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势力的全方位打压,如同沉重的铁幕,笼罩在“何记”上空。舆论的围剿、政策的卡脖、资源的断供、人才的骚扰……每一招都直指要害,意图将“何记”这棵已然枝繁叶茂的大树连根拔起。香港总部气氛压抑,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凝重。何雨柱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鬓角的白发似乎一夜之间又多了一些。但他眼神中的火焰,却从未熄灭,反而在绝境中燃烧得更加炽烈。
他知道,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此刻,任何犹豫和妥协,都将导致万劫不复。唯一的生路,就是顶住压力,寻找对手攻势中的破绽,在绝境中发起反击!
转机,首先出现在看似最不可能的舆论战场。
欧阳文山监控到,那几家奉命围剿“何记”的官方背景媒体,其连篇累牍的批判文章,在业内和资深网民中,开始引发一些反弹和质疑。一些独立的财经评论员和美食博主公开发声,指出这种将一家守法经营、在国际上赢得声誉的民营企业简单标签化为“挟洋自重”、“无序扩张”的做法,有失公允,不利于营造健康的营商环境。更有声音尖锐地提问:“打压一个成功的‘何记’,真的就能振兴其他餐饮品牌吗?还是只会让整个行业寒心?”
这些声音虽然微弱,却像投入死水中的石子,激起了涟漪。欧阳文山敏锐地抓住这一丝缝隙,不再被动防御,而是主动出击。他策划了一系列“软性”反击:
1. 事实说话:组织一批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审计和咨询机构,对“何记”的纳税记录、就业贡献、供应链带动效应、食品安全投入等进行独立评估,并形成详实的报告,通过友好渠道低调发布,用无可辩驳的数据回应“缺乏社会担当”的指责。
2. 故事动人:邀请几位在“何记”工作超过二十年的老员工、以及与“何记”合作致富的食材基地农户,拍摄系列微纪录片,讲述他们与“何记”共同成长的真实故事,突出“何记”的“人情味”和“共赢理念”,在社交媒体引发情感共鸣。
3. 借力打力:巧妙利用“何记”在海外获得的荣誉(如伦敦米其林星级),将其解读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与“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挂钩,邀请外交、文化领域的专家撰文评论,提升话题高度,化解负面标签。
这一套组合拳,以柔克刚,逐渐扭转了部分舆论风向,让打压者的声音不再那么理直气壮。
然而,真正的突破,来自于一个意想不到的“奇兵”——棒梗!
在陈伯的严密保护和耐心引导下,棒梗的心态发生了微妙而关键的变化。他亲眼目睹了母亲秦淮茹在许大茂裹挟下的无奈与痛苦,也切身感受到了“何记”在巨大压力下的坚韧与正气。尤其是何雨柱在得知他处境后,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通过陈伯给予他生活上的帮助和重新做人的机会,这种以德报怨的胸怀,深深触动了他内心尚未完全泯灭的良知。
一天深夜,棒梗通过陈伯,给何雨柱带来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柱……柱叔,”棒梗的声音在电话里有些颤抖,但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决绝,“我……我偷听到许大茂和那个北方基金的人密谈……他们……他们不只是想搞垮‘何记’,他们有一个更大的计划!他们想利用打压‘何记’造成的行业震动,低价收购几家有潜力的区域餐饮品牌,然后打包成一个新的‘国家队’餐饮集团,去海外上市圈钱!许大茂在里面牵线搭桥,能拿干股!他们……他们甚至提到了几个部委里的……名字!”
棒梗还提供了一条更具体的线索:许大茂近期频繁接触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资金往来异常,疑似在向境外转移资产和洗钱!
这个消息,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它不仅揭示了对方打压“何记”的更深层目的——不仅仅是消灭一个竞争对手,更是为了实施一个更大的资本阴谋;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许大茂涉嫌经济犯罪的确凿线索!如果这些证据坐实,不仅许大茂将万劫不复,更可能牵连出其背后的保护伞,从而彻底瓦解针对“何记”的攻势!
何雨柱强压住内心的激动,沉声对陈伯说:“陈伯,保护好棒梗!这些信息,立刻整理成最严谨的形式,通过最可靠的渠道,分别递给经侦、证监会和……纪律检查部门!要快,要准!”
这是一步险棋!一旦启动,就将与对方彻底撕破脸,再无回旋余地。但也是绝地求生的唯一希望!
几乎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战场——海外资本市场,“何记”也迎来了反击的契机。
由于“何记”顶住了初期的疯狂打压,其扎实的基本面(尤其是伦敦和星洲店的优异业绩)逐渐被理性的国际投资者所认可。之前因负面舆论而下跌的股价,开始企稳回升。几家之前观望的全球顶级长线基金,开始大规模增持“何记”股票,他们认为“何记”在中国消费升级和全球化浪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稀缺价值,眼前的打压反而是低位建仓的良机。
丰裕资本郑总抓住机会,联合这些国际资本,发起了一场针对恶意做空势力的“逼空”行动。大量买盘涌入,不断推高股价,使得那些企图通过做空获利的资金损失惨重,被迫平仓离场。“何记”在资本市场的压力骤然减轻,股价甚至创出新高!
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下的信任票,极大地鼓舞了“何记”内部的士气,也向外界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何记”的价值,不是几篇负面报道能够抹杀的!
三路告捷!舆论出现松动,内部爆料直指要害,资本市场强势反弹!
压抑已久的“何记”总部,终于透进了一丝曙光。何雨柱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果断发起了总攻!
他亲自坐镇,指挥了一场多管齐下的“绝地反击”:
1. 司法利剑出鞘:张律师团队配合相关部门,以棒梗提供的线索为突破口,正式对许大茂及其关联公司涉嫌经济犯罪的行为提起刑事控告,并申请冻结其资产。同时,就北方势力利用行政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向更高级别的监管机构提交了实名举报信。
2. 政策游说破冰:何雨柱通过李主任等相对理性的渠道,再次递交了“何记”的陈述材料,重点强调“何记”在稳定就业、依法纳税、带动农业产业化方面的贡献,以及被打压后对地方经济和行业信心的负面影响,恳请上级关注并制止这种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
3. 业务逆势扩张:在海外资金的支持下,何雨柱逆势加大在国内二三线市场的投入,加速“何记味典”零售渠道的铺设和“社区厨房”新业态的试点,用实实在在的业务增长和就业岗位,回击“无序扩张”的指控。
4. 高层隔空喊话:在一次有影响力的行业论坛上,何雨柱受邀发表视频演讲。他没有诉苦,没有指责,而是以“坚守与创新——中式餐饮的全球化思考”为题,阐述了“何记”的发展理念,最后意味深长地说:“我相信,中国经济的海洋足够广阔,容得下所有守法经营、勇于创新的企业。给企业一个公平的舞台,他们必将还世界一个惊喜!”
这番讲话,姿态高,格局大,既表明了立场,也展现了胸怀,赢得了广泛赞誉。
多管齐下,效果立竿见影!
许大茂被经侦部门带走调查的消息不胫而走,其背后的势力顿时阵脚大乱。针对“何记”的舆论打压明显减弱,那些上纲上线的批判文章悄然消失。之前被卡住的审批流程,开始出现松动迹象。
更重要的是,更高层面的态度似乎发生了微妙变化。有消息称,某位主管经济的领导在内部会议上,提到了要“保护市场主体积极性”,“防止运动式执法对企业正常经营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压迫在“何记”头上的铁幕,被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巨大的裂口!
绝地反击,首战告捷!然而,何雨柱深知,这远非最终的胜利。对手根基深厚,绝不会轻易认输。许大茂不过是个马前卒,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但这一次反击,彻底扭转了“何记”被动挨打的局面,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和战略主动。
深夜,何雨柱再次站到窗前,维多利亚港的灯火依旧璀璨。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带着一丝疲惫却无比坚毅的笑容。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娄晓娥的号码:
“晓娥,告诉伙计们,最难的时刻,我们顶过去了!但放松不得,接下来,该我们出手了!”
绝地反击的号角已经吹响,“何记”这艘航船,在经历了最猛烈的风暴洗礼后,不仅没有沉没,反而锤炼得更加坚固,调整好风帆,准备驶向新的、更广阔的航程。而真正的终局,正在这攻守易形中,悄然临近。
喜欢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