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你的意思是……咱们不用再天天使劲儿干活了?”李向阳小心翼翼地问。
“嗯。”张勤点点头。
“哦耶——!”
李昂第一个跳了起来,整个包厢又热闹了起来。
周怀瑾看着这群闹哄哄的学生,笑了笑。
他拿起茶壶,给张勤倒了一杯茶。
“你倒是会做好人。”
张勤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只是实话实说。”
她抬起头,看着周怀瑾。
“不过,周主任,您今天来,应该不是为了请我们吃饭吧?”
“当然不是。”周怀瑾放下茶壶,“我是来蹭饭的。”
张勤没说话,就那么看着他。
“开个玩笑。”周怀瑾笑了,“刚好路过,听许维钧说你们在这儿,就过来看看。”
“这么巧?”张勤才不信。
“就是这么巧。”周怀瑾的目光扫过全场,慢悠悠地开口,“我还听说,你们暑假过完,就要去京市科技大学交流了?”
“您消息真灵通。”
“没办法,职责所在。”周怀瑾看着她,突然问,“张勤,你是不是忘了,我是哪个班毕业的?”
哪个班?
少年班!
第一届少年班!
“怎么会忘记您呢?”张勤敲着桌子的手指停住了。
“没忘就好。”周怀瑾说,“京科大计算机系。我们那一届,很多人毕业后都留在了那里。”
他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吹了吹。
“我记得,赵砚川……好像就在京科大。”
周怀瑾又补上一句。
“当老师。”
“噗——!”
李昂刚喝进嘴里的一口汽水,直接喷了出来。
“谁?!赵砚川?!”他瞪大了眼睛,像见了鬼一样。
不止是他,所有“栋梁班”的学生,脸色都变了。
听李昂吹嘘他们出国比赛的事儿,这个姓赵的可不是好东西啊!
他……现在是京科大的老师?
他们要去交流的学校的老师?!
张勤终于明白周怀瑾今天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了。
所有人都看着张勤。
去一个有死对头当老师的地方交流学习……
这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头大。
“老大……”李昂自己都在怀疑人生的问道,“这……这学还能上吗?”
张勤没说话。
她只是看向周怀瑾。
周怀瑾也看着她,脸上挂着笑。
“张勤同学,不用担心。”
“你们是去学习的,不是去打架的。”
“我相信,以你的能力,无论在哪里,都会是最出色的那一个。”
张勤忽然觉得,王校长说得对。
自己真该学学这个姓周的。
“多谢周主任提醒。”她重新拿起筷子,“吃饭吧,菜都凉了。”
这顿饭的后半段,气氛明显没之前热烈了。
————————
那顿海鲜大餐,成了“栋梁班”暑期生活的分水岭。
从第二天开始,日子变得不像话。
上午,去工地。
许维钧给他们成立了一个“青年工程师顾问团”,每天只工作四个小时。
这四个小时,他们跟着项目组的正式工程师,下工地,跑现场。
“李昂,三号楼c区的预埋线管走向不对,跟图纸有偏差,你去看看。”
“吕为民,帮我把下午协调会的纪要整理出来,标出重点......”
每个人都有了明确的“师父”带着,不再是单纯的苦力。
四个小时一到,许维钧的人会准时催他们下班。
“走了走了!到点了!别耽误大学生休息!”
李昂他们一开始还不好意思。
“许工,我这儿还没弄完……”
“明天再说!!”
于是,每天下午一点开始,就成了“栋梁班”的自由活动时间。
深市的七月,太阳能把地面烤化。
但这群在北方待了近二十年的年轻人,对这座崭新的南方城市充满好奇。
他们拿着实习挣的第一笔工资,挤上公交车,去逛最热闹的老街。
他们在夜幕降临时,跑到海边,看远处渔船的点点灯火。
他们甚至学会了跟本地人一样,穿着拖鞋,坐在路边大排档,点一盘炒田螺,喝冰汽水。
“老大,这儿太爽了!”
李昂光着膀子,躺在招待所的地板上喘气。
风扇吹出来的都是热风。
“就是太热了,感觉自己像块五花肉,随时能烤出油。”
“那你还天天往外跑。”
张勤坐在书桌前,翻着一本关于城市规划的英文原版书,周怀瑾帮忙找的。
“那能一样吗?”李昂翻了个身,“白天是烤肉,晚上是神仙!老大,昨晚那家大排档的烤生蚝,绝了!”
“我感觉我能在这儿待一辈子!”
张勤没说话,翻了一页书。
这样的日子很惬意。
直到八月初的一天,招待所前台的电话,打到了张勤的房间。
“张同志,有您的长途,京市打来的!”
张勤放下书,走到楼下。
电话听筒刚拿到耳边,吴校长的声音就炸了。
“张勤!”
“吴校长,您说。”
“你还知道我是你校长?!我以为你们一个个都乐不思蜀,忘了北工大在哪边开门了!”
张勤把听筒拿远了一点。
“没有,校长,我们每天都在认真实习。”
“实习?我听说了!一天干四小时,剩下时间到处野!深市好玩吗?!”
“……还行。”
“还行?!玩疯了没有?!我告诉你们,别给我玩野了心!”
“九月二号!”
“京市科技大学!一个都不能少!准时给我去报到!”
张勤愣了一下。
“校长,这是……”
“什么这是那是的!”吴校长不给她提问的机会,“手续我都给你们办好了!是去交流学习!交流!听懂了吗?”
“我再强调一遍!”
吴校长那边的声音很严肃。
“你们的学籍,档案,全部锁在北工大的保险柜里!我亲自锁的!”
“谁也别想把你们挖走!”
“你们就是去京科大,用他们的设备,听他们的课,学他们的技术!学完了,本事是你们自己的,但人,还是我北工大的!”
这番话,跟当初在405所里说的一模一样。
广撒网,薅羊毛。
张勤听着,有点想笑。
“校长,我明白了。”
“你明白就好!”吴校长的火气好像消了点,“还有个事。”
“方胜利和丁玉两位老师,就不回学校了。”
“他们俩跟着你们,直接去京市。”
“以后一个学期一轮换,负责你们在那边的生活和思想工作!我不能让你们这群小兔崽子在那边没人管!”
张勤彻底愣住了。
连老师都一起打包送过去?
她已经能想到,方胜利和丁玉老师听到这个消息时的表情了。
“好了!话就这么多!别在那边给我惹事!也别被人欺负!有事就给我打电话!”
嘟……嘟……嘟……
电话挂断了。
张勤拿着听筒,在原地站了几秒。
这个暑假,过得真是跌宕起伏。
她回到楼上,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两位老师。
方胜利和丁玉,正凑在一起研究深市地图,计划着周末带学生们去哪儿“实践”。
听完张勤的转述。
两人的表情,瞬间僵住了。
“我……我们……也去京市?”丁玉指着自己的鼻子,不敢相信。
“还……还轮换?”方胜利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们以为,带学生来深市实习,已经是职业生涯的巅峰。
谁想到,这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他们要去京市,当一群“天才中的天才”的长期管家。
压力,瞬间就上来了。
看着两位老师的脸色瞬间变了,张勤没多安慰。
她得把要走的消息,告诉许维钧。
……
华夏之光深市分公司,大会议室里。
许维钧正趴在一张巨大的图纸上,跟几个工程师激烈地讨论。
看到张勤进来,他抬起头,习惯性地看了看墙上的挂钟。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落东西了?”
“许工。”张勤走到他面前,“有点事跟您说一下。”
许维钧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腰。
“说。”
“我们八月二十五号,就要走了。”张勤说得很直接。
办公室里的讨论声停了。
所有工程师都看向他们。
许维钧脸上的表情僵住了。
他看着张勤,十几秒没说话。
“去哪?”
“去京市,学校安排的交流学习。”
“八月二十五号……”许维钧重复了一遍,然后他笑了。
“好。”
“很好。”
他点点头,脸上的笑意加深。
“时间很充裕。”
他猛地转身,冲到办公室角落的大铁皮柜前,哗啦一声拉开柜门。
里面,塞满了大大小小的图纸卷和文件夹。
“来来来!”
他一边往外搬东西,一边喊。
“李昂呢?赵亚男呢?都给我叫过来!”
“走之前,帮我个小忙。”
砰!
第一摞文件被他扔在桌上,灰尘四起。
《天工科技城二期项目整体规划草案》。
砰!
第二摞。
《周边产业链及供应链市场调研报告(初稿)》。
砰!砰!砰!
《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政策研究》、《未来五年发展战略白皮书》……
不到两分钟,张勤面前的桌子上,堆起了一座小山。
许维钧拍掉手上的灰,指着桌上那座文件山,看着张勤。
“不用多。”
“走之前,把这些的初稿,都给我干出来!”
喜欢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