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气氛略显凝重。冯楠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担忧,她轻轻开口问道:“陈阳,那工厂这边怎么办?咱们把管理人员都调到四九城去,那边在四九城真能很好地管理监督好这边吗?这边要是一旦在质量或者生产上面出现什么问题,咱们到时候再追责,不也已经晚了么?”她的声音虽轻,却清晰地回荡在会议室里,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对工厂现状的关切。
陈阳坐在对面,表情沉稳而自信,他轻轻抬手示意冯楠稍安勿躁,然后缓缓说道:“嫂子,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咱们工厂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确实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咱们不能因噎废食啊。工厂规模大了,你说的这种情况,比如管理上的脱节、监督不到位,确实是必然存在的潜在风险。不过咱们要做的不是害怕风险而停滞不前,而是尽力去规避风险,做好监督和管控。”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人,继续说道:“我想说的是,即使咱们还是留在这边,不进行搬迁调整,随着工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些问题也早晚会出现,不是吗?这就像一条不断拓宽的河流,水流变急了,河岸的管理自然也要跟上,否则就容易泛滥成灾。”
冯楠听了,微微低下头,陷入了沉思。她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对管理一窍不通的小白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她在工厂的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当初她亲自招来的工厂初期管理者,如今还在岗位上的已经没有几个了。这并不是因为工厂给的薪资少,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变了。有些人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有些人则失去了最初的热情和责任心。
想到这里,冯楠不禁回忆起当初的一件事。那时,有个员工因为收回扣被陈阳开除,她当时心软,还跟陈阳求情,想给那个人一次机会。陈阳当时语重心长地说道:“人心是最经不起考验的。”那时她还不明白这句话的深意,只觉得陈阳有些过于冷酷。但到后来,随着在管理岗位上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她也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
管理,不仅仅是制定规则和下达命令,更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夹杂任何个人情感,否则很容易陷入被动。但只要是人就有欲望有喜好,怎么平衡这些之间的关系,就是身为管理者需要不断摸索和学习的。
陈阳似乎看出了冯楠的担忧,他微笑着,语气更加温和地说道:“放心吧,嫂子。这次这边管理人员调离,并不是要放弃这边工厂的管理。原有基层管理者会升职接替他们的职位,这样既能保证管理的连续性,又能给基层员工提供上升的机会。而且,我们规定每周或者半个月、一个月,他们要到四九城总部述职。在述职过程中,不仅可以汇报工作进展,还能学习总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接着说道:“同时,四九城这边总部也会定期到这边工厂检查。从生产流程到产品质量,从员工工作状态到设备运行情况,都会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及时解决,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陈阳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他的目光变得异常坚定,仿佛已经下定决心要去实施某个重要的计划。
他接着说道:“既然我们搬到四九城的都是管理人员,那么毫无疑问,四九城就是我们的总部。作为总部,它自然有着相应的职责和使命。首先,我们要确保这边工厂的所有管理人员都能够前往总部接受专业培训,让他们接触到更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理念。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还能学习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陈阳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继续说道:“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我们还可以安排这些管理人员进行轮值工作。通过在不同岗位上的锻炼,他们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工作场景。同时,总部也会派遣一些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到这边工厂进行短期任职考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这边工厂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最后,陈阳强调道:“当然,仅仅依靠培训和轮值工作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量化评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整个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
冯楠他们听了陈阳的分析以后,原本凝重的表情渐渐舒展开来,这才明白这样做的深远意义。如果真能达到陈阳说的这些,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那么其他问题都将是小事了。
这时,一直默默倾听的田雨也明确表示:“阳子说的确实可行。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调整有利于工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总部与分厂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既能保证管理的一致性,又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至于李云龙和赵刚两人的意见,在这次讨论中基本上可以忽略。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初陈阳虽然给丁司令推荐四人当方便面厂的管理人员,但其实在后来陈阳把杨厂长推进来当副厂长以后,李云龙和赵刚两人就基本上处于半透明状态了。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明显。两人打了一辈子仗,当了一辈子的军人,他们的生活早已与军旅紧密相连。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保家卫国,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深受军队文化的影响。像这样管理工厂,需要与人打交道,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纠葛,他们肯定是十分不适应,而且相当抵触。
要不是自己的对象在这负责,对工厂有着深厚的感情,加上当初答应陈阳和丁伟两人好好管理工厂,他们俩早就撂挑子不干了。正好那时候有杨厂长这个前轧钢厂厂长来了,杨厂长在工厂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这些事他肯定熟门熟路,所以很容易就上手。
自从杨厂长来了之后,李云龙和赵刚两人其实就和门卫大爷没什么两样了。他们每天在工厂里转悠,看着哪里不好就挑挑毛病,看着生产环节不行就指导让人重干。
闲暇的时候,他们就喝喝茶、看看报纸,也听听广播,和大爷们一起下下棋,就这样过着日子。虽然看起来有些悠闲,但他们心中也明白,自己在这工厂管理上确实帮不上太多忙,只能尽自己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然而,对于冯楠和田雨来说,这份工作的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当时,她们的家庭正深陷经济泥沼,收入断绝,希望渺茫,生活仿佛被无尽的黑暗所笼罩。就在这绝望的时刻,陈阳如同一道曙光,为她们带来了这份工作。
这份工作不仅仅是一份生计,更是一种救赎。它不仅解决了她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让她们得以摆脱贫困的枷锁,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予了她们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在这里,她们不再是依附他人的附庸,而是能够独立绽放光芒的个体。
回顾过去的生活,虽然也有过一些满足和幸福,但与现在相比,那时的她们更多地只是扮演着家庭主妇的角色。所谓的相夫教子,虽然听起来美好,却也限制了她们的发展和成长。然而,如今的她们已经三四十岁,岁月的磨砺并没有磨灭她们内心的热情,反而让这份热情愈发深沉。
能够与李云龙和赵刚这样的杰出人物共事结为夫妻,对于冯楠和田雨来说,无疑是一种相互成就的过程。他们的才华和魅力深深吸引着她们,激发了她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们的热情被点燃,梦想被唤醒,终于有机会一展自己的抱负,证明自己的能力。
如今,她们竟然能够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这可是她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啊!而且,更让人惊喜的是,她们在这里还拥有着主导权,这无疑给了她们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
自从担任厂长和副厂长之后,她们在家中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她们总是被丈夫呼来喝去,仿佛自己就是个免费的佣人一样。可现在呢?当她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迎接她们的不再是冷锅冷灶,而是丈夫精心准备的热乎饭菜。
这种待遇的巨大转变,让她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丈夫的关爱,内心充满了满足感。这便是她们为了工厂不辞辛劳、甘之如饴的真正原因所在。
喜欢四合院之从保卫科长开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四合院之从保卫科长开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