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畑俊六的命令之后,日军在前线的几个指挥官人直接傻眼了。
现在的情况明摆着,八路军是在对他们发起进攻。
结果畑俊六居然还睁眼说瞎话,说什么八路军仅仅只是配合苏联,牵制华东地区日军的行动?
牵制个屁呀。
这个时间点,如果八路军真的想要牵制日军的话,那怎么说也该向东北的关东军发起进攻。
而不是向华东地区的这个7个师团和5个独立混成旅团发起进攻。
关东军北上就能直接进攻远东,在华东地区的中国派遣军拿头去打苏联?
华东的中国派遣军残部,距离苏联国土最近的地方,是海参崴。
距离达到了1600公里。
1600公里的距离,中国派遣军在华东所部要是真的能够对这里产生威胁,那还怕什么八路军啊。
这就是此时这些日军师团长心里的写照。
而为什么他们反应会这么剧烈?
那这就不得不提到当前华东日军的战略方案了。
在华北决战之后,中国派遣军内部极度震撼。
他们清楚华北决战时候的日军实力。
所以在华北决战惨败之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华东和华南都守不住了。
核心的理由十分简单而直白,那就是日军实力不够了。
在畑俊六抵达华东地区之后,尽管华东的日军实力得到了增强,但还是远远不够。
现在的实际情况情况就是,在华东地区的日军只有7个师团和5个独立混成旅团。
这点兵力,别说八路军看不起他们,就连日军内部自己都看不起这点儿的兵力。
在华北决战的时候,日军24个师团和9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都惨败于八路军之手。
现在就凭他们这点儿兵力,怎么可能阻拦得住八路军的进攻?
他们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长江天堑。
但这又引发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八路军手中的底牌有多少?他们不知道。
从40年4月份开始,鬼子也和八路军前前后后纠缠了一年多的时间了。
尽管鬼子高层对于八路军当前情况掌握的资料还是不够,但是他们现在也已经大概能从之前的失败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了。
八路军不会去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这是他们在这些事情里面总结出来的最大的一条规律。
他们之所以沿着长江布设防线,就是希望借助长江防线来阻拦八路军渡过长江。
可是八路军一旦进攻,就意味着他们有能够打破长江防线的办法。
八路军的武器装备中,有一种能够直接下水在水中使用的两栖坦克(也即86式步战车),这点鬼子高层很早之前就知道了。
所以,即便放在现有的情报来分析的话,八路军会被长江这一道防线给堵住的可能性也没有那么大。
既然现在八路军已经有打算发动进攻,那么八路军手中就应该已经有能够渡过长江的装备了。
看似上述【用长江防线防御八路军】,但【八路军发动进攻就意味着长江防线拦不住八路军】这两个观点前后矛盾,似乎华东日军当前所做的部署是一个无用的部署。
可实际上,这两点也就是当前日军做出这些部署的前提条件,也更是日军内部矛盾的一种体现。
也正是基于上述的观点,畑俊六虽然做出了沿江防御的态势,然而实际上,他早就已经做好了撤退的准备。
而且还是一旦八路军正式大规模发动攻击,且在这期间,他发现八路军有能够渡江的装备,他就立马组织兵力撤退到杭州,并且进一步撤退到舟山岛上。
所以,这时候的畑俊六为什么会做出八路军只是佯攻的这么一个假设,难道他就不知道八路军当前的实力吗?
不,他可太知道当前八路军的实力到底有多么的强大了。
正是因为知道八路军当前的强大,所以他就必须认定当前的八路军并不是真的要发动进攻。
唯有这样,他才能够命令部队继续坚守当前的阵地。
否则,按照原定的既定部署,八路军既然是要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那华东日军就需要撤退了。
畑俊六和之前的中国派遣军司令官有所不同,他真正特殊的地方,就在于他是一个知道且参与了当前日军高层所制定的战略,并且还实际为这个战略展开行动的。
日军现在的战略方向,核心就是拖时间。
德国已经发动了对苏进攻,并且现在已经取得了优势,尽管这个优势现在看来还很小。
但是,只要时间能够拖得下去,苏联被德国进攻的过程中,苏联方面就不再可能有能力去支援八路军。
失去了物资支援的八路军将会变成一年前的那种游击队性质的部队,届时,日军将再度掌握局势。
这就是当前日军内部对于未来战略的规划。
看似是天方夜谭,然而这就是当前日军方面唯一还有可能能够赢得战争的方案。
让他们承认当前八路军的物资来源就是他们自己?
那和直接承认日本战败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一切的小九九,都是田俊六和日本最高层的想法。
如果是在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之前,八路军发起大规模行动,畑俊六会毫不犹豫的撤退。
然而现在,畑俊六犹豫了。
畑俊六在犹豫,但对于此时此刻部署在长江沿岸的日军而言,他们只是看到了八路军全面准备发动进攻,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就应该按照战前的方案,准备从长江沿线撤退。
华东日军内部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员可实在是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第5师团师团长松井太久郎中将。
在畑俊六发布命令之后,实在是想不明白畑俊六到底在想什么的松井太久郎则是向此时自己上司,时任第13军司令官的泽田茂打去电话,想要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在电话接通之后,松井太久郎就在电话里对泽田茂用一种无法理解的口气,对泽田茂询问道。
“司令官阁下,我确实是有些不明白,我们当前的局势都已经如此危急了,可是总司令官阁下仍是坐视不管。
八路军此次攻击规模绝对不小,我不认为这是一次配合苏联的行动。
依我看,此次八路军应该是要南下进攻,企图收复华东地区。
或者再退一步来说,即便这真的是八路军现在配合苏联方面的行动,即便是八路军的武器装备来源真的是苏联。
而如果我是延安方面指挥层的话,那我会趁着苏联现在还有余力的情况下,尽快发起对华东的收复行动,收复华东地区,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工业体系。
这才是接下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物资缺少情况的最佳办法。”
听到松井太久郎在电话里的分析之后,泽田茂叹了口气,随后对松井太久郎说道。
“你说的这些情况,我又何尝不懂?
可畑俊六将军仍然坚持认为八路军此次进攻只是一次配合苏联行动的进攻,这其中究竟有多荒谬我又何尝不知道?
然则,当前之情况,总司令官阁下必有其之考虑,否则大本营也不会将其派来前线。
我们所掌握的只是前线的情报,可畑俊六将军从大本营而来,他知道的事情比我们更多。
你不要忘了,畑俊六将军前来任职总司令官之前,是以特使的身份,访问过苏联和德国的。
对于国际之局势,他比我们更为清楚。”
泽田茂这一番话,总结下来,无非就是“上级这么做,总有上级的道理”。
而在听完泽田茂的这番话之后,即便松井太久郎再怎么心有不甘,却也是只能长叹一口气,然后将此事放下。
松井太久郎知道,现在,自己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挂断电话之后,松井太久郎看向长江对岸,此时,不管他前面再怎么否定畑俊六认为八路军这次进攻只是一次配合苏联的行动。
可是现在,他也不得不希望畑俊六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了。
因为一旦畑俊六的这个判断是错误的,那华东地区当前的这7个师团和5个独立混成旅团,恐怕就只有在杭州、宁波两地的部队有可能幸存了。
不过事情显然不会如松井太久郎的意的。
……
在5月27日,前线正式准备发动进攻的时候,在淮安外的一块空地上,八路军指战员们正在忙碌着。
而他们此时正在忙碌着处理的,正是AR3火箭炮。
而在人群之中,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代理军长以及第1师师长正穿插于其中。
第1师师长对代军长说道。
“军长,根据我们在前线获得的情报,目前,鬼子旅团及以上指挥部的位置,我们都是已经确定了。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目标分配,时间一到,我们就会立即发射AR3火箭炮750毫米版本的穿甲弹,炸穿鬼子的防护层。
如此一来,那些有着混凝土工事掩护的日军高级指挥部,我们也能一举清扫完成。”
八路军在华北决战之后,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并没有发动对华中地区的军事行动。
但是,没有发动军事行动,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八路军或者说新四军,除了在准备部队改编换装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在做华东地区鬼子的情报工作。
目前在中国境内的日军有两部,一部是中国派遣军,一部是关东军。
其中,中国派遣军目前所占领的区域,分为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
华南地区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那里,那里对于八路军亦或者新四军来说,是鞭长莫及,延安方面暂时也没有什么想法。
而另一边,关东军则是因为在东北地区内,现在基本上所有在东北地区的反对鬼子的势力都已经失败。
抗联残存部分也已经撤出了东北,在苏联境内暂时休整,现在东北就连游击队都已经销声匿迹了。
所以现在现在想要做关东军的情报工作,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而在长江三角洲这里,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尽管这里已经沦陷了好几年,也是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所在地。
但是在总体上,沦陷区做情报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
沦陷区的民众还是希望沦陷区能够光复,自己能够不做亡国奴。
所以,在很早的时候,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部就已经获得了鬼子所有师团指挥部、旅团指挥部具体所在的位置了。
但鬼子也知道八路军现在的实力,所以现在的鬼子也学精明了。
就以现在师长说到的鬼子指挥部为例。
现在,鬼子联队级以上的指挥部,在防御阵地内,都是以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的。
这种经过加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即便是使用Sh-15车载加榴炮亦或者Sh-2车载榴弹炮直接命中,能够造成的伤害也有限,就更别提透过这么厚的防御工事,打击到后面的鬼子指挥部了。
所以在这之前,虽然有人提出过可以先行摧毁鬼子指挥部的意见,但是考虑到无法实行,只能放弃。
然而,在AR3火箭炮出现之后,情况就变了。
750毫米口径的火箭炮,其所能够造成的伤害也是巨大的。
尤其是750毫米口径的火箭炮的弹种里,就有穿甲弹。
经过实际测试,师长得出的结论是,这种穿甲弹在正常发射的情况下,两枚,就能够击穿1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而这个厚度,基本上就是当前日军师团指挥部或者旅团指挥部防御工事的厚度了。
而且,这还是以鬼子防御工事最强防御能力来算的,实际还有折扣。
代军长在听到师长的这个报告之后,也是兴奋地点了点头。
早上6点30分,在前线部队已经抵达预定攻击位置的时候,代军长下达了发射AR3火箭炮的命令。
而伴随着代军长的命令,总计360发750毫米口径的火箭炮缓缓升空,随后朝着目标方向飞去。
喜欢亮剑:用无限物资建设根据地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亮剑:用无限物资建设根据地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