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前一天,天还没亮透。
公社唯一那辆能开长途的拖拉机,突突地喷着黑烟,停在了张家大门口。
校长周正国亲自跟车,他要去区里开会,正好把张勤和周兰老师捎上。
张建军鞋都趿拉着一只,第一个从屋里冲出来。
“爸!妈!我不放心!小勤她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我得跟着去!”
他扒着拖拉机的车斗,恨不得立马跳上去。
奶奶王秀兰从灶屋出来,瞥了自家儿子一眼。
“你跟着去能干啥?”
张建军脖子一梗。
“我……我能照顾她!万一她水土不服,吃不惯睡不好的,咋办?”
王秀兰冷笑一声。
“照顾?你能替她答题,还是你能替她拿奖?”
“周校长和周老师两个大活人都在,轮得到你在这儿瞎操心?”
她声音拔高。
“家里现在供着三个人念书,工分火烧眉毛了,你还想着偷懒躲滑?”
“赶紧给我滚去上工!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
张建军被骂得蔫头耷脑,彻底没了声。
王秀兰这才把目光转向已经穿戴整齐,背着小布包的张勤。
脸上的厉色瞬间化为柔和。
“小勤,给,奶奶给你煮了两个煮鸡蛋,路上饿了吃。”
“路上当心,丫头年纪小,别让她乱跑。”
“校长,周老师,这孩子就拜托你们了!”
拖拉机斗里,周正国专门铺了厚厚一层稻草。
张勤爬上去,稳稳当当坐好。
周兰老师挨着她坐下,也把一个剥好的鸡蛋塞进她手里。
“别有压力。”
拖拉机“突突突”地发动了,颠簸着驶出张家庄。
张勤第一次见识到公社外面的世界。
红砖平房,四层楼高。
宽阔的马路上,数不清的自行车叮叮当当地掠过。
周正国看着她那双好奇的眼睛。
这丫头,本该有更广阔的天地。
周老师说道:“小勤,别紧张,就当是出来玩儿了。”
“周老师,我不紧张。”
工业券能换什么自行车?
永久牌?飞鸽牌?
到了市里,天色还早。
周正国领着她们,住进了市里专门给公社来人安排的招待所。
一进门,就看到走廊里人来人往,说着各种口音的方言。
招待所的食堂是公用的,长条的木桌,掉漆的板凳。
他们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
看穿着打扮,都是各个区县小学的老师。
晚饭是白面馒头配大锅菜,菜里飘着几片肥肉。
对乡下人来说,已经是难得的盛宴。
周正国给张勤打了满满一碗,又特意多舀了两勺肉片。
“吃,吃饱了才有力气。”
他们刚坐下,邻桌一个穿着中山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的男人就端着碗凑了过来。
“哎呦,这不是张家庄小学的周校长吗?稀客啊!”
周正国抬头一看,是镇上小学的王校长。
“王校长,你也来得这么早。”
“可不。”
王校长一屁股坐下,目光在张勤和周兰身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张勤身上。
“今年怎么个章程?听说你们公社出了个神童,周校长这是亲自带队,准备一雪前耻了?”
这话听着是玩笑,可那股子酸味儿,谁都听得出来。
周正国说:“哪儿的话,就是带孩子出来见见世面。”
“见世面?”
王校长旁边一个老师也笑了。
“这可是四、五年级水平的数学竞赛,周校长,您带个这么点儿的小娃娃来,这世面……见得是不是早了点?”
周正国哈哈一笑:“保密!”
“不过老周啊,不是我说你。这竞赛,可不是光靠脑子好使就行的。”
“市一小那个叫李强的小子,听说了吗?奥数班出来的,他爹是市教育局的干事,从小就请名师单独辅导。”
“还有区二小那个,家里三代都是数学老师。”
“我们这些公社小学生源上就比不上人家,没办法啊。”
第二天,区里一年一度的“向阳杯”小学生数学竞赛,在区第一小学的礼堂里正式拉开帷幕。
钟声敲响。
张勤夹着自己的小布包,跟着周兰老师走进考场。
她个子最小,在一群高高大大的四、五年级学生里,显得格格不入。
找到自己的位置,她从布包里拿出削得尖尖的铅笔、一块崭新的橡皮,还有几张干净的草稿纸。
整整齐齐地在桌角摆好。
监考老师抱着一摞密封的试卷走了进来。
考场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纸张分发时“哗啦啦”的声响。
“考试时间九十分钟,现在开始!”
张勤拿起卷子,目光迅速扫过题目。
果然,难度比她做的历年真题还要大上几分。
最后一道大题,甚至涉及到了初中才会学到的逻辑推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不少考生已经开始抓耳挠腮,额头冒汗。
张勤下笔飞快。
不到一个小时,她便放下了铅笔。
将卷子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第一个举手交了卷。
在全场考生震惊的注视下,她背着自己的小布包,从容地走出了考场。
下午,成绩公布。
礼堂门口的红榜下,挤满了焦急等待的学生和老师。
“出来了!出来了!”
一个老师扯着嗓子喊道,人群“呼啦”一下全涌了过去。
“向阳杯数学竞赛,第一名,并列!”
这话一出,人群里发出一阵骚动。
“并列第一?怎么会?”
“快看!李强,区第一小学,满分!”
李强的老师和同学立刻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另一个呢?另一个是谁?”
负责张贴红榜的老师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另一个……张勤!张家庄公社小学……也是满分!”
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张家庄?那个山沟沟里的公社?”
“张勤是谁?没听说过啊!”
“一个农村来的丫头,能跟李强考一样的分?还是满分?假的吧!”
周正国和周兰挤在人群外围,听到这个结果,两人激动得脸都涨红了。
周正国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差点喊出声来。
这下麻烦了。
颁奖的领导们围在一起,个个面露难色。
今年的奖品特殊,奖金二十块,外加一张能买自行车的工业券!
可他们只向上头申请了一份。
这怎么分?
最后,市教育局来的领导拍了板。
“把两个孩子叫上来!当场,再出一道附加题!谁赢了,奖品归谁!”
这一下,所有人的兴致都被提到了最高点!
张勤和李强被叫到了主席台上,中间摆着一块大黑板。
台下黑压压的全是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两个孩子身上。
一个是从小享受最优教育资源的城里尖子生。
另一个,是名不见经传,横空出世的农村小丫头。
教育局的领导亲自出题,题目刚写在黑板上,台下就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是一道极其复杂的行程问题,里面套着好几个陷阱。
别说小学生,就是初中生来了,也得算上半天。
李强拿起粉笔,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飞快地在黑板上列着算式,可越算,思路越乱,写了擦,擦了又写。
张勤却只看了一眼题目,就走上前去。
她没有像李强那样写下繁琐的计算过程。
而是直接在黑板的另一边,画了一条简单的线段。
她在线段上标记了几个关键点,然后用最简单的加减乘除,三两下就列出了最终的算式。
“答:四十五分钟后相遇。”
她放下粉笔,字迹清秀,声音清脆。
全场死寂。
几个负责审题的数学老师冲上台,围着黑板上的两种解法,反复验算。
最后难以置信地对视了一眼。
“答案……完全正确!”
“天啊!这种解法……我教了三十年数学,都没见过!太巧妙了!太简洁了!”
李强呆呆地看着张勤写下的那几行简单的算式,又看看自己涂改得乱七八糟的草稿。
手里的半截粉笔“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摔成了两段。
他输了。
输得彻彻底底,毫无悬念。
掌声响起。
张勤从领导手里接过了那个沉甸甸的信封。
里面是二十块钱,和一张盖着红戳的工业券。
她赢了。
李强失魂落魄地走下台,却在经过张勤身边时停下了脚步。
他抬起头,脸上没有了之前的傲慢,只剩下一种不甘和浓浓的战意。
“这次,我输得心服口服。”
他盯着张勤认真道:“但你等着,我会在市一中等你。到时候,我们再比一次!”
喜欢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