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尝到流水作业好处的姑嫂,又开始搭档了。
一直做一种活,速度确实快。不用换针线,也不用换活。
没一会儿,做好的鞋,又堆成了山。
一个妇人不停的在门口探头。
“大姐,你有什么事吗?”
裴氏不好意思的问道:“我听说你们这招人。”
程母笑着把人拉进来。
“招,你会做些吗?我们正在做鞋。”
裴氏:“会,我还会做虎头鞋,会绣花。”
“大姐,你可算是来对地方了。你是现在做,还是明天来?”
裴氏:“现在,我现在就能干。”
不凑巧,小桌子没有了。
“大姐,你得跟她们挤挤了,我订的小桌子要下午才到。”
裴氏:“那我就跟她们挤挤,只要不嫌挤的慌就行。”
妇人们热情的把裴氏叫过去。
“大妹子,你家住哪儿啊?家里几口人啊?”
裴氏:“我就住这附近,家里还有个儿子,老大不小了。”
“婚配没有啊,我有个侄女,长得挺好。”
“大姐,你儿子在哪儿当值啊,一个月赚多少银子啊?”
一堆女人凑到一起叽叽喳喳,没程母什么事了。
估计是之前的货郎走漏了消息,没一会儿,货郎一个接着一个的来进货。
“程爷,这里有有多少布鞋,我全要。”
程父皱着眉头:“没有多少呢,撑死给你凑一百双。”
货郎指着墙角:“那边不是有货吗?”
程父哭笑不得的解释:“那是别人订好的,钱都给了。有货我还能不给你吗?”
“有多少你先拿多少,卖完了再来拿。给你留着。”
货郎本来还后悔自己没早些来,被一句给你留着哄好了。
“程爷,咱可说好啦。”
程父也很无奈,谁能想到,他正直了一辈子,到最后反倒是学会睁着眼说瞎话了呢?
哎~
程母一看妇人们的速度,就知道要坏。这家伙,一个个干的比刘氏都快。
合着原来一块儿浆洗衣裳的时候,全都在磨洋工啊。
都是因为浆洗衣裳工价低,水又凉给闹的。
她们速度上去了,她这边鞋底要不够用啦。
照这么干下去,下午就能把鞋底全都用完。
得赶紧催程二姑那边快些做鞋底,碎布抹了浆糊晒干要时间,剪开要时间,送到这边也要时间。
不能等了,现在就得过去催。
程满月看着阿娘风风火火的背影,思考给阿娘买个交通工具。
牛肯定是买不到的,太贵不说,走的还慢,朝廷还不允许宰杀耕牛,若是牛病了,纯纯砸到手里的买卖。
马肯定也是买不到的,太贵,也太高,阿娘不敢骑。
那就是任劳任怨性格比驴要好一些的骡子了。
骡子对普通人家来说,就是基础款小车,养在哪里是个问题,家里本来就拥挤,也腾不出地方养骡子呀。
能买得起车,找不到停车位的苦,体现出来了。
本着长了一张嘴,有问题就要说出来,大家一起集思广益解决的原则,程满月找上阿耶。
程父想了片刻后道:“这事我得跟你二姑夫好好合计合计,之前咱们家不是借了她家买小猪的钱吗?现在你姑父腰伤了,不能干重活,不如让他买了骡子专门给咱家送货,给工钱。”
这主意好,又能帮助二姑一家,又能解决货物运送的问题。
二姑夫不养猪,改养骡子,画面有了。
之后货郎们络绎不绝的上门,程父现在已经从画饼艰难,练成了画香喷喷的大油饼,她给起了个名字,皇帝的油饼。
“有多少你先拿去卖,给你留着,咱们这关系,不给谁也得给你呀!”
“没问题,明天你再来,少说也得给你留个两百双。”
“别人我都不照顾,就照顾你,我就看你这人实诚…”
程满月吃大饼吃撑了。
干活的人,家里也拖家带口,也要鞋啊。
“满月,我们要是买鞋,给便宜不。”
程满月熟练的拿出本子,指着员工福利那一段道:“干活的人,买作坊里生产出来的货物,全部都有员工内部价。”
“给你们四文钱一双,你们一家有几口人,就只能买几双,不能多买。”
“若是不急着买的,等月底,一人送一双。”这事单独记下来。
还送?这么好?
但是只送一双,他们一大家子呢。
四文钱,好便宜,要是能多买几双送给娘家人就好了。
程满月开始统计谁要买鞋,一双不多卖。若是太多这个价钱的鞋流出去,还让外面货郎怎么卖?
她要保证总体的利益。
可想而知,妇人们今日挣的钱,又有不少留在程记。
这次她们花钱不心疼,感觉还赚了。
四文钱一双千层底布鞋,这样的价格,整个长安都找不到第二家。
女人们头一次花钱不心疼,还想多花一些。
今日裴去疾回来的早,阿娘竟然还亮着灯没睡,真是稀奇。
走近一看,原来是阿娘在给他做鞋。
“阿娘,这鞋我穿着有些小。”比他穿的尺码要小两三寸,差的也太大了吧?
裴母这才发现儿子回来了。
“吃饭没有,我去给你拿饭。”以往儿子都很晚回来,她已经养成不给儿子留饭的习惯了。
哪成想今日回来的还怪早。
“没有,阿娘随意给我煮…”
裴母头也不抬道:“锅里还有馒头跟菜,你凑合着吃一些吧。”
裴去疾:“……”阿娘又胡思乱想啦?
不对不对,还做着鞋呢。
裴母手里的线用完了,对着灯穿线,几次都穿不进去。
“阿娘,我来帮你穿针吧。”
裴母刚刚要急躁,就被压下去了。
“给你,我去给你把饭端来。今日我赚了五十个铜钱,在程记杂货铺买了些酱菜跟咸鸭蛋,花生米也买了一些,以后我要是忙的没空做饭了,你就凑合着吃。”
裴去疾在古怪的感觉中用饭。
说敷衍吧,有菜有馒头还有咸鸭蛋花生米。说不敷衍吧,没有热汤,没有炒菜,馒头半凉不凉的。
裴母做好一双鞋以后,熟练的放到一旁,又从簸箩里拿出一只鞋底。
裴去疾这才看见旁边凳子上簸箩里放了一堆鞋底,另一个簸箩里,放了一堆剪好的鞋面。
想到隔壁程家的手工作坊,裴去疾用力咬了一口馒头。
喜欢背靠大理寺发放手工活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背靠大理寺发放手工活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