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设立不公律例、记录欺压条文的人有祸了!
你们剥夺贫寒人的权利,压榨我百姓中的困苦者,
抢占寡妇的财产,掠夺孤儿的家业。
到耶和华惩罚之日、灾祸从远方临到时,你们要如何行?
你们要向谁逃奔?你们的财富要寄托何处?
只能屈身在被掳的人中,倒卧在被杀者之下。
即使这样,耶和华的怒气还未转消,他的手仍然伸出。
耶和华说:“亚述是我怒气的棍,我派他攻击亵渎的国民(指犹大),
吩咐他攻击使我愤怒的百姓,抢掠财物,践踏他们如街上的泥土。”
但亚述王的心意并非如此,他图谋毁灭多国,说:
“我的将领不都是君王吗?
我攻下迦勒挪如取迦基米施,取哈马如取亚珥拔,
取撒马利亚如取大马士革!
我手够到那些拜偶像的国度,他们偶像比耶路撒冷和撒玛利亚更多;
我既铲平撒玛利亚和她的偶像,岂不能同样对待耶路撒冷?”
主完成在锡安山和耶路撒冷的工后,必说:
“我必惩罚亚述王自大的心和高傲的眼目,
因他说:‘我靠己力成就,凭我智慧行事,我废除列国界限,抢夺财宝,
如勇士制服列王;我掳掠列国,如取鸟巢,如拾遗卵,
无人敢动翅膀、张口鸣叫。’”
斧头岂可向挥斧的自夸?锯子岂可向拉锯的夸口?
好比棍抡起那举棍的,杖举起那非木的人!
因此,主万军之耶和华必使亚述的肥壮人变为瘦弱,
在他的荣华之下点燃烈火,如焚烧荆棘蒺藜一般。
以色列的光必成为火,以色列的圣者必成为火焰,
一日之间烧尽亚述的林木和肥田,从灵魂到身体都摧毁;
他林中的树木所剩无几,孩子都能数算。
到那日,以色列所剩的余民不再依赖击打他们的(指亚施),
却诚实依赖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
以色列啊,你的百姓虽多如海沙,只有剩余的归回;
因为灭绝的事已定,必有公义施行天下。
主万军之耶和华必在全地成就定局。
所以,主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
“住锡安我的百姓啊,不要怕亚述人;
他们虽用杖击打你,举棍恐吓,如埃及一样,
但稍过片刻,我的怒气将尽,转向毁灭他们。”
万军之耶和华必挥鞭击打他们,如击打米甸的磐石;
向海伸杖,如当年在埃及行事。
到那日,亚述的重担必离开你肩头,轭必离开你颈项,因你日益强盛。
亚述军队已到亚叶,经过米矶仑,在密抹存放辎重;
他们越过隘口,在迦巴扎营;
拉玛人战兢,扫罗的基比亚人逃跑;
迦琳的居民啊,高声呼喊!莱煞人,侧耳听!
可怜的亚拿突、玛得米那人逃避,基柄的居民藏身。
今日亚述军旅驻营挪伯,向锡安山、耶路撒冷城挥拳。
但万军之耶和华必如砍伐树林,用大能劈碎他们;
他必砍下树枝,削平高大香柏木,
以铁斧砍倒黎巴嫩森林中最壮丽的树木。
——————
本章关键点与神学主题
1. 神使用工具却不认可其动机:亚述是神审判犹大的“棍”,但其侵略出于骄傲野心。神容许其作为,但按其动机审判。
2. 工具不能夸口胜过使用者:“斧岂可向用斧砍木的自夸?”强调一切权柄出于神,任何被用工具若自高必受罚。
3. 审判中的余民原则:即使全民受罚,神存留“剩余者”归回信靠他,显明恩典不废弃。
4. 神的愤怒有限度:对犹大的怒气“稍过片刻”将尽,转向刑罚亚述,表明审判为炼净非灭绝。
5. 神的终极主权:从定亚述命运到描述其进军路线再到突然拦截,显明神完全掌控历史进程。
现实指导意义
* 公义始于立法者:领袖若制定不公制度,必招致全民审判。今日社会公义的基础是法律公平。
* 警惕权力带来的骄傲:亚述的覆灭提醒所有权柄者(政治、经济、宗教):能力是受托的,自夸必倒。
* 苦难中辨识神的手:百姓被亚述压迫时,要明白这是神的管教而非弃绝,从而归向非背叛。
* 真正的保障在神:亚述军势如破竹,但神一言可灭。教会面对强大压迫时,当信靠神主权。
* 盼望在于“剩余者”:即使整体失败,神仍保守真心归向他的余民,这激励个人在堕落环境中持守信仰。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圣经21世纪GQ版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