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子牙上山,公豹同行**
姜子牙长至三十二岁,虽天资聪颖,胸怀韬略,于凡俗学问上颇有建树,然于仙道一途,却正如元始天尊所料,根基初定却难有寸进,屡试不第,功名未成,家道亦渐中落,常感怀才不遇,心中苦闷。
这一日,他于渭水之畔垂钓,非为游鱼,实为排遣心中郁结。正神游天外之际,忽见一鹤发童颜、手持蟠龙杖的老者(南极仙翁所化)踏波而来,仙风道骨,不似凡人。
老者见他,微微一笑:“阁下可是姜尚姜子牙?”
姜子牙忙起身行礼:“正是在下。不知仙长有何见教?”
老者抚须道:“观你面相,虽仙道难成,却身负天命,与那昆仑山玉虚宫有缘。何不随我上山,求取大道,或可另有一番作为?”
姜子牙闻言,心中震动。他早闻昆仑乃仙家圣地,玉虚宫更是圣人道场,只是自忖无缘。此刻仙长相邀,岂有不愿之理?当即拜谢:“若蒙仙长引荐,子牙感激不尽!”
“善。”老者点头,祥云自生,托起姜子牙,便欲往昆仑而去。
恰在此时,天际一道黑色遁光掠过,落在不远处,显出一位身着黑袍、面容俊朗却带着几分阴鸷之气的道人。那道人见到老者与姜子牙,眼中精光一闪,上前拱手道:“晚辈申公豹,久慕玉虚圣境,恳请仙长收录门下,同往昆仑求道!”
这申公豹,亦是异类得道,心思活络,嗅觉敏锐,早已察觉昆仑山乃大劫关键,更感知到姜子牙身上那若有若无的天命气息,故特来追寻,欲借机拜入圣人门下。
南极仙翁(所化老者)目光在申公豹身上停留一瞬,看透其本体乃是一头黑豹修炼成精,根脚尚可,但心性跳脱,因果纠缠。他心念微动,师尊只言引姜子牙上山,并未提及此子。然,封神大劫,变数丛生,此子主动来投,或也是缘法,且带回山由师尊定夺。
“既如此,你二人便同往吧。”老者袖袍一卷,祥云裹挟着姜子牙与申公豹,直上九天,往那昆仑山玉虚宫而去。
**二、 玉虚门下,同门异心**
昆仑山,玉虚宫外。
南极仙翁恢复本相,引着姜子牙与申公豹入内拜见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高坐云床,慧眼如炬,扫过下方二人。在姜子牙身上,他看到了那隐而不发的飞熊气运,虽仙骨平平,却正合那“仙道难成,享人间富贵”的天命。而在申公豹身上,他看到的是机变与野心,以及那与大劫纠缠更深的因果线。
“姜尚,你与吾有缘,可入我门下,为二代弟子,习玉虚道法,日后自有你用武之地。”元始天尊对姜子牙道。
姜子牙大喜过望,连忙叩首:“弟子姜尚,拜见师尊!”
“申公豹,”元始天尊目光转向他,“你根骨尚可,然心性未定,亦与玉虚有缘,便收录门下,与你姜尚师兄一同修行,需谨守门规,静心悟道。”
申公豹亦是大礼参拜:“弟子申公豹,谢师尊收录!定当勤修苦练,不负师恩!”他心中暗喜,总算踏入了这圣人门庭。
自此,姜子牙与申公豹便在昆仑山玉虚宫住下,听元始天尊讲混元道果,习玉清仙法,炼神通术数。
姜子牙性情敦厚,虽资质所限,进境缓慢,却肯下苦功,对兵法韬略、治国安邦之道尤为上心,常与师兄南极仙翁、云中子等人请教。元始天尊知其所长,亦多有指点此类学问。
而申公豹则天资聪颖,于道法神通一学便会,进境极快,尤擅移山倒海、变化腾挪之术,被称为“左道之术”亦不以为然。他见姜子牙修为低下,却颇受师尊“青睐”(实则因其天命),心中渐生不平,常于言语间暗含机锋,试探挤兑。姜子牙往往一笑置之,不予计较,更让申公豹觉得其虚伪,同门之情,貌合神离。
三、 商王更迭,
就在姜子牙、申公豹于昆仑学艺之时,人间王朝,风云变幻。
商王帝乙年老病重,于弥留之际,召集群臣,欲立储君。长子微子启贤明,次子微子衍亦仁厚,然三子受德(子辛)虽勇武过人,能言善辩,却性喜奢靡,刚愎自用。朝中大臣如商容、比干、梅伯等,多属意微子启。
然帝乙晚年,尤爱受德之力能托梁、智足拒谏之勇。更有一则流传的异闻,言帝乙曾率众游于御园,飞云阁突塌一梁,受德竟徒手托住,保得帝乙无恙,由是帝乙对其另眼相看。
最终,帝乙力排众议,立受德为太子。不久,帝乙崩,受德继位,是为**帝辛**,后世史书多称其为**纣王**。
纣王初登大宝,亦曾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打压诸侯,显露出雄主之姿。
昆仑山上,静诵黄庭的姜子牙,偶尔望向朝歌方向,眉宇间会闪过一丝莫名的忧虑,他虽不明所以,但天命在身,已让他对人间气运有所感应。而申公豹,则对那权力巅峰的朝歌,流露出更多的兴趣与野心。
喜欢鹤舞洪荒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鹤舞洪荒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