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烟花仿佛还在眼前闪烁,新的一年便已悄然掀开扉页。何雨柱那句“把菜做好,把人待好,这天就塌不下来”的朴素箴言,如同定盘星,牢牢锚定了何雨柱和整个“何记”在新时代激流中的航向。何晓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维多利亚港渐渐苏醒的晨光,心中那份经过岁月与风浪洗礼后的沉静与坚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他深知,父亲彻底交棒,意味着“何记”这艘巨轮的未来航程,将完全由他这代人来掌舵。前方,是更广阔的海域,也必然有更莫测的风浪。过去的辉煌与坎坷,都已沉淀为厚重的压舱石,而新的传奇,正等待他去开创。
“新火计划”进入了深化和收获期。 在何晓的稳健操盘下,前期的战略性投入开始显现出强大的协同效应和增长动能。
? “智慧餐饮”战略 已从标杆店的“盆景”培育,发展成全球核心门店的“森林”生态。基于“何记大脑”的智能供应链系统,实现了全球食材的精准调度和成本优化,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AI营养师和个性化推荐系统,将客户留存率和客单价推向了新高;而在一些试点城市推出的“未来厨房”概念店,融合了机器人烹饪、沉浸式用餐体验和社交功能,成为了年轻消费群体的打卡地,也为“何记”品牌注入了强烈的科技感和未来感。
? “可持续饮食”战略 不再仅仅是品牌宣传的标签,而是深入到了企业的骨髓。通过投资垂直农业、植物基蛋白研发,以及与环保组织的深度合作,“何记”在降低碳足迹的同时,也开辟了新的增长曲线。其发布的年度ESG报告,因数据扎实、目标清晰、实践案例丰富,获得了国际权威评级机构的高度认可,吸引了大量注重长期价值的绿色投资基金,股价和品牌美誉度相得益彰。
? “共创生态”战略 更是枝繁叶茂。“何记生活创想平台”已孵化出数个颇具影响力的子品牌,覆盖了健康轻食、精品咖啡、新中式茶饮等多个细分赛道。平台上的顶级创作者,甚至获得了“何记”的风险投资,开始了独立运营。这种开放、赋能、共生的模式,使得“何记”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商业帝国,而演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饮食生活创新生态”,其边界不断拓展,根基也越发深厚。
然而,树大招风。 “何记”的持续成功,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其再次成为国内外资本巨头和竞争对手重点关注的“猎物”。这一次的挑战,不再是低层次的价格战或舆论抹黑,而是更高维度的、针对公司控制权和战略方向的博弈。
一家名为“全球餐饮资本”(Gdc)的国际顶级私募股权基金,向“何记”董事会发出了“友好”的非约束性要约,希望以高溢价收购其相当比例的股权,并谋求董事会席位,声称将利用其全球资源,助力“何记”实现“跨越式发展”。几乎同时,一家有深厚国资背景的产业基金也表达了类似的“战略投资”意向。
这两份看似诱人的“橄榄枝”,在董事会内部引发了激烈争论。部分董事认为,引入实力强大的战略投资者,可以优化股东结构,获得宝贵资源,加速国际化进程。但何晓和以欧阳文山为首的核心管理层,则敏锐地察觉到其背后潜在的风险:一旦让渡过多股权和董事会权力,“何记”很可能丧失战略自主性,其精心构建的独特文化和长期主义发展模式,可能被迫改变,甚至沦为资本逐利的工具。
面对分歧,何晓展现了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战略定力。他没有简单否决,而是组织了一场深入的“战略务虚会”,邀请内外部专家,共同研判行业趋势和资本市场的长期逻辑。他引导大家思考一个根本性问题:“何记”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是资本的规模,还是对品质的坚守、对技术的驾驭、对用户的洞察、对文化的传承?
经过充分辩论,董事会最终达成共识:“何记”的护城河,在于其独特的品牌精神、卓越的运营能力和不断进化的创新生态,而非单纯的资本实力。 引入短期逐利的财务投资者或意图过强的战略投资者,可能弊大于利。
基于此,何晓亲自领导了与投资方的谈判。他态度谦和,但立场坚定:欢迎所有认同“何记”长期价值的财务投资者,但必须确保管理团队的战略主导权和公司文化的独立性;对于战略投资者,则仅限于在具体业务领域(如特定区域市场拓展、前沿技术合作)开展项目层面的合作,拒绝出让核心控制权。
这场高水平的资本博弈,最终以“何记”的胜利告终。Gdc在意识到无法获得预期影响力后,选择了知难而退。而那家产业基金,在经过深入沟通后,反而对“何记”的管理团队和战略模式产生了更大敬意,最终达成了一项仅限于特定供应链合作项目的少数股权投资协议,成为了“何记”生态的良性补充。
经此一役,何晓不仅巩固了其在公司的领导地位,更向外界清晰地传递了“何记”坚持独立发展、聚焦长期价值的强大信号。 资本市场用持续的“买入”评级回应了这份定力,“何记”的市值再上新台阶。
业务的蓬勃发展与资本市场的认可,并没有让何晓停下思考的脚步。 他时常与退居幕后的父亲交流,话题早已超越具体业务,更多是关于企业传承、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的宏观思考。
在一个周末的午后,何晓带着一份厚厚的规划书,再次来到父亲居住的四合院博物馆。阳光透过海棠树的枝叶,在院中的石桌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何雨柱正悠闲地品着茶,翻阅着一本关于古代食器考据的书籍。
“爸,我想启动一个新项目,”何晓将规划书放在父亲面前,语气带着一丝兴奋,“我称之为‘薪火计划’。”
何雨柱放下书,拿起老花镜,饶有兴致地翻看起来。规划书的标题是:《“何记”未来领袖培养与创新孵化“薪火计划”纲要》。
何晓解释道:“‘新火计划’让我们在业务和模式上完成了升级,但企业的长久生命力,最终取决于人。‘薪火计划’的核心,是为‘何记’的未来储备和锻造下一代的核心力量。它包含三个层面:”
1. 内部“青苗工程”:在全球范围内选拔最有潜力的年轻员工,进行跨地区、跨职能、跨文化的系统轮岗和项目历练,并配备资深高管作为导师,目标是培养未来10-15年的集团领军人物。
2. 外部“星火计划”:设立规模可观的“何记创新基金”,面向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科学家、食品工程师、设计师,支持他们进行与未来饮食相关的颠覆性技术研究和创意项目孵化,不计短期回报,只为播种未来。
3. 社会“播火行动”:与教育部门合作,在全国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推广“食育课程”,并设立“何记匠心奖学金”,资助有志于学习烹饪、食品科学的寒门学子,从根本上拓宽行业的人才基础,履行社会责任。
何雨柱一页一页仔细地看着,不时点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乃至震撼的表情。他放下规划书,摘下老花镜,目光深邃地看着儿子:“晓儿,这个计划,想的不是三年五年,是三十年、五十年啊。你这是要给‘何记’栽下了一片看不见的森林。”
“爸,您说过,咱们这口锅里的火不能灭。”何晓目光坚定,“火种要传下去,就得找最好的柴,用最耐烧的法子。‘何记’不能只在我们手里辉煌,更要在下一代,下下一代手里,继续照亮更远的地方。”
何雨柱沉默良久,缓缓地给自己和儿子都斟满了茶,举起杯:“好!这个计划,爸全力支持!这杯茶,爸敬你。敬你心里装的,不只是‘何记’的生意,是‘何记’的百年基业,是咱们这个行当的未来。”
两只茶杯轻轻相碰,清越之声在寂静的院落中回荡,仿佛象征着一种跨越时代的使命交接与精神共鸣。
“薪火计划”的启动,标志着“何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具历史纵深的阶段。 它不再仅仅满足于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业实体,而是立志于成为一个能够自我更新、生生不息的社会组织,一个能够为行业、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的创新平台。
春去秋来,何晓带领着他的团队,在全球化、数字化、可持续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同时精心浇灌着“薪火计划”这片希望的苗圃。而何雨柱,则安然地沉浸在他的博物馆和故纸堆中,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何记”的文化根脉。
偶尔,在重要的公司庆典或家族聚会时,父子二人会一同出现。何雨柱的头发已近乎全白,但精神矍铄,眼神清澈;何晓则愈发沉稳干练,眉宇间既有杀伐决断的锐气,也有海纳百川的从容。他们站在一起,本身就是一部“何记”发展史的缩影,也是“薪火相传”最生动的注脚。
没有人知道明天的市场会有怎样的波澜,未来的科技会带来怎样的颠覆。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把菜做好,把人待好”的初心不改,“寻找最好柴火”的追求不熄,“何记”这艘航船,就能在何晓及其后继者的引领下,穿越任何时代的惊涛骇浪,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新的征程,已然开启。传奇,仍在继续。而最好的篇章,或许永远在下一个黎明。
喜欢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