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自由,如同刚刚解冻的河流,表面奔涌着活力,深处却仍潜藏着冰凌。初生之域内部的争论与探索如火如荼,但每一个意识体的深处,都始终萦绕着一个无法驱散的阴影——那片悬浮在虚空中的、绝对沉默的规则晶体,“异熵体”。
它不再有任何动作,不再有任何可探测的能量辐射或规则扰动,仿佛彻底变成了一具规则的尸骸。但这种极致的静默,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持续的低频压力,提醒着他们外部威胁的悬而未决。瓦伦派出的所有侦察单位,在靠近到一定距离后,传回的数据都显示“无异常”,这种“正常”反而显得极不正常。
共议庭不得不分出大量精力来应对由这种不确定性引发的内部焦虑。“重塑派”认为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呼吁立刻集中所有资源,按照“超序意识”曾经推演出的最具攻击性的方案,先发制人,哪怕只能削弱对方一丝一毫。“开拓派”则主张将其视为一个机会,一个可能与完全不同形态的智慧进行接触、甚至学习的空前机遇,反对任何挑衅行为。中间派则普遍倾向于维持现状,加固防御,静观其变。
李娜意识到,不能再让这种猜测和恐惧无限期地蔓延下去。文明的精力不能永远被一个沉默的“石像”所牵制。她授意杨教授,联合莉娜等意识沟通专家,启动了一项极其谨慎的计划——“共鸣探针”。
他们不会派遣任何实体或意识分身前去接触,那太过危险。而是准备集中一批精于规则感知与情感投射的志愿者,在严密防护下,将他们高度协同的、混合着好奇、和平意愿以及坚定存在感的集体意念,凝聚成一道极其凝聚、穿透力极强的“意识光束”,定向投射向那规则晶体。
这并非攻击,而是一次郑重的“询问”,一次试图打破沉默的尝试。
计划充满风险。谁也无法预料,这种主动的“接触”会引发“异熵体”何种反应。它可能依旧沉默,可能被激怒,也可能……会有回应。
在初生之域所有意识体的关注下(尽管过程被隔离以确保安全),“共鸣探针”准备就绪。莉娜是核心协调者之一,她引导着志愿者们,将无数纷杂的意念——有恐惧,有希望,有疑问,有坚守——梳理、融合,最终编织成一道纯净而复杂的意念之光,如同宇宙中悄然亮起的一支火把,稳定地投向那片深沉的黑暗,投向那冰冷的镜面。
意念之光命中了规则晶体。
时间仿佛凝固。监测设备全力运转,捕捉着最细微的规则变化。
一秒,两秒……
就在众人以为这次尝试也将以失败告终,那沉默依旧不可打破时——
规则晶体的表面,那绝对光滑的镜面,突然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没有声音,没有能量爆发,但一道清晰无误的、纯粹由规则结构本身构成的“信息”,顺着那道意念之光建立的微弱连接,瞬间反馈了回来!
这信息并非语言,而是一个高度压缩的、关于“秩序”与“存在”的复杂数学模型,其中蕴含着一种冰冷的、却并非充满敌意的逻辑推演。它似乎在描述一种状态,一种在绝对秩序下,不同结构体之间基于规则本身进行的“效率比较”与“适应性评估”。在这段信息的末尾,隐含着一个清晰的结论:初生之域当前这种混合了“超序基底”与“动态意志”的不稳定状态,在其评估体系中,显示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能耗”但“潜在演化路径多样性极高”的特性。
它没有表达善意,也没有表达恶意。它只是……给出了一个观测报告。然后,反馈戛然而止,规则晶体再次恢复了死寂,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但所有参与者和监测者都知道,那不是幻觉。
“异熵体”并非没有反应,它只是用它的方式,回答了他们的“询问”。它注意到了他们的变化,并给出了基于它自身逻辑的、冰冷的评估。
它不打算毁灭他们,至少现在不。因为它将他们视作了一个有趣的、值得观察的“高能耗高潜力变异样本”。
这个答案,让所有人都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他们没有被宣战,而是被……归档了。他们的挣扎,他们的自由,他们的爱与怕,在对方眼中,或许只是一组独特的数据。
有限的自由之外,是更为浩瀚的、无法理解的冷漠。方舟文明未来的道路,似乎并未变得清晰,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迷雾。他们必须在这沉默而巨大的“观察”之下,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而这份意义,无法再从任何外部存在那里获得认可。
(第9卷 第521章 完)
喜欢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