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没有立刻回答。
她看着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
看着杨教授身后那些满脸通红的学生,也看着自己身后同样没回过神来的李向阳和方月月。
“杨教授。”
她一开口,所有议论声都停了。
“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需要再确认一次。”
“接下来的内容,每个字,都关系到国家未来二十年的通讯战略。”
“我不希望,在这里听到的任何一个字,会传到第二个房间。”
会议室里,针落可闻。
杨教授脸上的狂热不见了,他神情凝重起来。
他不是傻子。
“蜂窝网络”四个字,已经颠覆了他几十年的认知。
他清楚,这个女孩接下来要说的,分量有多重。
“换地方!”
杨教授当机立断。
“所有人,跟我来!”
他转身就走,边走边对齐越说:“齐总,守住楼梯口,今天这栋楼,不许任何人再上三楼!”
齐越重重点头,直接站到了楼道里,像一尊门神。
杨教授的办公室在走廊尽头。
房间不大,有些乱。桌上、地上、书架上,全是书、图纸和拆开的电子元件。
杨教授反手锁上门。
他拿起电话,拨了个内线。
“小王,小赵,刘工,陈博士,放下手头所有事,立刻到我办公室来!立刻!”
不到两分钟,门被敲响。
杨教授开门,四个穿白大褂的人走了进来。
他们看到办公室里的张勤一行人,都有些诧讶。
“老师,您叫我们?”为首的陈博士问。
“都坐。”杨教授指了指仅有的几把椅子。
“这几位,是我请来的贵客。”
他又对张勤说:“张顾问,这四位,是我的学生,也是实验室的骨干。他们的嘴,比保险柜还牢。”
张勤点了点头,回头对自己身后的李向阳他们说。
“你们也一起听。”
李向阳几人紧张地咽了口唾沫,找了个角落坐得笔直。
办公室里挤满了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坐在办公桌后的女孩身上。
张勤直接开口。
“杨教授,我们刚才说的‘蜂窝网络’,只解决了容量问题。”
“它只是一个框架。”
“未来通讯的核心,是数字化。”
“数字化?”杨教授喃喃自语。
“没错。”张勤伸出手指,在桌上敲了敲。
“我们现在所有通话,包括m公司的大哥大,都是模拟信号。声音变成连续的电波发射出去。”
“这就像用水管送水,中间容易混进泥沙,就是干扰和杂音。而且水管就那么粗,送的水有限。”
她停顿了一下。
“而数字化,是把声音先切碎,编码成‘0’和‘1’。把这些‘0’和‘1’打包,再发射出去。接收端再把它们重新组装成声音。”
“这就像,我们不直接送水。我们把水装进标准化的瓶子里,封好口,用卡车去运。”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第一,抗干扰能力极强。瓶子是密封的,通话质量会非常清晰。”
“第二,保密性。我们可以给瓶子加密,没有钥匙,谁也打不开。军事通讯,商业机密,都安全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张勤的眼神亮了。
“既然我们运的是标准化的‘瓶子’,那瓶子里,为什么只能装水?”
杨教授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身后的四个核心骨干,个个屏住了呼吸。
“可以装果汁,装牛奶。”
张勤继续说。
“打电话的同时,能发一段文字,告诉家里人你几点到。”
“甚至,可以发一张照片,一个文件。”
“手机,不再只是打电话的东西。”
“它会是每个人口袋里的信息终端。”
话音刚落。
“记下来!”
杨教授终于找回声音,对着那四个已经呆住的学生吼道。
“一个字都不许漏!全都给我记下来!”
四个人如梦初醒,慌乱地捡起笔和本子,开始疯狂记录。
他们的手在抖,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
整个下午。
张勤都在说。
从GSm标准,到cdmA设想,从短信,到最基础的GpRS数据传输。
她没讲任何具体的公式和参数,她只是在描述一幅未来的图景。
天彻底黑了,张勤喝完最后一口水,停了下来。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杨教授和他那四个学生,像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坐在椅子上。
李向阳他们几个,也早就听傻了。
许久。
杨教授缓缓站起身。
他走到张勤面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
然后,他对着这个比自己孙女还小的女孩,深深地鞠了一躬。
九十度。
“张顾问。”
他抬起头,眼眶全是血丝,眼神却亮得吓人。
“我,杨志远,代表京市邮电大学,代表国家通信实验室,正式邀请你……”
“请你来领导这个项目!”
“我,还有我身后的整个实验室,所有人,所有设备,全国的资源,只要我们能调动的,全都听你指挥!”
“我们给你打下手!”
他身后的四个人,也立刻站起来,齐刷刷地向张勤鞠躬。
那姿态,是恳求。
张勤却摇了摇头。
“抱歉,杨教授。”
杨教授脸上的光彩一下就没了。
“为什么?这么大的事……”
“正因为事关重大,才不能由我来主导。”
张勤看着他,直接说道。
“我的精力有限。计算机的指令集,半导体的光刻机,新材料的应用,都等着我。”
“况且,”她笑了笑,“我大学还没毕业,总得回去上学。”
一句话,让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这才想起来,眼前这个擘画未来的战略家,还只是个大学生。
“这个项目,这个设想,我只是开了个头。”
张勤站起身,走到杨教授面前。
“真正能把它从一个概念,变成覆盖全国的信号,需要的是您,是您身后的京市邮电大学,是成千上万的通讯专家学者,日以继夜的努力。”
“你们,才是这个领域里,最专业的国家队。”
“我的任务,是为你们指出方向。而披荆斩棘,攻城拔寨,是你们的使命。”
杨教授看着女孩清澈而坚定的眼睛,嘴唇动了动,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他知道,她是对的。
这个国家的担子太重了。
而这个女孩,选择把最重的那几副,全都扛在了自己肩上。
那一晚,启航科技三楼的灯,亮了一夜。
第二天凌晨,一份标注为“最高绝密”的报告,通过机密渠道,被送往京市。
报告的最后,附着一句话。
【蜂窝网络,数字通讯,此二者,可为我国未来通讯事业,立万世之基。——项目总顾问:张勤。】
京市,某间不对外公开的会议室。
头发花白的老人拿着报告,一页一页,看得极慢。
当他看到最后那行字时,他的手指,点在了“张勤”两个字上。
又是她。
又是这个名字。
他沉默了许久,缓缓抬头,对身边的秘书说。
“去,把张勤的所有卷宗,再调一份过来。”
“所有的,从她参加奥赛开始,一份都不能少。”
秘书领命而去。
老人靠在椅背上,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是我。通知下去,立刻成立国家数字通讯技术专项攻关小组,最高优先级。”
“负责人……等我通知。”
喜欢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