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一辆半旧的骡车,就从白鹿滩,吱吱呀呀地,驶向了县城。
车上,坐着两个人。白景琦,和鹿显宗。
两人都没有说话。白景琦赶着车,目光沉静地,看着前方那条熟悉的、不知走了多少遍的官道。鹿显宗则捧着一个厚厚的、用蓝布包裹的册子,闭目养神。
那册子里,装的,不是金银,也不是状纸。而是白鹿村这三年来,每一户人家的田亩产出、人口增减、以及在公仓的借粮还粮记录。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是他们今天,去跟新县长,“讲道理”的唯一本钱。
县公署的后堂里,孙县长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依旧是那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油光发亮。
“二位,来了。”他客气地,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县长大人,”白景琦没有坐,而是先,对着他,深深地,行了一个揖礼,“昨日,我等乡民,情急之下,多有顶撞,还望大人,海涵。”
他这一手,叫“先礼后兵”。先把姿态放低,把场面上的情分,做足了。
孙县长摆了摆手:“不知者不罪。坐吧。说正事。”
白景琦这才与鹿显宗,一同落了座。
“大人,”他开门见山,“草民知道,民国新立,税赋,是国之根本。我白鹿村上下,绝无抗税之心。只是,大人昨日颁下的新章程,一亩地,一石二斗的粮税,对我白鹿村来说,实在是……不能承受之重。”
“哦?”孙县长的眉毛,挑了一下,“白鹿村土地肥沃,又有水渠灌溉,乃是本县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怎么,就承受不起了?”
“大人有所不知。”白景琦不卑不亢地说道,“富庶,是老黄历了。我白鹿村,前几年,刚刚经历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虽靠着全村人勒紧裤腰带,勉强熬了过来,但早已是元气大伤。去岁,虽有丰收,但大部分的粮食,都用来,填补了前几年的亏空。”
他又看了一眼身旁的鹿显宗。
鹿显宗立刻会意。他站起身,将手里那本厚厚的册子,恭恭敬敬地,呈了上去。
“大人,口说无凭。这,是我白鹿村,这三年来,最真实的家底。还请大人,过目。”
孙县长有些意外,接过了那本册子。
他一页一页地翻看着。起初,还只是漫不经心。但越看,他的脸色,就越是凝重。
那上面,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笔一笔,最朴实、也最触目惊心的记录。
“……光绪二十九年,大旱。王栓家,六口人,全年颗粒无收。于公仓,借粮三石……”
“……光绪三十年,春,时疫。李氏家,婆媳二人,染病。于鹿家药铺,赊药三副……”
“……民国元年,秋。张屠户家,还清公仓借粮二石,尚欠一石五斗……”
一桩桩,一件件。哪一家,遭了灾;哪一户,借了粮;哪一个娃,因为贫病而夭折……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哪里是一本账册?这分明,就是一部血泪史!是一片土地,在一个时代里,最真实的呻吟!
孙县长看完了最后一页,他沉默了许久。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两个,一个沉稳如山,一个温润如玉的年轻人。他那双因为年轻而显得有些锐利的眼睛里,第一次,流露出了一丝动容。
他留过洋,读过新书,心里,装着“民主”、“共和”的大道理。可他,却从未如此真切地,触摸到过,这片土地上,最底层的、最真实的脉搏。
“二位……”他的声音,有些干涩,“本县长,失察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那片灰蒙蒙的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也罢。”他转过身,像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国事,固然要紧。但这民生,更是国之根本。税,不能不收。但,也不能,逼死人。”
“这样吧。”他回到桌案前,提起了笔,“我给你们白鹿村,定一个章程。从今年起,三年之内,你们的粮税,就按前清的旧例,‘十税一’来交。三年之后,待到村里元气恢复,再按新政,逐年递增。你们看,如何?”
“十税一”!
白景琦和鹿显宗,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一丝难以置信的狂喜。他们没想到,竟能争取到如此大的让步!
两人连忙起身,对着孙县长,深深地,鞠了一躬。
“多谢大人体恤!我等,代白鹿村三百多口乡亲,谢过大人!”
……
回村的路上,骡车,走得很慢。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显宗叔,”白景琦开口了,打破了沉默,“今天,多亏了你。要不是你那本账册,怕是,没这么容易。”
“哪里。”鹿显宗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个由衷的笑容,“要不是你,敢第一个站出来,跟县长讲理。我就是有再多的账册,也递不上去。”
他又看着远处,那已经能看到炊烟的村庄,感慨万千。
“景琦,你知道吗?我今天,在公署里,看着你跟县长,据理力争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要是……要是早些年,我鹿家,跟你白家,也能像今天这样,坐在一辆车上,为一个‘理’字,去奔走。咱们这两姓,又何至于,斗得你死我活,闹出那么多的悲剧来。”
“是啊。”白景琦也叹了口气,“可惜……太晚了。”
这个“晚”字,包含了太多的无奈,和太多的沧桑。
消息传回白鹿村,整个村子,又一次,沸腾了。
乡邻们奔走相告,一个个,都把白景琦和鹿显宗,夸上了天。
然而,在鹿家的后院里,那个早已被废黜、却依旧阴魂不散的鹿承祖,听到这个消息后,却从鼻子里,发出了一声不屑的冷哼。
他拄着拐杖,走到正在院里,劈柴的鹿兆山面前。
“听说了吗?”他阴阳怪气地问。
鹿兆山停下手里的斧头,点了点头。
“你爹,现在,可真是能耐了啊。”鹿承祖的眼中,充满了嫉妒和不屑,“都学会,跟着白家的人,去跟官府,摇尾巴了。”
他又凑近了些,声音,像毒蛇一样,钻进鹿兆山的耳朵里。
“你别看他们今天,好像赢了。可你仔细想想,这赢的,到底是谁?”
“减了税,全村人都得了好处。可他白家的‘仁义’名声,是不是,又高了一截?他鹿显宗,跟着沾了光,在村里,是不是,也更能站稳脚跟了?”
“可咱们呢?咱们鹿家,又得到了什么?除了一个‘帮外人’的虚名,还有什么?”
鹿兆山听着这番话,原本还因为减税而有些高兴的脸,渐渐地,沉了下来。
鹿承祖看着他,满意地,笑了。
喜欢白鹿原续集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白鹿原续集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