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相亲生育热潮席卷四方,不仅让百姓成家育子的心愿愈发迫切,更让敏锐的商家嗅到了藏在“新生”里的商机。
医者老吴——那个早年便跟着公子欣推广医术、如今已获官身的老大夫,便是最先行动的人;
而做丝绸、办酒席、制育儿用品的商户们,也纷纷跟上,一时间,从咸阳的街巷到边疆的商埠,处处都是围绕“婚育”忙活的热闹景象,既赚了银钱,又添了民生活力。
一、老吴:医者觅商机,安胎药材稳赚
老吴在咸阳城的医馆本就客源不断,自打选秀引发生育潮,他见每日来问诊的孕妇多了三成,其中不少是异族姑娘或寒门女子,对安胎药材需求迫切,心里便有了盘算:
“安胎药是刚需,如今人丁要旺,这生意既不违法,又能帮人,还能多赚些银钱贴补医馆,何乐而不为?”
他虽有官身,每月有俸禄,家中不缺吃穿,但生意人的心眼半点不少——早在三月前,便差药农弟子去岭南、西域的草药基地,
提前定下了“南荒草”“血竭花”“当归”等安胎常用药材,还特意嘱咐多收些西域的“乳香”(与当归配伍能安神保胎)、岭南的“安胎藤”(煮水喝可防胎动不安),按平价收购,囤了满满两大库房。
如今,老吴在医馆旁开了间“安胎药铺”,门楣上挂着“平价安胎,医者仁心”的木牌,药铺里的药材按“孕期月份”分类摆放:
孕早期的“安神汤”药材包、孕中期的“养胎丸”原料、孕晚期的“顺产草” bundle,每包都配着双语说明书(秦话+异族语言),方便异族孕妇查看。
价格也定得公道,一包“安神汤”药材只卖五钱,比市面均价低两钱,老吴常对伙计说:“咱有官身,不缺那点利,别抬价,赚个辛苦钱就行,名声比银钱重要。”
药铺一开门,便挤满了人:咸阳的官宦家眷来买“养胎丸”,西域的古丽妹妹(与扶苏秀女古丽同族)来买“安胎藤”,岭南的渔妇阿莲来买“顺产草”,老吴亲自坐诊,一边抓药一边叮嘱:
“这藤煮水要文火慢熬,每日一碗,别吃生冷的鱼鲜。”
忙到晌午,库房里的药材已卖出去大半,伙计笑着报数:“先生,今日赚了两百钱,比往日多了一倍!”
老吴捋着胡须笑:“不急,这生意啊,得做长远,等过些日子娃娃们出生,咱们再卖些育儿的药膏,又是一笔稳赚的买卖。”
二、丝绸业:婚服婴衣忙,织机不停转
咸阳城最大的丝绸铺“锦绣阁”,老板张掌柜早盯着相亲潮动了心思。
他借着墨家改良的水力纺织机,赶制了三大类新品:
一是“婚服”,分秦式大红袍(绣龙凤)、西域式彩绸裙(缀玛瑙)、百越式短褂(绣鱼纹),满足各族新人需求;
二是“婴衣”,用柔软的沙漠棉织成,有连体衣、肚兜、小外套,颜色多是浅黄、浅粉,讨个“吉祥”;
三是“育儿布”,宽幅的棉布可做襁褓,细薄的丝绸可做尿布,比麻布舒服,很受孕妇欢迎。
张掌柜还很会营销,在铺子里摆了个“婚育套餐”:一套婚服+两套婴衣+十尺育儿布,只卖五十钱,比单买便宜十钱。
西域商人的女儿莉娅(赢欣所选秀女)来买婚服时,张掌柜特意推荐了彩绸裙:“姑娘是西域人,这裙子缀着玛瑙,既合你习俗,又显喜庆,婚后生了娃,再买套婴衣,咱们还能再便宜些!”
莉娅笑着下单,临走时还介绍了几位异族姐妹来买,张掌柜的生意愈发红火,每日要让工匠们加班到深夜,水力纺织机的“嗡嗡”声,在咸阳的街巷里响个不停。
三、生育用品:摇篮被褥俏,家家户户备
做木工的王师傅,以前靠打家具过活,如今改做“育儿用品”,生意好到忙不过来。
他打的摇篮,用轻便的杨木,底部装了墨家改良的“减震木轴”,宝宝躺在里面摇晃不颠簸;
做的被褥,用新弹的棉花,被套绣着“长命百岁”的字样;还有喂奶的木勺、换尿布的木盆,都做得小巧精致,很受百姓喜欢。
王师傅在郡城的集市上摆了个摊子,旁边挂着“买摇篮送木勺”的牌子,农户赵大叔刚娶了刘婶,便来买摇篮:
“王师傅,给俺打个结实的,俺家婆娘怀了孕,等娃生了好用,要是好用,俺再给村里的伙计们推荐!”
王师傅笑着应下:“放心,这摇篮能用到娃三岁,保准结实,再送你个木勺,给娃喂米糊正好!”
不到一上午,王师傅便卖出去二十个摇篮,赚的钱比往日打家具多了三成。
四、酒席业:婚宴满月宴,酒楼忙不停
咸阳城外的“醉仙楼”,老板李掌柜更是把“婚育酒席”做得风生水起。
他推出了两种套餐:一是“婚宴套餐”,八菜一汤(有红烧肉、炖鸡、鱼鲜,都是寓意“吉祥”的菜),送一壶米酒,适合十桌以内的小婚宴,只收二百钱;
二是“满月宴套餐”,六菜一汤(有鸡蛋羹、小米粥,适合产妇和宾客),送一筐红鸡蛋,收一百五十钱。
李掌柜还很会借势,凡来订酒席的,只要出示婚书或新生儿的“户籍凭证”,便再送一盘糕点。
润疆的农夫阿木家办满月宴,订了十桌满月宴套餐,李掌柜特意多送了两筐红鸡蛋:“阿木大叔,您家孙子是大秦的新子民,这鸡蛋祝您家娃长命百岁,以后多生几个,多领朝廷的奖励!”
阿木笑得合不拢嘴,当场又介绍了几位部落里的邻居来订酒席。
短短一月,醉仙楼的酒席订单排到了三个月后,李掌柜雇了十几个伙计还忙不过来,对着后厨的师傅们喊:“再加把劲!
这生意啊,得趁着这股生育潮多做些,既赚了钱,又帮百姓办了喜事,是积德的好买卖!”
这场由选秀引发的商机浪潮,没有半点投机取巧的乱象——老吴不抬价,张掌柜用改良织机降成本,王师傅保质保量,李掌柜薄利多销,人人都守着“不违法、不坑人”的底线,既赚了银钱,又帮了百姓,还为大秦的婚育热潮添了把火。
正如老吴常说的:“这钱啊,得赚得踏实,看着百姓们成家、生娃、办酒席,心里比赚了钱还高兴,这才是大秦的好生意!”
而这源源不断的“新生”与“商机”,也让大秦的万里疆土,处处透着兴旺发达的生机。
喜欢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