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和尚垂着眼,碎碎念般:“大食人这些年在西域扩张得厉害,他们的哈里发早就觊觎大华沃土,只是忌惮大华的战力,一直没敢轻举妄动。老师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亲自找到他们行首赫拉,用联手削弱大华,事后共分疆土的说辞,才说动了赫拉。”
“这些年大食人借着传教的由头,在长安吸纳信徒,那些信徒里有走投无路的流民,也有被教义蒙骗的百姓,人数多得数不清。有他们在,我们无论是传递消息,藏匿行踪,还是暗中调动人手,都方便了太多,官府根本查不到我们头上。”
话锋一转,浮屠和尚抬起头,苦笑道:“我们谋划了这么多年,却没算到长安城里竟有人能识破两个教派的底细,并且施以雷霆,不仅让大食人的传教点被连根拔起,跟着我们做事的匈奴武士也死伤殆尽,没了大食人的帮助,那些信徒群龙无首,我们再也借不上他们的力了。”
“狼王在哪?”
浮屠和尚眼神闪烁了一下,终是如实答道:“老师前几日传过信,说长安这边的布置已经被打击的千疮百孔,再待下去风险太大,昨夜就带着剩下的几个心腹启程回草原了。”
“他在长安的藏身之地在哪?”
“是终南山深处的一座废弃山神庙,位置偏得很,平时只有几个负责传信的人守着。不过那边已经人去楼空,连痕迹都清理干净了,去了也查不到什么。”
“你说你有十二个师兄弟,其他人现在在哪?”
听到这话,浮屠和尚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恕不相瞒,我真不知道。老师为了防止我们暴露,立下了规矩,平时不准私下见面,就算有必须合力的差事,也得戴着面具,彼此只认代号不认人。”
他指了指身边被绑着的人,“我只跟这位师兄共事过几次,其他人长什么样、具体在做什么,我一概不知。但我能肯定,他们早就渗透进了各处,有的在宫里当差,有的混进了朝堂,还有的在禁军或边军中任职,甚至有几个藏在市井的商行、酒楼里,负责周转银钱和消息。”
“将以前,给你们提供帮助的官员和天方教信徒的名单写下来,给你一天的时间,务必做到不遗漏。”
“侯爷看着是个很正派的人,若是愿意帮我复仇,我愿意提供更多。”
“此事,我不能应你,不过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说不定右相有倒台的机会,如果有那天,我会让人将韦天应的人头放在你的坟前。”
浮屠和尚爽朗大笑道:“侯爷如果是真正的清流,迟早会和那些奸佞碰撞,以侯爷的手段,他们一定不会是您的对手。”
秦渊唇角勾了勾,让人派上纸笔。
“我会给你们一家建阴宅,树墓碑,希望你们能够在地下团聚。”
“素娘……”
“若她没有随你去的心思,我会护佑她一生平安。”
浮屠和尚深深叩了三个响头:“妄执如云锁碧穹,拈花一笑破樊笼。三千烦恼皆抛却,一瓣心莲逐梵风,贫僧犯杀孽无数,已是厌倦,如今方有自在之感,可惜再无入极乐世界的资格,若下有黄泉,贫僧愿意恕罪,为侯爷祈福,希望您万事遂遂,无病无灾。”
“今世困苦,希望你来世投个好胎。”
秦渊没再理会他说什么,缓缓站起身,看着窗外的热闹景象久久不语,看似宁静繁华的景象之下,藏着太多的隐患,权力的寄生虫出现在帝国权力的中枢,让庞大的帝国从根部开始腐烂。
天方教的信徒,逃跑的狼王,隐藏的十位师兄弟,这桩案件处理到了现在总有一种未尽之意,但目前为止,他已经没有支持他继续走下去的线索了。
罢了,能做到这一步他已然尽力,本就不愿意掺和长安的纷纷扰扰,何必寻根究底,如果真的揪出什么庞然大物,到时候又得缠身于此,不得空闲。
秦渊来到书案前,将这几日来经历的一切都写在纸上,将此战大功之臣皆书其上,长安不良帅任在野当居首功,不良人阿憎擒拿鹰主巴图次功.....后面长长的一串名字,并重金抚恤此次捉贼行动中牺牲的十八名义士,而后派人送到皇宫之中,呈交陛下御览,并且表示几日来的变故让他身心疲惫,他要回骊山修养闭关,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根本休息不过来。
姜昭棠很快就回了信,首先表达了对秦渊这种摆烂情绪的强烈批评,而后让他滚回骊山,他会让大理寺继续纠察此案,浮屠僧和他的师兄送到宫里,他要亲自审问。
秦渊还没出城的时候,皇宫就发出了圣旨,奉圣命,凡与天方教有所勾连者,一旦查明,一律抄家灭族。黑冰台终于回归了自己的本行,长安城的尸体一车一车的往城外拉,长安城仿若在一瞬间就变成了一座血城,到处都是鲜血,秋风夹着腥臊味吹入秦渊的鼻中。
秦渊勒住缰绳,回望身后那座如蛰伏巨兽般的长安城,飞檐在残阳下泛着冷光。心头情绪像被狂风搅乱的苇丛,分不清是悲是喜,这几日,尸骸与鲜血的景象在眼前翻涌,只觉浑身倦怠,大脑像生了锈的机括,需得停下来重启片刻,才能拂去那些灼眼的猩红。
“你还跟着?”他侧过身,见叶楚然的身影仍缀在马后。
“侯爷似有郁结。”她抬眸道。
秦渊目光落向远处辙印深深的土路,喉间发涩:“方才从旁过的运尸车,半车都是稚童。”
叶楚然眼底掠过一丝黯然,转瞬便敛了神色,轻声道:“侯爷若今日不彻查此事,任天方教余孽在暗处织网,明日祸乱便会漫过长安城墙,席卷整个帝国。异族的刀一旦架到中原百姓颈上,何止是半车稚童?那时千里焦土,白骨露野,才是真的万劫不复。”
她上前半步,嫣然一笑道:“人活于世,总要守王法、辨是非。陛下视长安为社稷根本,容不得半分闪失,杀伐或许烈了些,却是斩草除根最快的法子。今日这满城血味,是为了明日长安街头,稚童能安心追着纸鸢跑,妇人能在巷口唤儿归。再过十年,二十年,百姓或许记不得今日查案的是谁,却会记得,曾有人守住了这长安城,没让这把火烧起来。”
“侯爷功在社稷,功在千秋。”
................................................................................................................................................................................................
喜欢敕封一品公侯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敕封一品公侯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