮毛,”我赞叹道,语气如同鉴赏一件稀世珍品,“还有这双眼睛,纯净得像是能映照出灵魂深处…真是个完美的小生灵。”
我的声音带着一种微妙的、几乎可以说是多情的韵味,每一个音节都经过精心雕琢。
伊莱亚斯:“……”
他看着我旁若无人地对着他的宠物狗发表长篇大论的赞美,脸色由白转青,又由青转黑,最后定格在一种接近铁锈的颜色。
“该死的…”
他终于忍不住低声咒骂了一句,但目光却恶狠狠地瞪着那只正享受着我抚摸的小狗。
“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混蛋!蠢货!叛徒!白瞎了我给你买的顶级狗粮和钻石项圈!”
他骂骂咧咧,当然,字面上是在斥责那只狗,但每一个字都像是射向我的利箭。
就在这时,那个如同暗夜阴影化身的身影——蝙蝠侠,无声无息地走了过来。
他没有理会我们之间这略显荒诞的互动。
直接从一名警察手中接过一副闪烁着幽蓝微光的特制手铐,“咔哒”一声,精准地拷在了伊莱亚斯的手腕上。
动作干净利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没有多说一个字,只是将伊莱亚斯交给了旁边的警官。
后者会意,将还在对着狗碎碎念的“谜语人”塞进了警车后座。
车门砰地关上,隔绝了伊莱亚斯最后一道饱含怨念的目光。
警车鸣笛驶离,闪烁的灯光渐渐远去。
平心而论,我确实该感谢伊莱亚斯。
这位蝙蝠侠的传闻,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并非什么秘密。
关于他的能力,我也通过各种渠道有所了解。
若单论纯粹的、不借助外物的格斗技巧和战术素养,这位“城市义警”大概率不是我的对手,毕竟三百多年的实战经验和非人躯体带来的优势是碾压性的。
但是……
考虑到他那一身层出不穷、闪烁着科技光芒的战衣和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
若非动用我那栋郊区别墅地下室里,那些真正压箱底的、见不得光的“收藏品”,恐怕我很难在他手下讨到便宜。
甚至可能落败。
伊莱亚斯·索恩先生,以一种他自己可能都未曾完全预料到的方式,为我挡下了这第一波最直接的冲击。
他就像一枚恰到好处的棋子,被放在了最显眼、也最危险的位置上。
再次感谢你,我“亲爱的朋友”。
我转过身,面向那些已经按捺不住、围拢过来的记者们。
脸上的表情瞬间切换
——从刚才的“惜别友人”和“爱怜宠物”,变成了一位忧心忡忡、但又充满正义感和公民责任感的社会精英。
我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领带,确保西装的褶皱平整。
眼神中充满了对法治的尊重和对犯罪的…痛心疾首。
“布莱克伍德先生!”
“请问您是如何发现‘谜语人’的行踪的?”
“您和蝙蝠侠是一起行动的吗?”
“您认识他吗?”
“作为顶峰战略咨询的执行董事,您当时在和索恩先生谈什么?”
“这次抓捕是否与贵公司有关?”
闪光灯如同白昼的闪电,麦克风像饥饿的触手般伸到我的面前。
我抬起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脸上露出一个温和而略带疲惫的微笑。
“各位,请冷静一下。”
我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开,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首先,我要向LApd和那位…嗯…勇敢的义务警员(vigilante)——蝙蝠侠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是他们的不懈努力和专业素养,才最终将这位危险的罪犯绳之以法。”
我巧妙地将功劳大部分推给了官方和蝙蝠侠。
这既是事实,也能有效降低我个人的“英雄色彩”,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至于我本人,”
我顿了顿,眼神扫过一张张好奇的脸庞,“只是恰好在这里与一位…商业伙伴用餐。
期间,我无意中注意到伊莱亚斯·索恩先生的一些…反常举动和言辞。
加之此前新闻中关于‘谜语人’越狱的报道,让我产生了一些合理的怀疑。”
我用词谨慎,将一切归结于敏锐的观察力和公民的警惕性。
“本着一个守法公民应尽的责任,我选择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悄悄联系了警方,并尽可能地提供了一些…协助。”
我没有细说我是如何“协助”的。
比如那一脚精准无比的“飞踹”,而是将其模糊化处理。
“能够为维护洛杉鸭的安宁尽一份绵薄之力,是我应尽的义务。
索恩先生的落网,证明了邪不压正,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我的回答滴水不漏。
既肯定了官方和蝙蝠侠的作用,又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自己的机智、勇敢和公民责任感,同时完美地将顶峰公司与“谜语人”的犯罪行为彻底切割开来。
至于我和伊莱亚斯刚才那番“亲切友好”的交流?
在场的记者们大概只会解读为成功人士之间复杂的商业关系吧。
在回答了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并再次强调了对执法部门的信心后,我在助理和临时安保的护送下,优雅地钻进早已等候在一旁的黑色轿车。
在一片闪光灯的追逐中,绝尘而去。
——
洛杉鸭市郊,马里奥·罗西家的客厅里,弥漫着一股典型的家庭周末午后的味道
——电视机的喧嚣、青春期男孩荷尔蒙过剩的吵闹。
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披萨饼冷掉后的油腻气味。
伊莎贝拉·罗西蜷缩在略显老旧的碎花沙发一角。
她身上穿着一件宽大的灰色连帽卫衣和黑色紧身运动裤,露出一截纤细白皙的脚踝。
金色的长发随意地披散着,几缕碎发垂落在光洁的额前。
她手里攥着电视遥控器,百无聊赖地切换着频道。
那张如同文艺复兴时期天使般精致的脸庞上,却写满了与年龄不符的倦怠。
客厅的另一头,她的三位表兄弟——舅舅马里奥的儿子们,正以各自的方式消磨着时光。
最大的那个,十七岁的安东尼,正对着手机屏幕傻笑,手指飞快地滑动着,屏幕上闪过tiktok那些快速剪辑、配着洗脑音乐的短视频。
另外两个,十五岁的文尼和十四岁的乔伊,则在客厅中央那块磨损的地毯上玩飞镖。
飞镖一次次“笃笃”地扎在墙靶上,伴随着他们时而兴奋的大喊、时而懊恼的抱怨,还有一些关于女孩、球赛和电子游戏的毫无营养的对话。
青春期的聒噪,像一群苍蝇在她耳边嗡嗡作响。
无聊透了。
伊兹在心里叹了口气。
是的,无聊,深入骨髓的无聊。
来到舅舅家已经快四个月了,她也按部就班地进入了当地的公立高中。
但这种所谓的“正常”生活,对她而言,就像是误入了某个低幼动画片的世界。
她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住在复活节石像屋里的章鱼哥,周围充斥着永远精力过剩、快乐得莫名其妙的海绵宝宝和派大星。
奇怪的是,她在学校里似乎还挺受欢迎。
那些叽叽喳喳的女生会主动跟她搭话,邀请她参加派对。
篮球队的几个男生看她的眼神也总是带着某种她懒得去解读的热度。
这大概得益于西拉斯手稿中的某些“社交技巧”批注。
“智力、外貌、体力占据绝对优势的个体,若能在行为习惯上刻意表现出与普通人的亲和性,而非流露心理或行为上的优越感,将有效降低潜在的敌意。
甚至获得‘被尊重’或‘被重视’的错觉反馈。”
她确实在这么做。
她会微笑着回应那些肤浅的问候,会偶尔参与那些无聊的话题。
甚至会在体育课上“不经意”地展现出远超常人的协调性和耐力。
当然,这要归功于她每晚在卧室里,对着手稿上那些古老而高效的体能训练图谱进行的秘密练习。
她那白皙得近乎透明的皮肤,纤细却充满爆发力的身体线条,以及那双偶尔会流露出与年龄不符的锐利和冷漠的蓝色眼眸,构成了一种奇异的吸引力。
但这一切都是表演。
内心深处,她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和西拉斯那些手稿中蕴藏的知识相比——那些关于权力运作的冷酷剖析、人体潜能的极限开发、法律漏洞的精妙利用、心理操纵的黑暗艺术……
学校里教的那些代数公式、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美国内战的起因经过结果…简直就像是幼儿园级别的识字卡片。
廉价的青春期友谊,懵懂青涩的所谓“爱情”,挥洒汗水的体育运动,厚厚的教科书……
所有这些被同龄人奉为圭臬的东西,在她看来,都肤浅、虚假得如同马戏团小丑脸上那厚厚的油彩。
她想起了手稿中,西拉斯用他那特有的、带着一丝嘲讽和洞见的笔触,对“教育”本质进行的分析:
“现代普及教育之核心,并非启迪民智,更非培养独立思考之能力——那对维系社会稳定而言过于危险。
其真正目的,乃是‘角色适应性’训练。
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知识灌输与行为规范,将个体塑造成符合社会预设岗位的‘零件’。
从流水线工人到中层管理者,从家庭主妇到超市收货员,其所需技能、思维模式乃至情感反应,均在长达十数年的教育规训中被悄然植入。
义务教育阶段之所以偶有鼓励‘辩证思考’之表象,乃因个体尚处‘未定型’状态,保留其可塑性有利于筛选出少数可堪大用之才。
然一旦进入分流轨道,如公立高中之流,教育内容便骤然肤浅、实用化,因其绝大多数‘产品’之最终社会定位,无非是汽修工、侍应生、卡车司机之流。
此类角色,安分守己、熟练操作远比深刻理解世界更为重要。
过度思考,于己于‘系统’皆为负担。”
这话听起来冷酷,却又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反驳的真实感。
伊兹瞥了一眼还在为投中一个“双倍十七分”而欢呼雀跃的文尼和乔伊。
他们精力充沛,心地或许也不坏,但…确实像是做那些“不需要过于深刻理论理解”的工作的好苗子。
但是她——伊莎贝拉·罗西,她也要去做一个家庭主妇,或者超市售货员吗?
光是想想,就让她胃里一阵翻腾。
她拿起遥控器,烦躁地按着换台键。屏幕上的画面飞速切换。
一个财经频道正在播报总统宣布对某友国商品加征高达100%关税的新闻。
西装革履的评论员忧心忡忡,认为这是疯狂的举动,必将引发贸易战,甚至可能动摇全球经济格局。
伊兹皱了皱眉,她记得西拉斯手稿的附录里,有关于历史上各种贸易壁垒及其灾难性后果的案例分析,比如《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如何加剧了大萧条……
但旋即,她又觉得这些宏大叙事离自己太过遥远。
总统疯了又如何?世界经济崩溃又怎样?
她现在连自己的未来都一片迷茫。
她又按了一下按钮。
画面切换到一个本地新闻频道。
女主播正字正腔圆地报道着一则突发新闻:
“……本台最新消息,备受关注的‘谜语人’伊莱亚斯·索恩,在越狱数周后,于今晚在市中心一家高档餐厅被警方和神秘义警蝙蝠侠联手抓获…”
屏幕上出现了现场画面:
闪烁的警灯,混乱的人群,被戴上手铐、表情愤懑的伊莱亚斯·索恩。
还有一个高大、笼罩在阴影中的身影,无疑就是传说中的蝙蝠侠。
伊兹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伊莱亚斯·索恩…这个名字她有点印象。
然后,镜头切换,对准了一个正站在记者群中接受采访的男人。
男人穿着一身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面容英俊,带着一种古典贵族的优雅气质。
他神态从容,侃侃而谈,即使在闪光灯的包围下,也丝毫不见慌乱,反而有种掌控全场的从容气度。
屏幕下方的字幕条清晰地显示着他的身份:
西拉斯·布莱克伍德 (Silas blackwood) - 顶峰战略投资咨询公司 执行董事
伊兹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上那个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的身影。
是他!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还和“谜语人”的被捕扯上了关系?
甚至…和蝙蝠侠一起?
一瞬间,无数的疑问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感,如同电流般窜过伊兹的四肢百骸。
那个她以为暂时远离了的、充满危险与刺激的世界,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再次闯入了她“正常”而无聊的生活。
客厅里表兄弟的吵闹声,电视里女主播的声音,似乎都变得遥远而模糊。
喜欢西拉斯如是说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西拉斯如是说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